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深于世故”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不通世故”的缘故。 现在我假设以这样的话,来劝导青年人——“如果你遇见社会上有不平事,万不可挺身而出,讲公道话,否则,事情倒会移到你头上来,甚至于会被指作反动分子的。如果你遇见有人被冤枉,被诬陷的,即使明知道他是好人,也万不可挺身而出,去给他解释或分辩,否则,你就会被人说是他的亲戚,或得了他的贿路;倘使那是女人,就要被疑为她的情人的;如果他较有名,那便是党羽。例如我自己罢,给一个毫不相干的女士做了一篇信札集的序〔2〕,人们就说她是我的小姨;绍介一点科学的文艺理论,人们就说得了苏联的卢布。亲戚和金钱,在目下的中国,关系也真是大,事实给与了教训,人们看惯了,以为人人都脱不了这关系,原也无足深怪的。 “然而,有些人其实也并不真相信,只是说着玩玩,有趣有趣的。即使有人为了谣言,弄得凌迟碎剐,像明末的郑鄤〔3〕那样了,和自己也并不相干,总不如有趣的紧要。这时你如果去辨正,那就是使大家扫兴,结果还是你自己倒楣。我也有一个经验,那是十多年前,我在教育部里做“官僚”〔4〕,常听得同事说,某女学校的学生,是可以叫出来嫖的〔5〕,连机关的地址门牌,也说得明明白白。有一回我偶然走过这条街,一个人对于坏事情,是记性好一点的,我记起来了,便留心着那门牌,但这一号;却是一块小空地,有一口大井,一间很破烂的小屋,是几个山东人住着卖水的地方,决计做不了别用。待到他们又在谈着这事的时候,我便说出我的所见来,而不料大家竟笑容尽敛,不欢而散了,此后不和我谈天者两三月。我事后才悟到打断了他们的兴致,是不应该的。 “所以,你最好是莫问是非曲直,一味附和着大家;但更好是不开口;而在更好之上的是连脸上也不显出心里的是非的模样来……” 这是处世法的精义,只要黄河不流到脚下,炸弹不落在身边,可以保管一世没有挫折的。但我恐怕青年人未必以我的话为然;便是中年,老年人,也许要以为我是在教坏了他们的子弟。呜呼,那么,一片苦心,竟是白费了。 然而倘说中国现在正如唐虞盛世,却又未免是“世故”之谈。耳闻目睹的不算,单是看看报章,也就可以知道社会上有多少不平,人们有多少冤抑。但对于这些事,除了有时或有同业,同乡,同族的人们来说几句呼吁的话之外,利害无关的人的义愤的声音,我们是很少听到的。这很分明,是大家不开口;或者以为和自己不相干;或者连“以为和自己不相干”的意思也全没有。“世故”深到不自觉其“深于世故”,这才真是“深于世故”的了。这是中国处世法的精义中的精义。 而且,对于看了我的劝导青年人的话,心以为非的人物,我还有一下反攻在这里。他是以我为狡猾的。但是,我的话里,一面固然显示着我的狡猾,而且无能,但一面也显示着社会的黑暗。他单责个人,正是最稳妥的办法,倘使兼责社会,可就得站出去战斗了。责人的“深于世故”而避开了“世”不谈,这是更“深于世故”的玩艺,倘若自己不觉得,那就更深更深了,离三昧〔6〕境盖不远矣。 不过凡事一说,即落言筌〔7〕,不再能得三昧。说“世故三昧”者,即非“世故三昧”。三昧真谛,在行而不言;我现在一说“行而不言”,却又失了真谛,离三昧境盖益远矣。 一切善知识〔8〕,心知其意可也,〔9〕! 十月十三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十一号,署名洛文。 〔2〕毫不相干的女士指金淑姿。一九三二年程鼎兴为亡妻金淑姿刊行遗信集,托人请鲁迅写序。鲁迅所作的序,后编入《集外集》,题为《〈淑姿的信〉序》。 〔3〕郑鄤号癮阳,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明代天启年间进士。崇祯时温体仁诬告他不孝杖母,被凌迟处死。〔4〕“官僚”陈西滢攻击作者的话,见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北京《晨报副刊》所载《致志摩》。 〔5〕在一九二五年女师大风潮中,陈西滢诬蔑女师大学生可以“叫局”,一九二六年初,北京《晨报副刊》、《语丝》等不断载有谈论此事的文字。 〔6〕三昧佛家语,佛家修身方法之一,也泛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7〕言筌言语的迹象。《庄子·外物》:“荃(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8〕善知识佛家语,据《法华文句》解释:“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觉悟)之道,名善知识。” 〔9〕梵文om的音译,佛经咒语的发声词。 #p#副标题#e#
