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然。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318 0 0
戴叔伦
劲雨夜袭城,鸣雷三两声。 孤枕怎成眠,起身欲掌灯。
464 0 0
闫弘轩
南山明。北山明。中有长亭号丈亭。沙边供送迎。 东江清。西江清。海上潮来两岸平。行人分棹行。
299 0 0
中华文学
高柳春才软,冻梅寒更香。暮雪助清峭,玉尘散林塘。那堪飘风递冷,故遣度幕穿窗。似欲料理新妆。呵手弄丝簧。 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援毫授简,风流犹忆东梁。望虚檐徐转,回廊未扫,夜长莫惜空酒觞。
463 0 0
周邦彦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372 0 0
刘禹锡
雪晴山色分遥碧。辉映江南北。子今东去步蟾宫,看少展、垂天翼。 晚来江上西风息。算不是新丰客。明年三月见君时,庆章绶、纡铜墨。
322 0 0
王之道
疏柳高槐古巷通,月明西照上阳宫。一声边雁塞门雪, 几处远砧河汉风。独榻闲眠移岳影,寒窗幽思度烟空。 孤吟此夕惊秋晚,落叶残花树色中。
440 0 0
刘沧
碧雾暗消香篆半。花影穿帘,厌浥苍苔院。鸂鶒一双塘水暖。浮沈时近垂杨岸。 雨过不知春事晚。但怪朱唇,得酒红潮面。野蔌山肴三四盏。携尊更向花前看。
349 0 0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341 0 0
佚名
野船渡樵客,来往平波中。纵横清飙吹,旦暮归期同。 蘋光惹衣白,莲影涵薪红。吾当请封尔,直作镜湖公。
367 0 0
皮日休
衰草经行处,微灯旧道场。门人失谭柄,野鸟上禅床。 科斗书空古,栴檀钵自香。今朝数行泪,却洒约公房。
317 0 0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396 0 0
李治
身没南朝宅已荒,邑人犹赏旧风光。芹根生叶石池浅, 桐树落花金井香。带暖山蜂巢画阁,欲阴溪燕集书堂。 闲愁此地更西望,潮浸台城春草长。
368 0 0
许浑
清于池水净于苔,会府潭潭暂作台。夜月半庭人未宿,春云满眼杏将开。榆关道路犹堪走,麟阁功勋岂易陪。莫信蓬莱相离远,塞鸿多自日边来。
292 0 0
魂梦飘零落叶洲,北辕南柁几时休。月中青桂渐看老, 星畔白榆还报秋。鹤禁有知须强进,稽峰无事莫相留。 吴花越柳饶君醉,直待功成始举头。
374 0 0
买市宣和预赏时。流苏垂盖宝灯围。小铛烹玉鼓声随。 金弹玲珑今夕是,鳌山缥缈昔游非。马行遗老想沾衣。
337 0 0
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欲别崔侠心,崔侠心如铁。 复如金刚锁,无有功不彻。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 崔侠两兄弟,垂范继芳烈。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 我来宣城郡,饮水仰清洁。蔼蔼北阜松,峨峨南山雪。 顾生归山去,知作几年别。
323 0 0
顾况
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 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
438 0 0
鱼玄机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343 0 0
林逋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 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却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孩子是一群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 然而,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他们从没有经过历练,他们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地生活。上学嘛,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帮助背书包;生活嘛,有父母帮着洗衣洗被,帮着穿衣服系鞋带;甚至去夏令营,也有父母准备好足够的食物,足够大的装脏衣服的袋子…… 试想这样的一群“鹰”飞出笼子,还要如何生活?他们除了感觉到生活的麻烦与沉重外,还能怎样,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吃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的说“过份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 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他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往双翅。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 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
377 0 0
小文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