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自从世界上产生了“须知学校犹家庭”的名论之后,颇使我觉得惊奇,想考查这家庭的组织。后来,幸而在《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对于暴烈学生之感言》中,发见了“与此曹子勃谿相向”这一句话,才算得到一点头绪:校长和学生的关系是“犹”之“妇姑”。于是据此推断,以为教员都是杂凑在杨府上的西宾,将这结论在《语丝》上发表〔2〕。 “可惜”!昨天偶然在《晨报》上拜读“该校哲教系教员兼代主任汪懋祖以彼之意见书投寄本报”〔3〕的话,这才知道我又错了,原来都是弟兄,而且现正“相煎益急”,像曹操的儿子阿丕和阿植〔4〕似的。 但是,尚希原谅,我于引用的原文上都不加圈了。只因为我不想圈,并非文章坏。 据考据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5〕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六月五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七日《京报副刊》。 〔2〕即收入本书的《“碰壁”之后》。 〔3〕汪懋祖(1891—1949)字典存,江苏吴县人,当时的女师大教员,是杨荫榆迫害学生事件的积极参加者。杨荫榆宴请评议员于西安饭店,他也列席。他在这篇致“全国教育界”的意见书(载一九二五年六月二日《晨报》)中,诬蔑学生,颠倒黑白,对杨荫榆大加推崇:“杨校长之为人,颇有刚健之气,欲努力为女界争一线光明,凡认为正义所在,虽赴汤蹈火,有所不辞。今反杨者,相煎益急,鄙人排难计穷,不敢再参末议。” 〔4〕阿丕即曹丕(187—226),曹操的次子。参看本卷第520页注〔17〕。阿植,即曹植(192—232),曹操第三子。参看本卷第520页注〔18〕。 〔5〕《七步诗》《世说新语·文学》载:“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明代冯惟讷《古诗纪》选录此诗,注云“本集不载”,并附录四句的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清代丁晏的《曹集诠评》中关于此诗也说:“《诗纪》云‘本集不载’,疑出附会。”
395 0 0
鲁迅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452 0 0
张舜民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灵武朝天辽海征, 宇宙曾行三四匝。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477 0 0
元稹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530 0 0
司空图
2012湖北高考作文题:科技的利与弊。 作文自选角度,一个话题引起讨论:科技的利与弊。书信可不可以替代?是改变还是不改变。 见字如面 这是一个漫长的下午,坐在书房里,慢慢地收拾书,整理旧物、过去的信件,翻看昔日的相片。 这些物件上面会腾起灰尘,在一室夕阳的映照下袅袅升起。 旁边隐隐约约传来老旧的音乐,或者是蔡琴,或者是《忆故人》。 我总是喜欢把以前的信件交到三两好友处保管,这样辗转这么多地方,这么些年份,在自己手上留存的,就没几封了。 1998年,我在以前单位的那排施工房前,找了个搪瓷的脸盆,烧掉了好几盆的信件。 火光辉映中,在旁边并不相熟的同事突然深长地叹气:就这么烧掉了啊…… 以前的我们,是多么喜爱信件往来这种方式啊。 那时最爱去的地方就是传达室,在一堆信里急切地扒拉,看到自己的名字或是认识的人的名字,都一样兴奋。 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把桌子收拾干净,摊开信纸,用一支自己最喜欢的笔,或者纯蓝墨水,或者蓝黑,把所有的心事娓娓叙来。 旁边有时是收音机里传出的音乐,有时是烛光摇曳。 那时写信近乎仪式了,信封、信纸、钢笔、邮票的贴法,无不讲究。 信封里面,装的也不一定就只是信,一张相片,一页明信片,甚至一枚树叶,都能从信封里面意外地掉出来。 青春期得忧郁症的时候,大楠曾经给我寄过一张小而精美的五月的月历,她说希望你这个五月能过得快乐……她还给我寄过幸运星贺我的生日,后来又急急的来道歉:不好意思,我好像算错了你的年龄所以多叠了一颗星星…… 失散了七年的燕又联系上了。 我们恢复了中断了七年的通信,我们都写得很长很长。 燕说:我是在芙蓉湖边读你的来信的,这封信我等了七年。 燕说:我们都经历了怎样的七年啊,可为什么苦难永远只是冰山一角? 后来我也到了芙蓉湖,我在湖边一圈一圈地走,体会着她在湖边读信的心情。 现在我手上有的信,只有不多的几封了。 陆离的字永远像个认真的学生,字迹小而清晰,喜欢分很多段,喜欢写长长的“又及”。 