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情何限,南行路转深。晚帆低荻叶,寒日下枫林。 云白兰陵渚,烟青建业岑。江天秋向尽,无处不伤心。
318 0 0
中华文学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 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 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 偶来人境外,心赏幸随君。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薰。 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 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闻。
329 0 0
权德舆
婺女星边气不秋,金华山水似瀛州。 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370 0 0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382 0 0
徐昌图
司空远寄养初成,毛色桃花眼镜明。落日已曾交辔语, 春风还拟并鞍行。长令奴仆知饥渴,须着贤良待性情。 旦夕公归伸拜谢,免劳骑去逐双旌。
336 0 0
韩愈
【西江月】 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565 0 0
毛泽东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饥渴而顿踣 一作:饿渴)
334 0 0
柳宗元
长相思,久离别。关山阻,风烟绝。 台上镜文销,袖中书字灭。不见君形影,何曾有欢悦。
299 0 0
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迢迢四十载,复向荥阳宿。 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追思儿戏时,宛然犹在目。 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岂唯变市朝,兼亦迁陵谷。 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
385 0 0
白居易
归去来。归去来。昨夜东风吹梦回。家山安在哉。 酒一杯。复一杯。准拟愁怀待酒开。愁多肠九回。
445 0 0
赵鼎
【竹枝】 城西门外滟预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 少时东去复西来。
377 0 0
刘禹锡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392 0 0
朱彝尊
玄英戒序,黑郊临候。掌礼陈彝,司筵执豆。 寒氛敛色,冱泉凝漏。乐以迎神,八音斯奏。
356 0 0
佚名
去草军书出帝乡,便从城外学戎装。好随汉将收胡土, 莫遣胡兵近汉疆。洒碛雪粘旗力重,冻河风揭角声长。 此行也是男儿事,莫向征人恃桂香。
374 0 0
杜荀鹤
潘岳闲居日,王戎戏陌辰。蝶游芳径馥,莺啭弱枝新。 叶暗青房晚,花明玉井春。方知有灵干,特用表真人。
390 0 0
李峤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427 0 0
施肩吾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 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327 0 0
王建
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 虽是贫家菊也斑。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破颜。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471 0 0
戎昱
张沛 而且梅兰芳还要到苏联去。 议论纷纷。我们的大画家徐悲鸿教授也曾到莫斯科去画过松树——也许是马,〔2〕我记不真切了——国内就没有谈得这么起劲。这就可见梅兰芳博士之在艺术界,确是超人一等的了。 而且累得《现代》的编辑室里也紧张起来。首座编辑施蛰存先生曰:“而且还要梅兰芳去演《贵妃醉酒》呢!”(《现代》五卷五期。)要这么大叫,可见不平之极了,倘不豫先知道性别,是会令人疑心生了脏躁症的。次座编辑杜衡先生曰:“剧本鉴定的工作完毕,则不妨选几个最前进的戏先到莫斯科去宣传为梅兰芳先生‘转变’后的个人的创作。……因为照例,到苏联去的艺术家,是无论如何应该事先表示一点‘转变’的。”(《文艺画报》创刊号。)这可冷静得多了,一看就知道他手段高妙,足使齐如山〔3〕先生自愧弗及,赶紧来请帮忙——帮忙的帮忙。 但梅兰芳先生却正在说中国戏是象征主义,〔4〕剧本的字句要雅一些,他其实倒是为艺术而艺术,他也是一位“第三种人”。 那么,他是不会“表示一点‘转变’的”,目前还太早一点。他也许用别一个笔名,做一篇剧本,描写一个知识阶级,总是专为艺术,总是不问俗事,但到末了,他却究竟还在革命这一方面。这就活动得多了,不到末了,花呀光呀,倘到末了,做这篇东西的也就是我呀,那不就在革命这一方面了吗? 但我不知道梅兰芳博士可会自己做了文章,却用别一个笔名,来称赞自己的做戏;或者虚设一社,出些什么“戏剧年鉴”,亲自作序,说自己是剧界的名人?〔5〕倘使没有,那可是也不会玩这一手的。 倘不会玩,那可真要使杜衡先生失望,要他“再亮些”〔6〕了。 还是带住罢,倘再“略论”下去,我也要防梅先生会说因为被批评家乱骂,害得他演不出好戏来。〔7〕十一月一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六日《中华日报·动向》。 〔2〕徐悲鸿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应苏联对外文化事业委员会邀请,去苏联参加中国画展览会,曾在莫斯科中国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上即席作画。 〔3〕齐如山(1877—1962)河北高阳人。当时北平国剧学会会长,曾为梅兰芳编过剧本。杜衡在《文艺画刊》创刊号(一九三四年十月)发表的《梅兰芳到苏联去》一文中说:“我以为他(按指梅兰芳)最先的急务,是应当找几位戏剧意识检讨专家来帮忙,或竟成立一个脚本改编委员会。这些工作,恐怕像齐如山先生他们未必能够胜任”。 〔4〕一九三四年九月八日《大晚报·剪影》载犁然的《在梅兰芳马连良程继先叶盛兰的欢宴席上》一文中,记录梅兰芳谈话说:“中国旧戏原纯是象征派的,跟写实的话剧不同”。 〔5〕这些都是对杜衡等人的讽刺,参看本书《化名新法》。“戏剧年鉴”是影射杜衡、施蛰存合编的一九三二年《中国文艺年鉴》。〔6〕“再亮些”杜衡著有长篇小说《再亮些》,载一九三四年《现代》月刊第五卷第一期至第五期和第六卷第一期(未刊完,出单行本时改题为《叛徒》)。篇首《题解》引用歌德临终时的话:“再亮些,再亮些!” 〔7〕这里也是对杜衡的讽刺。杜衡曾于一九三二年说左翼批评家“蛮横”,使他们不得不“永远地沉默,长期地搁笔”。参看《南腔北调集·论“第三种人”》。 #p#副标题#e#
322 0 0
鲁迅
榆火轻烟处处新,旋从闲望到诸邻。浮生浮世只多事, 野水野花娱病身。浊酒不禁云外景,碧峰犹冷寺前春。 蓑衣毳衲诚吾党,自结村园一社贫。
40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