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32 0 0
白居易
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我只好连身外的水也搅一下,看看泛起怎样的东西来。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2〕。 那时我正在编印两种小丛书,一种是《乌合丛书》,专收创作,一种是《未名丛刊》,专收翻译,都由北新书局出版。出版者和读者的不喜欢翻译书,那时和现在也并不两样,所以《未名丛刊》是特别冷落的。恰巧,素园他们愿意绍介外国文学到中国来,便和李小峰〔3〕商量,要将《未名丛刊》移出,由几个同人自办。小峰一口答应了,于是这一种丛书便和北新书局脱离。稿子是我们自己的,另筹了一笔印费,就算开始。因这丛书的名目,连社名也就叫了“未名”——但并非“没有名目”的意思,是“还没有名目”的意思,恰如孩子的“还未成丁”似的。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这里有一点小例子。——我们是只有小例子的。 那时候,因为段祺瑞〔4〕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段派的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林素园〔5〕,带兵接收学校去了,演过全副武行之后,还指留着的几个教员为“共产党”。这个名词,一向就给有些人以“办事”上的便利,而且这方法,也是一种老谱,本来并不希罕的。但素园却好像激烈起来了,从此以后,他给我的信上,有好一晌竟憎恶“素园”两字而不用,改称为“漱园”。同时社内也发生了冲突,高长虹〔6〕从上海寄信来,说素园压下了向培良的稿子,叫我讲一句话。我一声也不响。于是在《狂飙》上骂起来了,先骂素园,后是我。素园在北京压下了培良的稿子,却由上海的高长虹来抱不平,要在厦门的我去下判断,我颇觉得是出色的滑稽,而且一个团体,虽是小小的文学团体罢,每当光景艰难时,内部是一定有人起来捣乱的,这也并不希罕。然而素园却很认真,他不但写信给我,叙述着详情,还作文登在杂志上剖白。在“天才”们的法庭上,别人剖白得清楚的么?——我不禁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想到他只是一个文人,又生着病,却这么拚命的对付着内忧外患,又怎么能够持久呢。自然,这仅仅是小忧患,但在认真而激烈的个人,却也相当的大的。 不久,未名社就被封〔7〕,几个人还被捕。也许素园已经咯血,进了病院了罢,他不在内。但后来,被捕的释放,未名社也启封了,忽封忽启,忽捕忽放,我至今还不明白这是怎么的一个玩意。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8〕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9〕。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10〕。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p#副标题#e#
354 0 0
鲁迅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轰如鞭石矻且摇, 亘空欲驾鼋鼍桥。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 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介鲸得性方逍遥, 仰鼻嘘吸扬朱翘。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髽首声哓哓。 征南将军登丽谯,赤旗指麾不敢嚣。翌日风回沴气消, 归涛纳纳景昭昭。乌泥白沙复满海,海色不动如青瑶。
392 0 0
刘禹锡
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孰能逃斯理,亮在识其微。 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但以亲交恋,音容邈难希。 况昔别离久,俱忻藩守归。朝宴方陪厕,山川又乖违。 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同会在京国,相望涕沾衣。 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闱。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333 0 0
韦应物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偶来乘兴者,不值草玄人。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闻君还薄暮,见眷及兹辰。 赠我如琼玖,将何报所亲。
368 0 0
张九龄
