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269 0 0
辛弃疾
御旗探紫箓,仙仗辟丹丘。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臣朔真何幸,常陪汉武游。
229 0 0
中华文学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260 0 0
宋琬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286 0 0
苏颋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 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 莫忘作歌人姓李。
320 0 0
李贺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98 0 0
白居易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302 0 0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300 0 0
王勃
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
282 0 0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雾昏不见西陵岸, 风急先闻瀑布声。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 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于余别有情。
方干
睡起中庭月未蹉。繁香随影上轻罗。多情肯放一春过。 比似雪时犹带韵,不如梅处却缘多。酒边枕畔奈愁何。
274 0 0
张元干
李顿报告书〔2〕采用了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国际合作以开发中国的计划”,这是值得感谢的,——最近南京市各界的电报已经“谨代表京市七十万民众敬致慰念之忱”,称他“不仅为中国好友,且为世界和平及人道正义之保障者”(三月一日南京中央社电)了。 然而李顿也应当感谢中国才好:第一,假使中国没有“国际合作学说”,李顿爵士就很难找着适当的措辞来表示他的意思。岂非共管没有了学理上的根据?第二,李顿爵士自己说的:“南京本可欢迎日本之扶助以拒共产潮流”,他就更应当对于中国当局的这种苦心孤诣表示诚恳的敬意。 但是,李顿爵士最近在巴黎的演说(路透社二月二十日巴黎电),却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前途,似系于如何,何时及何人对于如此伟大人力予以国家意识的统一力量,日内瓦〔3〕乎,莫斯科乎?”还有一个是:“中国现在倾向日内瓦,但若日本坚持其现行政策,而日内瓦失败,则中国纵非所愿,亦将变更其倾向矣。”这两个问题都有点儿侮辱中国的国家人格。国家者政府也。李顿说中国还没有“国家意识的统一力量”,甚至于还会变更其对于日内瓦之倾向!这岂不是不相信中国国家对于国联的忠心,对于日本的苦心? 为着中国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光荣起见,我们要想答复李顿爵士已经好多天了,只是没有相当的文件。这使人苦闷得很。今天突然在报纸上发见了一件宝贝,可以拿来答复李大人:这就是“汉口警部三月一日的布告”。这里可以找着“铁一样的事实”,来反驳李大人的怀疑。 例如这布告(原文见《申报》三月一日汉口专电)说:“在外资下劳力之劳工,如劳资间有未解决之正当问题,应禀请我主管机关代表为交涉或救济,绝对不得直接交涉,违者拿办,或受人利用,故意以此种手段,构成严重事态者,处死刑。”这是说外国资本家遇见“劳资间有未解决之正当问题”,可以直接任意办理,而劳工方面如此这般者……就要处死刑。这样一来,我们中国就只剩得“用国家意识统一了的”劳工了。因为凡是违背这“意识”的,都要请他离开中国的“国家”——到阴间去。李大人难道还能够说中国当局不是“国家意识的统一力量”么? 再则统一这个“统一力量”的,当然是日内瓦,而不是莫斯科。“中国现在倾向日内瓦”,——这是李顿大人自己说的。我们这种倾向十二万分的坚定,例如那布告上也说:“如有奸民流痞受人诱买勾串,或直受驱使,或假托名义,以图破坏秩序安宁,与构成其他不利于我国家社会之重大犯行者,杀无赦。”这是保障“日内瓦倾向”的坚决手段,所谓“虽流血亦所不辞”。而且“日内瓦”是讲世界和平的,因此,中国两年以来都没有抵抗,因为抵抗就要破坏和平;直到一二八,中国也不过装出挡挡炸弹枪炮的姿势;最近的热河事变,中国方面也同样的尽在“缩短阵线”〔4〕。不但如此,中国方面埋头剿匪,已经宣誓在一两个月内肃清匪共,“暂时”不管热河。这一切都是要证明“日本……见中国南方共产潮流渐起,为之焦虑”〔5〕是不必的,日本很可以无须亲自出马。中国方面这样辛苦的忍耐的工作着,无非是为着要感动日本,使它悔悟,达到远东永久和平的目的,国际资本可以在这里分工合作。而李顿爵士要还怀疑中国会“变更其倾向”,这就未免太冤枉了。 总之,“处死刑,杀无赦”,是回答李顿爵士的怀疑的历史文件。请放心罢,请扶助罢。 三月七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九日《申报·自由谈》,署名干。 〔2〕李顿报告书李顿(V.Lytton,1876—1947),英国贵族。一九三二年四月,国际联盟派他率领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九一八事件,同年十月二日发表所谓《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也称《李顿报告书》),其中竟说日本在中国东北有“不容漠视”的“权利”及“利益”。日本侵入东北,是因为中国社会内部“紊乱”和中国人民“排外”使日本遭受“损害”;是由于苏联之“扩张”及“中国共产党之发展”使日本“忧虑”。在《报告书》的第九章中,把孙中山早年关于引进外国技术、资金以帮助中国开发建设的主张加以歪曲引用,提出“以暂时的国际合作,促进中国之内部建设”,实际上是主张由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报告书》还荒谬地提出使东北从中国分割出去的“满洲自治”主张。当时国民党政府竟称这一报告“明白公允”,对《报告书》原则表示接受。 〔3〕日内瓦瑞士西部日内瓦州的首府,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这里的意思是指英、法等帝国主义集团。 〔4〕“缩短阵线”这是国民党宣传机构掩饰其作战部队溃退的用语。如《申报》一九三三年三月三日所载一则新闻标题为:“敌军深入热河省境,赤峰方面消息混沌,凌原我军缩短防线。”〔5〕这也是李顿在巴黎演说中的话。 #p#副标题#e#
271 0 0
鲁迅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郭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265 0 0
元结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李商隐
杳杳日云夕,郁结谁为开。单衾自不暖,霜霰已皑皑。 晚岁沦夙志,惊鸿感深哀。深哀当何为,桃李忽凋摧。 帏帐徒自设,冥寞岂复来。平生虽恩重,迁去托穷埃。 抱此女曹恨,顾非高世才。振衣中夜起,河汉尚裴回。
韦应物
鉴天云敛壶中,昼暖乍喜薰风永。轻纱渐试,香罗初褪,梅阴又□。广殿窗虚,翠帘卷起,一番清影。正新篁绿嫩,池光涨雨,鱼吹浪、燕飞径。 好是九重邃密,有岚光、烟溪深静。升平暇日,长廊别院,笙歌缓整。宝辇迟留,玉觞时举,何妨乘兴。况一年好处,犹寒未暖,是清和景。
259 0 0
曹勋
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飞花,肯向春风定。点破翠奁人未醒。馀寒犹倚芭蕉劲。 拟托行云医酒病。帘卷闲愁,空占红香径。青鸟呼君君莫听。日边幽梦从来正。
264 0 0
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267 0 0
王昌龄
伯休抱遐心,隐括自为美。卖药不二价,有名反深耻。 安能受玄纁,秉愿终素履。逃遁从所尚,萧萧绝尘轨。
313 0 0
往岁客龟城,同时听鹿鸣。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 栈阁危初尽,褒川路忽平。心期一壶酒,静话别离情。
332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