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径萧然曲业存,闲云流水四无邻。身留白屋潜踪迹, 门□□吟学隐沦。吟对琴尊江上月,笑看花木镜中春。 遗书自有亲□处,何必驱驰扰世尘。
383 0 0
牟融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301 0 0
中华文学
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304 0 0
戴叔伦
宠服当年盛,芳魂此地穷。剑飞龙匣在,人去鹊巢空。 簟怆孤生竹,琴哀半死桐。唯当青史上,千载仰嫔风。
285 0 0
李峤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305 0 0
杨士奇
草木黄落时,比邻见相喜。门当清涧尽,屋在寒云里。 山棚日才下,野灶烟初起。所谓顺天民,唐尧亦如此。
369 0 0
陆龟蒙
云淡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 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
424 0 0
张继
云间有数鹤,抚翼意无违。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岂烦仙子驭,何畏野人机。却念乘轩者,拘留不得飞。
414 0 0
张九龄
序: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281 0 0
元结
淮扬为郡暇,坐惜流芳歇。散怀累榭风,清暑澄潭月。 陪燕辞三楚,戒途绵百越。非当远别离,雅奏何由发。
327 0 0
虽然因为我劝过人少——或者竟不——读中国书,曾蒙一位不相识的青年先生赐信要我搬出中国去,〔2〕但是我终于没有走。而且我究竟是中国人,读过中国书的,因此也颇知道些处世的妙法。譬如,假使要掉文袋〔3〕,可以说说“桃红柳绿”,这些事是大家早已公认的,谁也不会说你错。如果论史,就赞几句孔明,骂一通秦桧〔4〕,这些是非也早经论定,学述一回决没有什么差池;况且秦太师的党羽现已半个无存,也可保毫无危险。至于近事呢,勿谈为佳,否则连你的籍贯也许会使你由可“尊敬”而变为“可惜”的。 我记得宋朝是不许南人做宰相的,那是他们的“祖制”,只可惜终于不能坚持。 〔5〕至于“某籍”人说不得话,却是我近来的新发见。也还是女师大的风潮,我说了几句话。但我先要声明,我既然说过,颇知道些处世的妙法,为什么又去说话呢?那是,因为,我是见过清末捣乱的人,没有生长在太平盛世,所以纵使颇有些涵养工夫,有时也不免要开口,客气地说,就是大不“安分”的。于是乎我说话了,不料陈西滢先生早已常常听到一种“流言”,那大致是“女师大的风潮,有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现在我一说话,恰巧化“暗”为“明”,就使这常常听到流言的西滢先生代为“可惜”,虽然他存心忠厚,“自然还是不信平素所很尊敬的人会暗中挑剔风潮”;无奈“流言”却“更加传布得厉害了”,这怎不使人“怀疑”〔6〕呢?自然是难怪的。 我确有一个“籍”,也是各人各有一个的籍,不足为奇。 但我是什么“系”呢?自己想想,既非“研究系”,也非“交通系”〔7〕,真不知怎么一回事。只好再精查,细想;终于也明白了,现在写它出来,庶几乎免得又有“流言”,以为我是黑籍的政客。 因为应付某国某君〔8〕的嘱托,我正写了一点自己的履历,第一句是“我于一八八一年生在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家姓周的家里”,这里就说明了我的“籍”。但自从到了“可惜”的地位之后,我便又在末尾添上一句道,“近几年我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这大概就是我的“系”了。我真不料我竟成了这样的一个“系”。 我常常要“挑剔”文字是确的,至于“挑剔风潮”这一种连字面都不通的阴谋,我至今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做法。何以一有流言,我就得沉默,否则立刻犯了嫌疑,至于使和我毫不相干的人如西滢先生者也来代为“可惜”呢?那么,如果流言说我正在钻营,我就得自己锁在房里了;如果流言说我想做皇帝,我就得连忙自称奴才了。然而古人却确是这样做过了,还留下些什么“空穴来风,桐乳来巢”〔9〕的鬼格言。可惜我总不耐烦敬步后尘;不得已,我只好对于无论是谁,先奉还他无端送给我的“尊敬”。 其实,现今的将“尊敬”来布施和拜领的人们,也就都是上了古人的当。我们的乏的古人想了几千年,得到一个制驭别人的巧法:可压服的将他压服,否则将他抬高。而抬高也就是一种压服的手段,常常微微示意说,你应该这样,倘不,我要将你摔下来了。