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身亦劳,在边腹亦饱。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
432 0 0
刘驾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351 0 0
李白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525 0 0
白朴
万里永昌城,威仪奉圣明。冰心瘴江冷,霜宪漏天晴。 荒外开亭候,云南降旆旌。他时功自许,绝域转哀荣。
356 0 0
杨巨源
筇杖六尺许,坐石流泉所。举头看古松,似对仙鹤语。 是时天气清,四迥无尘侣。顾我笑相迎,知有丹砂异。
510 0 0
中华文学
乾隆中(一七六五年顷),有小说曰《石头记》者忽出于北京,历五六年而盛行,然皆写本,以数十金鬻于庙市。其本止八十回,开篇即叙本书之由来,谓女娲补天,独留一石未用,石甚自悼叹,俄见一僧一道,以为“形体到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隆盛昌明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于是袖之而去。 不知更历几劫,有空空道人见此大石,上镌文词,从石之请,钞以问世。道人亦“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戚蓼生所序八十回本之第一回) 本文所叙事则在石头城(非即金陵)之贾府,为宁国荣国二公后。宁公长孙曰敷,早死;次敬袭爵,而性好道,又让爵于子珍,弃家学仙;珍遂纵恣,有子蓉,娶秦可卿。荣公长孙曰赦,子琏,娶王熙凤;次曰政;女曰敏,适林海,中年而亡,仅遗一女曰黛玉。贾政娶于王,生子珠,早卒;次生女曰元春,后选为妃;次复得子,则衔玉而生,玉又有字,因名宝玉,人皆以为“来历不小”,而政母史太君尤钟爱之。 宝玉既七八岁,聪明绝人,然性爱女子,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人于是又以为将来且为“色鬼”;贾政亦不甚爱惜,驭之极严,盖缘“不知道这人来历。 ……若非多读书识字,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戚本第二回贾雨村云)。而贾氏实亦“闺阁中历历有人”,主从之外,姻连亦众,如黛玉宝钗,皆来寄寓,史湘云亦时至,尼妙玉则习静于后园。右即贾氏谱大要,用虚线者其姻连,著×者夫妇,著G者在“金陵十二钗”之数者也。 事即始于林夫人(贾敏)之死,黛玉失恃,又善病,遂来依外家,时与宝玉同年,为十一岁。已而王夫人女弟所生女亦至,即薛宝钗,较长一年,颇极端丽。宝玉纯朴,并爱二人无偏心,宝钗浑然不觉,而黛玉稍恚。一日,宝玉倦卧秦可卿室,遽梦入太虚境,遇警幻仙,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及《副册》,有图有诗,然不解。警幻命奏新制《红楼梦》十二支,其末阕为《飞鸟各投林》,词有云: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戚本第五回) 然宝玉又不解,更历他梦而寤。迨元春被选为妃,荣公府愈贵盛,及其归省,则辟大观园以宴之,情亲毕至,极天伦之乐。宝玉亦渐长,于外昵秦钟蒋玉函,归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这日,宝玉因见湘云渐愈,然后去看黛玉。正值黛玉才歇午觉,宝玉不敢惊动。因紫鹃正在回廊上手里做针线,便上来问他,“昨日夜里咳嗽的可好些?”紫鹃道,“好些了。”(宝玉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笃乱投医’了。”一面说,一面见他穿着弹墨绫子薄绵袄,外面只穿着青缎子夹背心,宝玉便伸手向他身上抹了一抹,说,“穿的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坐着。春风才至,时气最不好。你再病了,越发难了。”紫鹃便说道,“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又打着那起混账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合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姑娘常常吩咐我们,不叫合你说笑。你近来瞧他,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说着,便起身,携了针线,进别房去了。 宝玉见了这般景况,心中忽觉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只看着竹子发了回呆。因祝妈正来挖笋修竿,便忙忙走了出来,一时魂魄失守,心无所知,随便坐在一块石上出神,不觉滴下泪来。直呆了五六顿饭工夫,千思万想,总不知如何是好。偶值雪雁从王夫人房中取了人参来,从此经过,……便走过来,蹲下笑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呢?” 宝玉忽见了雪雁,便说道,“你又作什么来招我?你难道不是女儿?他既防嫌,总不许你们理我,你又来寻我,倘被人看见,岂不又生口舌?你快家去罢。”雪雁听了,只当他又受了黛玉的委屈,只得回至房中,黛玉未醒,将人参交与紫鹃。……雪雁道,“姑娘还没醒呢,是谁给了宝玉气受?坐在那里哭呢。”……紫鹃听说,忙放下针线,……一直来寻宝玉。走到宝玉跟前,含笑说道,“我不过说了两句话,为的是大家好。你就赌气,跑了这风地里来哭,作出病来唬我。”宝玉忙笑道,“谁赌气了?我因为听你说的有理,我想你们既这样说,自然别人也是这样说,将来渐渐的都不理我了。我所以想着自己伤心。” ……(戚本第五十七回,括弧中句据程本补。) 然荣公府虽煊赫,而“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p#副标题#e#
575 0 0
鲁迅
一岁一归宁,凉天数骑行。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 纵猎旗风卷,听笳帐月生。新鸿引寒色,回日满京城。
454 0 0
郎士元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474 0 0
张籍