叹世鸡羊鹅鸭休争,偶尔相逢,堪炙堪烹。天地中间,生老病死,物理常情。有一日符到奉行,只图个月朗风清。笑杀刘伶,荷插埋尸,犹未忘形。人生尔尔堪怜,富贵何时,又待问舍求田?想昨日秦宫,今朝汉阙,呀,可早晋地唐天!能几许长安少年,急回头两鬓皤然。谩说求仙,百计千方,都不似樽前。雪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杨花,片片鹅毛。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题烂柯石桥甚神仙久占岩桥,一局揪枰,满耳松涛。引得樵夫,旁观不觉,晋换了唐朝。斧柄儿虽云烂却,裤腰儿难保坚牢。王母蟠桃,三千岁开花,总是虚谣。懒朝元石上围棋,问仙子何争?樵叟忘归。洞锁青霞,斧柯已烂,局势犹迷。恰滚滚桑田浪起,又飘飘沧海尘飞。恰待持杯,酒未沾唇,日又平西。快阁怀古舣扁舟快阁盘桓,看一道澄江,落木千山。自山谷留题,坡仙阁笔,我试凭阑。问今古诗人往还,比盟鸥几个能闲?天地中间,物我无干,只除是美酒佳人,意颇相关。知音问芳筵歌者何人?便折简相招,恣意开樽。细切清风,薄批明月,何必云云。是久厌黄虀菜根,要听他白雪阳春。翠袖殷勤,雪霁梅开,正好论文。
361 0 0
薛昂夫
淮楚。旷望极,千里火云烧空,尽日西郊无雨。厌行旅。数幅轻帆旋落,舣棹蒹葭浦。避畏景,两两舟人夜深语。 此际争可,便恁奔名竞利去。九衢尘里,衣冠冒炎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376 0 0
柳永
细雨湿萋萋,人稀江日西。春愁肠已断,不在子规啼。
404 0 0
郑谷
童子学修道,诵经求出家。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钟岭更飞锡,炉峰期结跏。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此去不堪别,彼行安可涯。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
359 0 0
张谓
北斗南头云送喜,人间快睹魁星。向来平步到蓬瀛。如何天上客,来佐海边城。 方伯娱宾香作穗,风随歌扇凉生。且须滟滟引瑶觥。十年迟凤诏,万里寄鹏程。
326 0 0
洪适
揽衣起兮望秋河,濛濛远雾飞轻罗。 蟠桃树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无多。
406 0 0
施肩吾
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不闻汉主放妃嫔, 近静潼关扫蜂蚁。殿前兵马破汝时,十月即为齑粉期。 未如面缚归金阙,万一皇恩下玉墀。
339 0 0
杜甫
此心长爱狎禽鱼,仍候登封独著书。领郡只嫌生药少, 在官长恨与山疏。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谏诤馀。 见说养真求退静,溪南泉石许同居。
330 0 0
中华文学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1]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2]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3]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4]
430 0 0
诗经
半生羁旅,岁度经元夜。长是竞虚名,把良宵、等闲叶舍。去年元夜,道得□身间,依旧是,客长安,寂寞孤眠者。 今年元夜。也则非乡社。却有人□约,携手□、灯前月下。那知风雨,此事又参差,成怨恨,独凄惶,清泪潸然洒。
314 0 0
一身从宦留京邑,五马遥闻到旧山。 已领烟霞光野径,深惭老幼候柴关。 清风借响松筠外,画隼停晖水石间。 定掩溪名在图传,共知轩盖此登攀。
506 0 0
朱景玄
仙坛礼既毕,神驾俨将升。伫属深祥起,方期庶绩凝。 虔诚资宇内,务本勖黎蒸。灵心昭备享,率土洽休征。
327 0 0
佚名
万里叠嶂翠,一心浮云闲。羽人杏花发,倚树红琼颜。 流水杳冥外,女萝阴荫间。却思人间世,多恐不可还。 青鸟飞难远,春云晴不闲。但恐五灵车,山上复有山。
381 0 0
日欲低时江景好,暮山紫翠重重。钓筒收尽碧潭空。一船霜夜月,两岸荻花风。 遥忆暖春新梦火,黄昏下了帘栊。水村渔浦舣孤篷。单衾愁梦断,无梦转愁浓。
383 0 0
赵长卿
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辇母远之官,宰邑无玷疵。 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 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一室冰檗苦,四远声光飞。 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鸡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 尽日一菜食,穷年一布衣。清似匣中镜,直如琴上丝。 世无用贤人,青山生白髭。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 吾无鲁山道,空有鲁山辞。所恨不相识,援毫空涕垂。
436 0 0
皮日休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