求人尊敬的可怜虫于是默默地坐着; 但偶然也放开喉咙道“有利必有弊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10〕呀!”“猗欤休哉〔11〕呀!”听众遂亦同声赞叹道,“对呀对呀,可敬极了呀!”这样的互相敷衍下去,自己以为有趣。 从此这一个办法便成为八面锋〔12〕,杀掉了许多乏人和白痴,但是穿了圣贤的衣冠入殓。可怜他们竟不知道自己将褒贬他的人们的身价估得太大了,反至于连自己的原价也一同失掉。 人类是进化的,现在的人心当然比古人的高洁;但是“尊敬”的流毒,却还不下于流言,尤其是有谁装腔作势,要来将这撒去时,更足使乏人和白痴惶恐。我本来也无可尊敬; 也不愿受人尊敬,免得不如人意的时候,又被人摔下来。更明白地说罢:我所憎恶的太多了,应该自己也得到憎恶,这才还有点像活在人间;如果收得的乃是相反的布施,于我倒是一个冷嘲,使我对于自己也要大加侮蔑;如果收得的是吞吞吐吐的不知道算什么,则使我感到将要呕哕似的恶心。然而无论如何,“流言”总不能吓哑我的嘴……。 六月二日晨。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五日《莽原》周刊第七期。 〔2〕指署名“瞎嘴”写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的致作者的信。这封信攻击作者的《青年必读书》,其中说:“我诚恳的希望:一、鲁迅先生是感觉‘现在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所以敢请你出来作我们一般可怜的青年的领袖先搬到外国(连家眷)去,然后我要做个摇旗呐喊的小卒。二、鲁迅先生搬家到外国后,我们大家都应马上搬去。”(按着重号系原件所有) 〔3〕掉文袋亦作掉书袋。《南唐书·彭利用传》:“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4〕孔明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任蜀汉丞相。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南京)人。曾任南宋#p#副标题#e#
319 0 0
鲁迅
错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谁家白网车,送客入幽尘。 铭旌下官道,葬舆去辚辚。萧条黄蒿中,奠酒花翠新。 米雪晚霏微,墓成悄无人。乌鸢下空地,烟火残荒榛。 生人更多苦,入户事盈身。营营日易深,却到不得频。 寂寥孤隧头,草绿棠梨春。 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 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 城中人不绝,哀挽相次行。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 卜地起孤坟,全家送葬去。归来却到时,不复重知处。 叠叠葬相续,土乾草已绿。列纸泻壶浆,空向春云哭。
377 0 0
今人地藏古人骨,古人花为今人发。 江南何处葬西施,谢豹空闻采香月。
456 0 0
陈陶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297 0 0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87 0 0
崔道融
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401 0 0
王安石
金相载穆,玉裕重辉。养德清禁,承光紫微。 乾宫候色,震象增威。监国方永,宾天不归。 孝友自衷,温文性与。龙楼正启,鹤驾斯举。 丹扆流念,鸿名式序。中兴考室,永陈彝俎。
276 0 0
佚名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279 0 0
崔峒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空摇白团其谛苦, 欲向缥囊还归旅。江乡鲭鲊不寄来,秦人汤饼那堪许。 不如侬家任挑达,草屩捞虾富春渚。
282 0 0
王维
嗟矍铄翁,对婵娟月,怀汗漫游。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丹桂开时,青苹渺处,家在三吴天尽头。庭皋静,又一番叶落,天下皆秋。 少年弓剑边州。惊转首黄粱还梦不。叹悠悠千载,关山无恙,滔滔一水,岁月俱流。镜老菱花,笳悲芦叶,新雁数行人倚楼。君知否,把眉峰蹙破,岂为身愁。
286 0 0
李曾伯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