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402 0 0
宋自逊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不胜庾信乡关思, 遂作陶潜归去吟。书阁乍离情黯黯,彤庭回望肃沈沈。 应怜一别瀛洲侣,万里单飞云外深。
436 0 0
李群玉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388 0 0
佚名
念别灉湖去,浮舟更一临。千峰出浪险,万木抱烟深。 南郡延恩渥,东山恋宿心。露花香欲醉,时鸟啭馀音。 涉趣皆留赏,无奇不遍寻。莫言山水间,幽意在鸣琴。
409 0 0
张说
晚路交游绿酒,平生志趣青霞。霜风时节近黄花。泛宅舟将益鸟画。 不分两溪明月,夜深只属渔家。今朝清赏寄情涯。肯向萦涂索价。
葛胜仲
烝烝我后,享献惟寅。躬酌郁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亲。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373 0 0
武林春草齐,花影隔澄溪。路远无人去,山空有鸟啼。 水垂青霭断,松偃绿萝低。世上迷途客,经兹尽不迷。
633 0 0
张乔
莫话南征,船头转、三千余里。未叹此、浮生飘荡,但伤佳会。满眼青山芳草外,半篙碧水斜阳里。问此中、何处芰荷深,渔人指。 清时事,羁游意。尽付与,狂歌醉。有多才南阮,自为知己。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园计。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
374 0 0
晁补之
蔡伦池北雁峰前,罹乱相兼十九年。所喜故人犹会面, 不堪良牧已重泉。醉思把箸欹歌席,狂忆判身入酒船。 今日与君赢得在,戴家湾里两皤然。
463 0 0
罗隐
人闲桂花落,[2] 夜静春山空。[3] 月出惊山鸟,[4] 时鸣春涧中。[5]
438 0 0
王维
马头宝峰,秀塞寒空。有叟有叟,真隐其中。无味醍醐, 亦非般若。白趾碧目,数百潇洒。苦竹大于杉, 白熊卧如马。金钟撼壑,布水喷瓦。芙蓉堂开峰月入, 岳精踏雪立屋下。伊余解攀缘,已是非常者。更有叟, 独往来,与我语。情无刚强,气透今古。竹笠援补, 芒鞋藤乳。北风倒人,干雪不聚,满头霜雪汤雪去。 汤雪去,无人及,空望真气江上立。
453 0 0
贯休
书剑少青眼,烟波初白头。乡关背梨岭,客路转蘋洲。 处困道难固,乘时恩易酬。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 高枕海天暝,落帆江雨秋。鼍声应远鼓,蜃气学危楼。 智士役千虑,达人经百忧。唯闻陶靖节,多在醉乡游。
471 0 0
许浑
东堂西畔有池塘。使君扉几明窗。日西人吏散东廊。蒲苇送轻凉。 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近池催置琵琶床。衣带水风香。
362 0 0
黄庭坚
迸出班犀数十株,更添幽景向蓬壶。 出来似有凌云势,用作丹梯得也无。
469 0 0
中华文学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395 0 0
韩愈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缛,修蔓蟠诘曲。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 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 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 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491 0 0
刘禹锡
向红尘里,有喧呼攘臂,转声辟众,莫遣人冤滥、杀张室,忍偷生。僚吏惊呼呵叱,狂辞不变如初,投身属吏,慷慨吐丹诚。 仿佛缧绁,自疑梦中,闻者皆惊欢,为不平。割爱无心,泣对虞姬,手戳倾城宠,翻然起死,不教仇怨负冤声。
361 0 0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1]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429 0 0
李贺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75 0 0
张耒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