330 0 0
鲁迅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354 0 0
林景熙
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准。昨见襄阳客,剩说襄阳好无尽。 襄汉水,岘山垂,汉水东流风北吹。只言一世长娇宠, 那悟今朝见别离。君渡清羌渚,知人独不语, 妾见鸟栖林,忆君相思深。莫作云间鸿,离声顾俦侣。 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是君妇,识君情, 怨君恨君为此行。下床一宿不可保,况乃万里襄阳城。 襄阳传近大堤北,君到襄阳莫回惑。大堤诸女儿, 怜钱不怜德。
365 0 0
张潮
表质自坚贞,因人一扣鸣。静将金并响,妙与乐同声。 杳杳疑风送,泠泠似曲成。韵含湘瑟切,音带舜弦清。 不独藏虹气,犹能畅物情。后夔如为听,从此振琮琤.
423 0 0
中华文学
冕旒初负扆,卉服尽朝天。旸谷初移日,金炉渐起烟。 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 始看浮阙在,稍见逐风迁。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
428 0 0
【折杨柳枝歌】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阿婆许嫁女, 今年无消息。
387 0 0
北朝乐府
临水登山路,重寻旅思劳。竹阴行处密,僧腊别来高。 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421 0 0
张乔
颜冉德无邻,分忧浙水滨。爱山成大癖,求瘼似诸身。 视事奸回尽,登楼海岳春。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394 0 0
贯休
寿木拳数尺,天生形状幽。把疑伤虺节,用恐破蛇瘤。 置合月观内,买须云肆头。料君携去处,烟雨太湖舟。
351 0 0
皮日休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398 0 0
于濆
羽籥低昂文缀已,干戚蹈厉武行初。 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304 0 0
佚名
十载归来鬓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岂关名利分荣路, 自有才华作庆霄。鸟影参差经上苑,骑声断续过中桥。 夕阳亭畔山如画,应念田歌正寂寥。
397 0 0
温庭筠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388 0 0
王观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358 0 0
楚山浮碧。江汉无终极。鄂渚几行云树,天何意、限南北。 使君觞醉客。健倒曾何惜。三国英雄谁在,斜阳外、尽陈迹。
318 0 0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404 0 0
双溪墅。重见种玉锄云,采花研露。遥知绿野芳浓,锦堂燕子,迎门共舞。 近前语。还问去年山馆,旧经行处。西风鸿水边上,惊千里苑,梅英乍吐。 几度月昏霜晓,望驰天北,驿传湘渚。冷艳暗香春寒,划地清苦。看看翠幄,青子江头路。才收尽、蛮烟瘴雨,初回轻暑。便忆南园趣。唤人况有,多情杜宇。此计非迟暮。都付与、和羹功成归去。海榴院落,长逢重午。
331 0 0
陈允平
情泪流香淡脸桃,高髻髟松云亸凤翘,鸳被冷鲛绡。收拾烦恼,准备下捱今宵。【煞尾】篆烟消,银釭照,和个瘦影儿无言对着。自阳台云路杳,玉簪折难觅鸾胶。最难熬,更漏迢迢,线帖儿翻腾耳谩搔。愁的是断肠人病到,盼煞那负心贼不到,将封寄来书乘恨一时烧。
310 0 0
闲忆诗人思倍劳,维舟清夜泥风骚。鱼龙不动澄江远, 云雾皆收皎月高。潮满钓舟迷浦屿,霜繁野树叫猿猱。 此时吟苦君知否,双鬓从他有二毛。
370 0 0
露湿晴花宫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298 0 0
李益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