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年知己少,前路主人稀。贫病期相惜,艰难又忆归。 事成应未卜,身贱又无机。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
378 0 0
李端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422 0 0
程颢
腰间垂印囊,白发未归乡。还往应相责,朝昏亦自伤。 穷愁山影峭,独夜漏声长。寂寞难成寐,寒灯侵晓光。
374 0 0
姚合
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 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
370 0 0
中华文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344 0 0
李白
姓白使君无丽句,名休座主有新文。 禅心不合生分别,莫爱馀霞嫌碧云。
375 0 0
白居易
孺牛 关于张献忠〔2〕的传说,中国各处都有,可见是大家都很以他为奇特的,我先前也便是很以他为奇特的人们中的一个。儿时见过一本书,叫作《无双谱》〔3〕,是清初人之作,取历史上极特别无二的人物,各画一像,一面题些诗,但坏人好像是没有的。因此我后来想到可以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其实是代表着中国人性质之一种的人物,作一部中国的“人史”,如英国嘉勒尔〔4〕的《英雄及英雄崇拜》,美国亚懋生〔5〕的《伟人论》那样。惟须好坏俱有,有啮雪苦节的苏武〔6〕,舍身求法的玄奘〔7〕,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8〕,但也有呆信古法,“死而后已”的王莽〔9〕,有半当真半取笑的变法的王安石〔10〕;张献忠当然也在内。但现在是毫没有动笔的意思了。 《蜀碧》〔11〕一类的书,记张献忠杀人的事颇详细,但也颇散漫,令人看去仿佛他是像“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样,专在“为杀人而杀人”了。他其实是别有目的的。他开初并不很杀人,他何尝不想做皇帝。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接着是清兵入关,自己只剩了没落这一条路,于是就开手杀,杀……他分明的感到,天下已没有自己的东西,现在是在毁坏别人的东西了,这和有些末代的风雅皇帝,在死前烧掉了祖宗或自己所搜集的书籍古董宝贝之类的心情,完全一样。他还有兵,而没有古董之类,所以就杀,杀,杀人,杀……但他还要维持兵,这实在不过是维持杀。他杀得没有平民了,就派许多较为心腹的人到兵们中间去,设法窃听,偶有怨言,即跃出执之,戮其全家(他的兵像是有家眷的,也许就是掳来的妇女)。以杀治兵,用兵来杀,自己是完了,但要这样的达到一同灭亡的末路。我们对于别人的或公共的东西,不是也不很爱惜的么? 所以张献忠的举动,一看虽然似乎古怪,其实是极平常的。古怪的倒是那些被杀的人们,怎么会总是束手伸颈的等他杀,一定要清朝的肃王〔12〕来射死他,这才作为奴才而得救,而还说这是前定,就是所谓“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13〕。但我想,这豫言诗是后人造出来的,我们不知道那时的人们真是怎么想。 七月二十八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申报·自由谈》。〔2〕张献忠(1606—1646)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崇祯三年(1630)起义,转战河南、陕西等地。崇祯十七年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国。顺治三年(1646)出川,有川北盐亭界为清兵所害。旧史书中常有关于他杀人的夸大记载。〔3〕《无双谱》清代金古良编绘,内收从汉到宋四十个名人的画像,并各附一诗。 〔4〕嘉勒尔(T.Carlyle,1795—1881)通译卡莱尔,英国著作家及历史学家。著有《法国革命史》、《过去与现在》等。《英雄及英雄崇拜》是他的讲演稿,出版于一八四一年。 〔5〕亚懋生(R.W.Emerson,1803—1882)通译爱默生,美国著作家。著有《论文集》、《英国人的性格》等。《伟人论》(一译《代表人物》)是他于一八四七年访问英国时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讲演稿,后经整理于一八五○年出版。 〔6〕苏武(?—前60)字子卿,京兆杜陵(今属陕西西安市)人。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以中郎将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幽禁在一个大窖中,断绝饮食。他啮雪吞毡,得以不死。后又被送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无人处去牧羊,他仍坚苦卓绝,始终不屈。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因匈奴与汉和好,才被遣回朝。〔7〕玄奘(602—664)唐代高僧,翻译家、旅行家。本姓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隋末出家。他鉴于初期输入的佛典不够精确完全,佛教内部对教义阐发不一,立志亲赴佛教发源地天竺(古印度)求法,于贞观三年(629,一说贞观元年)自长安西行,取道甘肃、新疆,过沙漠,越葱岭,经阿富汗,历尽艰险到达印度,在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钻研梵典,又遍游印度半岛的东部和西部,后于贞观十九年返抵长安。他带回经卷六五七部,与其弟子们共译七十五部,计一三三五卷。此外,他又口述所历诸国风土,由僧人辩机编录而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8〕孔明(181—234)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句,是他在建兴六年(228)十一月上蜀后主刘禅奏章中的话。这篇奏章世称为《后出师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未载,见于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代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据说出于三国时吴国张俨的《默记》。〔9〕王莽(前45—23)字巨君,东平陵(今山东历城)人。西汉末年,他以外戚由大司马逐渐做到“摄皇帝”,实际掌握了当时的政权。公元八年,他废孺子婴,自立为帝,国号新。即位后他模仿古法,改定一切制度,如收全国土地为国有,称为“王田”,不得买卖;一家男口不满八人而有田一井(九百亩)以上的,将余田分给同族或乡里;奴婢称为“私属”,禁止买卖等等。但后来#p#副标题#e#
