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忧河朔郡,南发海陵仓。坐叹青春别,逶迤碧水长。 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为问东山桂,无人何自芳。
311 0 0
宋之问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315 0 0
孟浩然
高名出汉阴,禅阁跨香岑。众山既围绕,长川复回临。 云峰晓灵变,风木夜虚吟。碧湫龙池满,苍松虎径深。 旧知青岩意,偏入杳冥心。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
285 0 0
张说
思飘飘。拥仙姝独步,明月照苍翘。花候犹迟,庭阴不扫,门掩山意萧条。抱芳恨、佳人分薄,似未许、芳魄化春娇。雨涩风慳,雾轻波细,湘梦迢迢。 谁伴碧樽雕俎,笑琼肌皎皎,绿鬓萧萧。青凤啼空,玉龙舞夜,遥睇河叹光摇。未须赋、疏香淡影,且同倚、枯藓听吹箫。听久余音欲绝,寒透鲛绡。
313 0 0
王沂孙
山寒草堂暖,寂夜有良朋。读易分高烛,煎茶取折冰。 庭垂河半角,窗露月微棱。俱入论心地,争无俗者憎。
383 0 0
曹松
雨收云薄。有底情怀恶。一段春风花事,吟得就、又忘却。 海棠红未落。细细流霞酌。选甚蝇营狗苟,皆现定、有何错。
388 0 0
韩淲
金刀利,锦鲤肥,更那堪玉葱纤细。添得醋来风韵美,试尝道甚生滋味!
367 0 0
中华文学
露盘金冷初阑暑。暑阑初冷金盘露。风细引鸣蛩。蛩鸣引细风。 雨零愁远路。路远愁零雨。空醉一尊同。同尊一醉空。
282 0 0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297 0 0
苏轼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340 0 0
佚名
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 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 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 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 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
312 0 0
地不问东西,凡木刻的图版,向来是画管画,刻管刻,印管印的。中国用得最早,而照例也久经衰退;清光绪中,英人傅兰雅氏编印《格致汇编》,〔2〕插图就已非中国刻工所能刻,精细的必需由英国运了图版来。那就是所谓“木口木刻”〔3〕,也即“复制木刻”,和用在编给印度人读的英文书,后来也就移给中国人读的英文书上的插画,是同类的。那时我还是一个儿童,见了这些图,便震惊于它的精工活泼,当作宝贝看。到近几年,才知道西洋还有一种由画家一手造成的版画,也就是原画,倘用木版,便叫作“创作木刻”,是艺术家直接的创作品,毫不假手于刻者和印者的。现在我们所要绍介的,便是这一种。 为什么要绍介呢?据我个人的私见,第一是因为好玩。说到玩,自然好像有些不正经,但我们钞书写字太久了,谁也不免要息息眼,平常是看一会窗外的天。假如有一幅挂在墙壁上的画,那岂不是更其好?倘有得到名画的力量的人物,自然是无须乎此的,否则,一张什么复制缩小的东西,实在远不如原版的木刻,既不失真,又省耗费。自然,也许有人要指为“要以‘今雅’立国”〔4〕的,但比起“古雅”来,不是已有“古”“今”之别了么? 第二,是因为简便。现在的金价很贵了,一个青年艺术学徒想画一幅画,画布颜料,就得化一大批钱;画成了,倘使没法展览,就只好请自己看。木刻是无需多化钱的,只用几把刀在木头上划来划去——这也许未免说得太容易了——就如印人的刻印一样,可以成为创作,作者也由此得到创作的欢喜。印了出来,就能将同样的作品,分给别人,使许多人一样的受到创作的欢喜。总之,是比别种作法的作品,普遍性大得远了。 第三,是因为有用。这和“好玩”似乎有些冲突,但其实也不尽然的,要看所玩的是什么。打马将恐怕是终于没有出息的了;用火药做花炮玩,推广起来却就可以造枪炮。大炮,总算是实用不过的罢,而安特莱夫一有钱,却将它装在自己的庭园里当玩艺。木刻原是小富家儿艺术,然而一用在刊物的装饰,文学或科学书的插画上,也就成了大家的东西,是用不着多说的。 这实在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但是至今没有一本讲说木刻的书,这才是第一本。虽然稍简略,却已经给了读者一个大意。由此发展下去,路是广大得很。题材会丰富起来的,技艺也会精炼起来的,采取新法,加以中国旧日之所长,还有开出一条新的路径来的希望。那时作者各将自己的本领和心得,贡献出来,中国的木刻界就会发生光焰。这书虽然因此要成为不过一粒星星之火,但也够有历史上的意义了。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九日,鲁迅记。 BB 〔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木刻创作法》,白危编译的关于木刻的入门书,一九三七年一月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2〕傅兰雅(JAFryer,1839—1928)英国教士。一八六一模*清咸丰十一年)来我国传教,一八七五年(清光绪元年)在上海与人合办“格致书院”,次年出版专刊西方自然科学论著摘要和科学情报资料的《格致汇编》(季刊),时断时续,至一八九二年共出二十八本。该刊附有大量刻工精细的插图。 〔3〕“木口木刻”即在木头横断面上进行的雕刻。〔4〕这是施蛰存在《“庄子”与“文选”》一文中攻击鲁迅的话:“新文学家中,也有玩木刻,考究版本,收罗藏书票,以骈体文为白话书信作序,甚至写字台上陈列了小摆设的,照丰先生的意见说来,难道他们是要以‘今雅’立足于天地之间吗?”鲁迅曾将该文录入《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的“备考”。 #p#副标题#e#
389 0 0
鲁迅
鼓棹正逢江雪霁,是行应快吴吟。透云寒日半晴阴。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 案上文书闲展读,圣贤踪迹重寻。不堪华发故骎骎。三旌还有分,万事付无心。
411 0 0
王之道
六纛双旌万铁衣,并汾旧路满光辉。青衫书记何年去, 红旆将军昨日归。诗作马蹄随笔走,猎酣鹰翅伴觥飞。 此都莫作多时计,再为苍生入紫微。
352 0 0
白居易
烦暑莫相煎,森森在眼前。暂来还尽日,独坐只闻蝉。 草媚终难死,花飞卒未蔫。秋风舍此去,满箧贮新篇。
386 0 0
齐己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405 0 0
刘叉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393 0 0
戎昱
奕奕秋水傍,駸駸绿云蹄。月仙有高曜,灵凤无卑栖。 翠色绕云谷,碧华凝月溪。竹林递历览,云寺行攀跻。 冠豸犹屈蠖,匣龙期剸犀。千山惊月晓,百里闻霜鼙。 戎府多秀异,谢公期相携。因之仰群彦,养拙固难齐。
336 0 0
孟郊
闻道城东鹤会,欣然一笑乘风。不知一鹤在墙东。神仙人不识,未始出吾宗。 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龙。碧桃花子落壶中。化为三五粒,元是北边松。
277 0 0
刘辰翁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391 0 0
顾贞观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