她在我考研期间说:我想给你买点吃的补补脑子,等我这次的差旅费报了,我就立刻买了寄给你。 我在夕阳里泪流满面。 邓子是我到现在也没找回来的昔日知己。 她在石家庄写信给我,在太原写信给我,在介休写信给我,在南宁写信给我。 她是充满灵性思考的人,因此在现实的环境中饱尝孤寂。我们不断地给对方打气,在怎样的环境里也要坚持自己。 这一封里,她手抄了一篇喜爱的文章给我; 这一封里,她附了一篇复印的文字; 这一封里,是一张“亭亭净植”的莲花的相片; 这一封里,有她自信甜美的笑靥。 邓子,你现在在哪里? 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失去这些了?“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小狼毫,云母笺 信封淡蓝 内容不限,字数不限 开头问好,见字如面 (央视12频道《唐朝女诗人鱼玄机》系列开讲者)
390 0 0
小文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 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 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
387 0 0
李隆基
江南季冬月,红蟹大如l4.湖水龙为镜,炉峰气作烟。
353 0 0
中华文学
富贵不难致,名节几人全。渡江龙化,于今,五十有三年。历数朝堂诸老,谁似武夷仙伯,操行老弥坚。吾道适中否,一柱独擎天。 湖南北,江左右,屡藩宣。韩公城下,烽火静、米斗三钱。人愿公归台鼎,我愿公归中隐,九老要齐肩。岁岁祝公寿,风月伴梅仙。
362 0 0
刈芦旷野中,沙土飞黄云。天晦无精光,茫茫悲远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 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午日逐蛟龙,宜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濆。 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不然春山隐,溪涧花氤氲。 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
374 0 0
常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462 0 0
李白
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启还扃。 长如此,过平生,且把阴阳子细烹。
389 0 0
吕岩
芗林有何好,花蕊不惊秋。千章云木,长见密叶翠光流。中有三朝勋旧,早岁辞荣轩冕,归伴赤松游。不羡鸳鸯侣,钟听景阳楼。 问向来,麟阁上,凤池头。有谁能继,向来解印似苏州。自是英姿绝俗,非我与时违异,何用衣羊裘。况得长生趣,千岁肯怀忧。
杨无咎
长沙辞旧国,洞庭逢故人。薰兰敦久要,披雾转相亲。 岁月空嗟老,江山不惜春。忽闻黄鹤曲,更作白头新。 平生共风月,倏忽间山川。不期交淡水,暂得款忘年。 兴逸方罢钓,帆开欲解船。离心若危旆,朝夕为君悬。
439 0 0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357 0 0
李之仪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504 0 0
宋祁
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厌见簿书先眼合, 喜逢杯酒暂眉开。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
419 0 0
白居易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441 0 0
秋瑾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431 0 0
宋之问
客有问余,号曰当水,逸民者谁。是胸罗星斗,熟知天命,口分造化,妙泄天机。百十日前,再三地说,端的秋来攀桂枝。那时节,果鳌头高跨,鹗首横飞。 君休说是谈非。是则是干支带得来。也要他有个、读书种子,一丁不识,富贵何为。报道长安,梅边春色,早趁东风掠马蹄。重逢处,办一封好纸,觅状元诗。
344 0 0
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蒲坂城边长逝水, 苍梧野外不归云。寥寥象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薰。
375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