334 0 0
鲁迅
积雪消来溪水宽,满楼明月碎琅玕.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465 0 0
崔道融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滞留。 本枝凌岁晚,高义豁穷愁。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
332 0 0
杜甫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簟纹如水玉肌凉。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330 0 0
苏轼
一辞温室树,几见武昌柳。荀谢年何少,韦平望已久。 种松夹石道,纡组临沙阜。目览帝王州,心存股肱守。 叶动惊彩翰,波澄见赪首。晋宋齐梁都,千山万江口。 烟散隋宫出,涛来海门吼。风俗太伯馀,衣冠永嘉后。 江长天作限,山固壤无朽。自古称佳丽,非贤谁奄有。 八元邦族盛,万石门风厚。天柱揭东溟,文星照北斗。 高亭一骋望,举酒共为寿。因赋咏怀诗,远寄同心友。 禁中晨夜直,江左东西偶。将手握兵符,儒腰盘贵绶。 颁条风有自,立事言无苟。农野闻让耕,军人不使酒。 用材当构厦,知道宁窥牖。谁谓青云高,鹏飞终背负。
460 0 0
刘禹锡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时时天上客,遗路人间世。 烟花最深处,井臼得空刺。天寒鹤巢林,石长泉脉闭。 神化万灵集,心期一朝契。不见金板书,谁知阮家裔。 终期太古人,问取松柏岁。
392 0 0
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 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 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 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 厉疾怜王。强者善。 弱者不能自守。仁不轻绝。 智不轻怨。
356 0 0
佚名
飚车飞上蓬莱,不须更跨琴高鲤。砉然长啸,天风澒洞,云涛无际。我欲乘桴,从兹浮海,约任公子。办虹竿千丈,犗钩五十亲点对连鳌饵。 谁榜佳名空翠。紫阳仙、去骑箕尾。银钩铁画,龙怒凤翥,留人间世。更忆东山,哀筝一曲,洒沾襟泪。到而今,幸有高亭遗爱,寓甘棠意。
412 0 0
严仁
清貌不识睡,见来尝苦吟。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 与鹤期前岛,随僧过远林。相于竟何事,无语与知音。
401 0 0
朱庆馀
风响牙签,云寒古砚,芳铭犹在棠笏。秋床听雨,妙谢庭、春草吟笔。城市喧鸣辙。清溪上、小山秀洁。便向此、搜松访石,葺屋营花,红尘远避风月。瞿塘路,随汉节。记羽扇纶巾,气凌诸葛。青天万里,料漫忆、莼丝鲈雪。车马从休歇。荣华事、醉歌耳热。天与此翁,芳芷嘉名,纫兰佩兮琼玦。
338 0 0
吴文英
苦心终是否,舍此复无营。已致归成晚,非缘去有程。 馆空吟向月,霜曙坐闻更。住久谁相问,驰羸又独行。
396 0 0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307 0 0
苏舜钦
自从日本占领了辽吉两省以来,出版界就发生了一种新气象:许多期刊里,都登载了研究日本的论文,好几家书铺子,还要出日本研究的小本子。此外,据广告说,什么亡国史是瞬息卖完了好几版了。 怎么会突然生出这许多研究日本的专家来的?看罢,除了《申报》《自由谈》〔2〕上的什么“日本应称为贼邦”,“日本古名倭奴”,“闻之友人,日本乃施行征兵之制”一流的低能的谈论以外,凡较有内容的,那一篇不和从上海的日本书店买来的日本书没有关系的?这不是中国人的日本研究,是日本人的日本研究,是中国人大偷其日本人的研究日本的文章了。倘使日本人不做关于他本国,关于满蒙的书,我们中国的出版界便没有这般热闹。 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的青年进一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譬如关于他的本国和东三省,他们平时就有很多的书,——但目下投机印出的书,却应除外,——关于外国的,那自然更不消说。我们自己有什么?除了墨子为飞机鼻祖〔3〕,中国是四千年的古国这些没出息的梦话而外,所有的是什么呢? 我们当然要研究日本,但也要研究别国,免得西藏失掉了再来研究英吉利(照前例,那时就改称“英夷”),云南危急了再来研究法兰西。也可以注意些现在好像和我们毫无关系的德,奥,匈,比……尤其是应该研究自己:我们的政治怎样,经济怎样,文化怎样,社会怎样,经了连年的内战和“正法”,究竟可还有四万万人了? 我们也无须再看什么亡国史了。因为这样的书,至多只能教给你一做亡国奴,就比现在的苦还要苦;他日情随事迁,很可以自幸还胜于连表面上也已经亡国的人民,依然高高兴兴,再等着灭亡的更加逼近。这是“亡国史”第一页之前的页数,“亡国史”作者所不肯明写出来的。 我们应该看现代的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这里面所指示的是战叫,是活路,不是亡国奴的悲叹和号*G!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文艺新闻》第三十八号,署名乐贲。 〔2〕《自由谈》上海《申报》副刊之一,始办于一九一一年八月,原由王蕴章、周瘦鹃等先后主编,多刊载鸳鸯蝴蝶派的作品。一九三二年十二月黎烈文接编后,一度革新内容,常刊载进步作家写的杂文、短评。下文所说“日本应称为贼邦”,见该刊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抗日之声”栏所载寄萍的文章;“日本古名倭奴”,见该刊同年十月十三日所载瘦曼《反日声中之小常识》;关于日本施行征兵制,见该刊同年十一月十八日所载郑逸梅《纪客谈倭国之军人》。〔3〕墨子为飞机鼻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墨子为飞机鼻祖之说,当由此附会而来。 #p#副标题#e#
329 0 0
一为止足限,二为衰疾牵。邴罢不因事,陶归非待年。 归来嵩洛下,闭户何翛然。静扫林下地,闲疏池畔泉。 伊流狭似带,洛石大如拳。谁教明月下,为我声溅溅。 竟夕舟中坐,有时桥上眠。何用施屏障,水竹绕床前。
41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