悬知回日彩衣荣,仙籍高标第一名。瑶树带风侵物冷, 玉山和雨射人清。龙翻瀚海波涛壮,鹤出金笼燕雀惊。 不说文章与门地,自然毛骨是公卿。
406 0 0
韦庄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425 0 0
姚合
春水满江南,三月多芳草。幽鸟衔将远恨来,一一都啼了。 不学鸳鸯老。回首临平道。人道长眉似远山,山不似长眉好。
352 0 0
赵长卿
祧宗营祀舍,幽异胜珠林。名士穿云访,飞禽傍竹吟。 窗含孤岫影,牧卧断霞阴。景福滋闽壤,芳名亘古今。
341 0 0
中华文学
两地旌旗拥一身,半缘伤旧半荣新。 州人若忆将军面,写取雕堂报国真。
506 0 0
薛能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359 0 0
孟郊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322 0 0
王勃
还是延年一种材,即将瑶朵冒霜开。不如红艳临歌扇, 欲伴黄英入酒杯。陶令接z5堪岸著,梁王高屋好欹来。 月中若有闲田地,为劝嫦娥作意裁。
370 0 0
陆龟蒙
【五粒小松歌并序】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1]
408 0 0
李贺
翠竹不着花,凤雏长忍饥。未开凡霄翮,空把碧梧枝。 圣人奏云韶,祥凤一来仪。文章耀白日,众鸟莫敢窥。 郁抑不自言,凡鸟何由知。当看九千仞,飞出太平时。
415 0 0
李群玉
出处从来自不齐。后车方载太公归。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
334 0 0
辛弃疾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349 0 0
白居易
车骑秦城远,囊装楚客贫。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
324 0 0
刘商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苏轼
绕屋树森森,多栖紫阁禽。暂过当永夜,微得话前心。 入楚行应远,经湘恨必深。那堪对寒烛,更赋别离吟。
306 0 0
于武陵
客路度年华,故园云未返。悠悠去源水,日日只有远。 始叹秋叶零,又看春草晚。寄书南飞鸿,相忆剧乡县。
雉堞临朱槛,登兹便散愁。蝉声怨炎夏,山色报新秋。 江转穿云树,心闲随叶舟。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379 0 0
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故人云雨散,满目山川多。 行车无停轨,流景同迅波。前欢渐成昔,感叹益劳歌。
394 0 0
刘禹锡
书信来天外,琼瑶满匣中。衣冠南渡远,旌节北门雄。 鹤唳华亭月,马嘶榆塞风。山川几千里,惟有两心同。
374 0 0
原中多阴雨,惟留一室明。自宜居静者,谁得问先生。 深井泉香出,危沙药更荣。全家笑无辱,曾不见戈兵。
351 0 0
殷尧藩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