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无看花意,偶到树边来。可怜枝上色,一一为愁开。
427 0 0
中华文学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378 0 0
沈佺期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
471 0 0
李频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503 0 0
欧阳炯
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归去唯将新诰牒, 后来争取旧衣裳。山桥晓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黄。 乡里亲情相见日,一时携酒贺高堂。
502 0 0
张籍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368 0 0
辛弃疾
至德生成泰,咸欢照育恩。流辉沾万物,布泽在三元。 北阙祥云迥,东方嘉气繁。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 恩洽因时令,风和比化原。自惭同草木,无以答乾坤。
354 0 0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 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 你走来
474 0 0
余光中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570 0 0
高适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 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496 0 0
柳永
君问归期未有期,[2] 巴山夜雨涨秋池。[3] 何当共剪西窗烛,[4] 却话巴山夜雨时。[5]
476 0 0
李商隐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418 0 0
孟浩然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
356 0 0
苏轼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朝谒作闲人。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467 0 0
刘克庄
本年一月间我曾去过一回香港〔2〕,因为跌伤的脚还未全好,不能到街上去闲走,演说一了,匆匆便归,印象淡薄得很,也早已忘却了香港了。今天看见《语丝》一三七期上辰江先生的通信〔3〕,忽又记得起来,想说几句话来凑热闹。 我去讲演〔4〕的时候,主持其事的人大约很受了许多困难,但我都不大清楚。单知道先是颇遭干涉,中途又有反对者派人索取入场券,收藏起来,使别人不能去听;后来又不许将讲稿登报,经交涉的结果,是削去和改窜了许多。 然而我的讲演,真是“老生常谈”,而且还是七八年前的“常谈”。 从广州往香港时,在船上还亲自遇见一桩笑话。有一个船员,不知怎地,是知道我的名字的,他给我十分担心。他以为我的赴港,说不定会遭谋害;我遥遥地跑到广东来教书,而无端横死,他——广东人之一——也觉得抱歉。于是他忙了一路,替我计画,禁止上陆时如何脱身,到埠捕拿时如何避免。到埠后,既不禁止,也不捕拿,而他还不放心,临别时再三叮嘱,说倘有危险,可以避到什么地方去。 我虽然觉得可笑,但我从真心里十分感谢他的好心,记得他的认真的脸相。 三天之后,平安地出了香港了,不过因为攻击国粹,得罪了若干人。现在回想起来,像我们似的人,大危险是大概没有的。不过香港总是一个畏途。这用小事情便可以证明。即如今天的香港《循环日报》〔5〕上,有这样两条琐事: k陈国被控窃去芜湖街一百五十七号地下布裤一条,昨由史司判笞十二藤云。 k昨晚夜深,石塘嘴有两西装男子,……遇一英警上前执行搜身。该西装男子用英语对之。该英警不理会,且警以bbb。于是双方缠上警署。…… 第一条我们一目了然,知道中国人还在那里被抽藤条。 “司”当是“藩司”“臬司”〔6〕之“司”,是官名;史者,姓也,英国人的。港报上所谓“政府”,“警司”之类,往往是指英国的而言,不看惯的很容易误解,不如上海称为“捕房”之分明。 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但三个方围不知道是甚么。何以要避忌?恐怕不是好的事情。这bbb似乎是因为西装和英语而得的;英警嫌恶这两件:这是主人的言语和服装。颜之推以为学鲜卑语,弹琵琶便可以生存的时代〔7〕,早已过去了。 在香港时遇见一位某君,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他自述曾因受屈,向英官申辩,英官无话可说了,但他还是输。那最末是得到严厉的训斥,道:“总之是你错的:因为我说你错!” 带着书籍的人也困难,因为一不小心,会被指为“危险文件”的。这“危险”的界说,我不知其详。总之一有嫌疑,便麻烦了。人先关起来,书去译成英文,译好之后,这才审判。而这“译成英文”的事先就可怕。我记得蒙古人“入主中夏”时,裁判就用翻译。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焚身了。官说道好;于是这和尚便被推入烈火中。 〔8〕我去讲演的时候也偶然提起元朝,听说颇为“X司”所不悦,他们是的确在研究中国的经史的。 但讲讲元朝,不但为“政府”的“X司”所不悦,且亦为有些“同胞”所不欢。我早知道不稳当,总要受些报应的。果然,我因为谨避“学者”〔9〕,搬出中山大学之后,那边的《工商报》〔10〕上登出来了,说是因为“清党”〔11〕,已经逃走。后来,则在《循环日报》上,以讲文学为名,提起我的事,说我原是“《晨报副刊》特约撰述员”〔12〕,现在则“到了汉口”〔13〕。我知道这种宣传有点危险,意在说我先是研究系的好友,现是共产党的同道,虽不至于“枪终路寝”〔14〕,益处大概总不会有的,晦气点还可以因此被关起来。便写了一封信去更正: “在六月十日十一日两天的《循环世界》里,看见徐丹甫先生的一篇《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各人各有他的眼光,心思,手段。他耍他的,我不想来多嘴。但其中有关于我的三点,我自己比较的清楚些,可以请为更正,即: “一,我从来没有做过《晨报副刊》的‘特约撰述员’。 “二,陈大悲〔15〕被攻击后,我并未停止投稿。 “三,我现仍在广州,并没有‘到了汉口’。” 从发信之日到今天,算来恰恰一个月,不见登出来。“总之你是这样的:因为我说你是这样”罢。幸而还有内地的《语丝》;否则,“十二藤”,“bbb”,那里去诉苦! 我现在还有时记起那一位船上的广东朋友,虽然神经过敏,但怕未必是无病呻吟。他经验多。 若夫“香江”(案:盖香港之雅称)之于国粹,则确是正在大振兴而特振兴。如六月二十五日《循环日报》“昨日下午督宪府茶会”条下,就说: “(上略)赖济熙太史即席演说,略谓大学堂汉文专科异常重要,中国旧道德与乎国粹所关,皆不容缓视,若不贯彻进行,深为可惜,(中略)周寿臣爵士亦演说汉文之宜见重于当世,及汉文科学之重要,关系国家与个人之荣辱等语,后督宪以华语演说,略谓华人若不通汉文为第一可惜,若以华人而中英文皆通达,此后中英感情必更融洽,故大学汉文一科,非常重要,未可以等闲视之云云。(下略)”#p#副标题#e#供:香港注册公司免费咨询
399 0 0
鲁迅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公心不以贵隔我, 我散唯将闲伴公。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 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 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尊前醉送春。 不敢与公闲中争第一,亦应占得第二第三人。
466 0 0
白居易
琼树挂初日,珠箔卷清霜。夜来溪上微雨,佳节过重阳。共庆当年此际,曾见天麟协梦,华阀挂蓬桑。人作鲁侯祝,俾尔寿而臧。 保疲瘵,旌德善,致吉祥。会看报政,朝夕芝检趣徵黄。不藉灵丹九转,不用蟠桃三窃,源远自流长。愿借沧溟富,斟酌荐瑶觞。
375 0 0
王之道
三十四年台榭,八千馀里江津。去时杨柳正轻颦。重来桃李少,不似旧时春。 风扫半空烟雨,玉虹翠浪如新。可怜笳鼓送行人。白头梳上见,归梦枕边频。
349 0 0
物外光阴不属春。且留风景伴佳辰。醉归谁管断肠人。 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竹间篱落水边门。
465 0 0
叶梦得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509 0 0
郑谷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