幽人在何处,松桧深冥冥。西峰望紫云,知处安期生。 沐浴溪水暧,新衣礼仙名。脱屐入静堂,绕像随礼行。 碧纱笼寒灯,长幡缀金铃。林下听法人,起坐枯叶声。 启奏修律仪,天曙山鸟鸣。分行布菅茅,列坐满中庭。 持斋候撞钟,玉函散宝经。焚香开卷时,照耀金室明。 投简石洞深,称过上帝灵。学道能苦心,自古无不成。
435 0 0
于鹄
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官奴。 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芽敛手徒。
529 0 0
刘禹锡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韩信以全齐之地,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自古同功一体之人,英雄豪杰之士,世乱则藉以剪伐,承平则理必猜疑,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 仆先将军破虏,遭汉陵夷,董卓僭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师,所指城邑响应,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厌。不幸此志未遂,而无禄早世。先兄伯符嗣命,驰驱锋镝,周旋江汉,岂有他哉?上以雪天子之耻,下以毕先将军之志耳。不意袁术亦僭位号,污辱义师,又闻诸君各盗名字,伯符提偏师,进无所归,退无所守,故资江东为之业耳,不幸有荆轲、舞阳之变。不以权不肖,使统部曲,以卒先臣之志。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蹈覆车也。仆与公有婚姻之旧,加之同好相求,然自闻求九锡,纳椒房,不唯同志失望,天下甚籍籍也。刘备之兵虽少,然仆观其为人,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拙于攻取,巧于驭人,有汉高祖之余风,辅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义不替曩昔,仆以为今海内所望,惟我二人耳。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国中文武之事,尽以委之,而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仆与刘备,实有唇齿相须之势。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能到成都者,吴、蜀皆存也。今使仆取蜀,是吴不得独存也。蜀亡,吴亦随之矣。晋以垂棘屈产,假道于虞以伐虢,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祸。足下意何以异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今日归朝,一匹夫耳,何能为哉。纵公不见害,交锋两阵之间,所杀过当,今其父兄子弟,实在公侧,怨仇多矣,其能安乎?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孔文举与杨德祖,海内奇士,足下杀之如皂隶,岂复有爱于权!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387 0 0
苏轼
淡荡素商行暮,远空雨歇,平野烟收。满目江山,堪助楚客冥搜。素光动、云涛涨晚,紫翠冷、霜巘横秋。景清幽。渚兰香射,汀树红愁。 良俦。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浅酌低吟,坐中俱是饮家流。对残晖、登临休叹,赏令节、酩酊方酬。且相留。眼前尤物,盏里忘忧。
398 0 0
柳永
叹世谁待理他闲是非,紧把红尘避。庵前绿水围,门外青山对,寻一个稳便处闲坐地。竹冠草鞋粗布衣,晦迹韬光计。灰残风月心.参得烟霞味,寻一个稳便处闲坐地。茅斋倚山门傍溪,镇日常关闭。安闲养此心,上住从吾意,寻一个稳便处闲坐地。功名玉关十万里,委实劳心力。争如四皓仙,不愿三公位,寻一个稳便处闲坐地。功劳既成名遂矣,便索抽身退。裴公绿野中,陶令东篱内,寻一个稳使处闲坐地。笑他卧龙因甚起?不了终身计。贪甚青史名?弃却红尘利,寻一个稳使处闲坐地。扁舟五湖越范蠡,有分烟波内。丝纶远是非,蓑笠多风味,寻一个稳便处闲坐地。红尘不来侵钓矶,别却风云会。一钓了此生,七里全身计,寻一个稳便处闲坐地。五柳绕庄菊满篱,自谓羲皇世。三径可信颜,一榻堪容膝,寻一个稳便处闲坐地。妇人脸上笑靥一团儿可人衠是娇,妆点如花貌。抬叠起脸上秋,出落腮边悄,千金这窠里消费了。
363 0 0
红楼遥隔廉纤雨。沉沉暝色笼高树。树影到侬窗。君家灯火光。风枝和影弄。似妾西窗梦。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
394 0 0
王国维
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抟。 朝趋赤墀前,高视青云端。新登麒麟阁,适脱獬豸冠。 刘公领舟楫,汴水扬波澜。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 昨夜动使星,今旦送征鞍。老亲在吴郡,令弟双同官。 鲈鲙剩堪忆,莼羹殊可餐。既参幕中画,复展膝下欢。 因送故人行,试歌行路难。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 长安多权贵,珂珮声珊珊。儒生直如弦,权贵不须干。 斗酒取一醉,孤琴为君弹。临岐欲有赠,持以握中兰。
343 0 0
岑参
危石江中起,孤云岭上还。相逢皆得意,何处是乡关。
378 0 0
张说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406 0 0
张九龄
君来乞诗别,聊与怆前程。九野未无事,少年何远行。 商云盘翠险,秦甸下烟平。应见周南化,如今在雍京。
492 0 0
齐己
犹自莓苔马迹重,石嵌泉冷懒移峰。空垂凤食檐前竹, 漫拔龙形涧底松。隔岸青山秋见寺,半床明月夜闻钟。 谁能惆怅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401 0 0
水竹旧院落,樱笋新蔬果。嫩英翠幄,红杏交榴火。心事暗卜,叶底寻双朵,深夜归青琐。灯尽酒醒时,晓窗明、钗横鬓嚲。 怎生那。被间阻时多。奈愁肠数叠,幽恨万端,好梦还惊破。可怪近来,传语也无个。莫是瞋人呵。真个若瞋人,却因何、逢人问我。
586 0 0
周邦彦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