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初归。正春阴暗淡,客意凄迷。玉觞无味,晚花雨退凝脂。多情细柳,对沈腰、浑不胜垂。别袖忍见离披。江南陌上,强半红飞。 乐事从今一梦散,纵锦囊空在,金碗谁挥。舞裙歌扇,故应闲琐幽闺。练江诗就,算檥舟、宁不相思。肠断莫诉离杯。青云路稳,白首心期。
370 0 0
赵彦端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mH.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557 0 0
韩愈
锦砾潺湲玉溪水,晓来微雨藤花紫。冉冉山鸡红尾长, 一声樵斧惊飞起。松刺梳空石差齿,烟香风软人参蕊。 阳崖一梦伴云根,仙菌灵芝梦魂里。
545 0 0
温庭筠
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我只好连身外的水也搅一下,看看泛起怎样的东西来。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2〕。 那时我正在编印两种小丛书,一种是《乌合丛书》,专收创作,一种是《未名丛刊》,专收翻译,都由北新书局出版。出版者和读者的不喜欢翻译书,那时和现在也并不两样,所以《未名丛刊》是特别冷落的。恰巧,素园他们愿意绍介外国文学到中国来,便和李小峰〔3〕商量,要将《未名丛刊》移出,由几个同人自办。小峰一口答应了,于是这一种丛书便和北新书局脱离。稿子是我们自己的,另筹了一笔印费,就算开始。因这丛书的名目,连社名也就叫了“未名”——但并非“没有名目”的意思,是“还没有名目”的意思,恰如孩子的“还未成丁”似的。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这里有一点小例子。——我们是只有小例子的。 那时候,因为段祺瑞〔4〕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段派的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林素园〔5〕,带兵接收学校去了,演过全副武行之后,还指留着的几个教员为“共产党”。这个名词,一向就给有些人以“办事”上的便利,而且这方法,也是一种老谱,本来并不希罕的。但素园却好像激烈起来了,从此以后,他给我的信上,有好一晌竟憎恶“素园”两字而不用,改称为“漱园”。同时社内也发生了冲突,高长虹〔6〕从上海寄信来,说素园压下了向培良的稿子,叫我讲一句话。我一声也不响。于是在《狂飙》上骂起来了,先骂素园,后是我。素园在北京压下了培良的稿子,却由上海的高长虹来抱不平,要在厦门的我去下判断,我颇觉得是出色的滑稽,而且一个团体,虽是小小的文学团体罢,每当光景艰难时,内部是一定有人起来捣乱的,这也并不希罕。然而素园却很认真,他不但写信给我,叙述着详情,还作文登在杂志上剖白。在“天才”们的法庭上,别人剖白得清楚的么?——我不禁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想到他只是一个文人,又生着病,却这么拚命的对付着内忧外患,又怎么能够持久呢。自然,这仅仅是小忧患,但在认真而激烈的个人,却也相当的大的。 不久,未名社就被封〔7〕,几个人还被捕。也许素园已经咯血,进了病院了罢,他不在内。但后来,被捕的释放,未名社也启封了,忽封忽启,忽捕忽放,我至今还不明白这是怎么的一个玩意。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8〕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9〕。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10〕。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p#副标题#e#
390 0 0
鲁迅
四月未全热,麦凉江气秋。湖山处处好,最爱湓水头。 湓水从东来,一派入江流。可怜似萦带,中有随风舟。 命酒一临泛,舍鞍扬棹讴。放回岸傍马,去逐波间鸥。 烟浪始渺渺,风襟亦悠悠。初疑上河汉,中若寻瀛洲。 汀树绿拂地,沙草芳未休。青萝与紫葛,枝蔓垂相樛。 系缆步平岸,回头望江州。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日入意未尽,将归复少留。到官行半岁,今日方一游。 此地来何暮,可以写吾忧。
471 0 0
白居易
交趾同星坐,龙泉佩斗文。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鹢首冲泷浪,犀渠拂岭云。莫教铜柱北,只说马将军。
524 0 0
张泌
道人于世,已忘情、尚更区区饯别。栖碧先生辞蕙帐,夜夜猿声凄切。剑上星寒,琴中风惨,眉宇飞黄色。一杯判袂,出门烟水空阔。 我今流落江南,朝朝还暮暮,千愁万结。那更荻花枫叶景,又见长亭短驿。世事空花,人情风絮,山外云千叠。君还到阙,为言踪迹风雪。
510 0 0
葛长庚
寂寂重寂寂,病夫卧秋斋。夜蛩思幽壁,槁叶鸣空阶。 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瘴烟跕飞羽,沴气伤百骸。 昨闻凯歌旋,饮至酒如淮。无战陋丹水,垂仁轻槁街。 清庙既策勋,圆丘俟燔柴。车书一以混,幽远靡不怀。 逐客憔悴久,故乡云雨乖。禽鱼各有化,予欲问齐谐。
392 0 0
刘禹锡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398 0 0
诗经
幽居不称在长安,沟浅浮春岸雪残。板屋渐移方带野, 水车新入夜添寒。名如有分终须立,道若离心岂易宽。 满眼尘埃驰骛去,独寻烟竹剪渔竿。
459 0 0
郑谷
安亲非避地,羁旅十馀年。道长时流许,家贫故旧怜。 相逢今岁暮,远别一方偏。去住俱难说,江湖正渺然。
399 0 0
戴叔伦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中华文学
岛屿遍含烟,烟中济大川。山城犹转漏,沙浦已摇船。 海曙霞浮日,江遥水合天。此时空阔思,翻想涉穷边。
457 0 0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377 0 0
李白
良牧闲无事,层台思眇然。六条萦印绶,三晋辨山川。 洗嫧讴谣合,开襟眺听偏。秋光连大卤,霁景下新田。 叶落径庭树,人归曲沃烟。武符颁美化,亥字访疑年。 经术推多识,卿曹亦累迁。斋祠常并冕,官品每差肩。 接部青丝骑,裁诗白露天。知音愧相访,商洛正闲眠。
396 0 0
权德舆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424 0 0
吴伟业
可惜东林寺,空门失所依。翻经谢灵运,画壁陆探微。 隙地泉声在,荒途马迹稀。殷勤话僧辈,未敢保儒衣。
558 0 0
张祜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朱唇掩抑悄无声, 金簧玉磬宫中生。下沉秋火激太清,天高地迥凝日晶, 羽觞荡漾何事倾。
437 0 0
柳宗元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500 0 0
苏轼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凤诏归来。五云两两望三台。已觉精神聚会。
389 0 0
辛弃疾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