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去玄洲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412 0 0
施肩吾
红树晓莺啼,春风暖翠闺。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 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藁砧当此日,行役向辽西。
347 0 0
中华文学
自是东西客,逢人又送人。不应相见老,只是别离频。 度日还知暮,平生未识春。傥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
473 0 0
杜牧
东西望朔漠,姑射独崔嵬。一片两片云,终南太华来。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古径穷难尽。晴岚拨不开。海鸥飞上迟,边风劲触回。傲隐非他古,依灵有奇才。曾生心若何,猿声终夜哀。
361 0 0
春霖朝罢客西东,雨足泥声路未通。 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
498 0 0
薛能
乐岁农家喜夜春。朝来收宿雾,快新晴。云移日转午风轻。香罗薄,暄暖困游人。 积水满春塍。绿波翻郁郁,露秧针。幸无离绪苦牵情。烟林外,时听杜鹃声。
329 0 0
淑德由来孟母名。方瞳鹤发莹精神。天教遐算灵椿比,新见贤郎擢桂荣。逢诞日,庆孙会。金花绘诰又重新。原君学得司空母,管取年高寿太平。
341 0 0
天行云从指骊宫,浴日馀波锡诏同。彩殿氤氲拥香溜, 纱窗宛转闭和风。来将兰气冲皇泽,去引星文捧碧空。 自怜遇坎便能止,愿托仙槎路未通。
舟人祷福祀灵君,我有狂言愿彻闻;借取重湖八百里,肄吾十万水犀军。
414 0 0
文廷式
杜宇声中老病心,此心无计驻光阴。西园雨过好花尽, 南陌人稀芳草深。喧梦却嫌莺语老,伴吟惟怕月轮沈。 明年才候东风至,结驷期君预去寻。
502 0 0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334 0 0
王维
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 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467 0 0
刘禹锡
你做小孩时候快活不?我,不快活。至少我在回忆中想不起来。你满意你现在的情况不?你觉不觉得有地方习惯成了自然,明知是做自己习惯的奴隶却又没法摆脱这束缚,没法回复原来的自由?不但是实际生活上,思想、意志、性情也一样有受习惯拘执的可能。习惯都是养成的;我们很少想到我们这时候觉着的混身的镣铐,大半是小时候就套上的——记着一岁到六岁是品格与习惯的养成的最重要时期。我小时候的受业师袁花查桐荪先生,因为他出世时父母怕孩子遭凉没有给洗澡,他就带子这不洗澡习惯到棺材里去——从生到死五十几年一次都没有洗过身体!他也不刷牙,不洗头,很少洗脸。脏得叫人听了都腻心不是?我们很少想到我们品格上,性情上,乃至思想上的不洁多半是原因于小时候做父母的姑息与颟顸。中国人口头上常讲率真,实际上我们是假到自己都不觉得。讲信义,你一天在社会上不说一两句谎话能过日子吗?讲廉讲洁,有比我们更贪更龌龊的民族没有?讲气节——这更不容说了! 这是实际情形,不容掩讳的。我们用不着归咎这样,归咎那样,说来很简单,只是一个教育问题;可不是,上学以后,而是上学以前的教育问题。品格教育,不是知识教育。我们不敢说合理的养育就可以消灭所有的败类;但我们确信(借近代科学研究的光)环境与有意识的训练在十次里至少有八九次可以变化气质,养成品格。什么事只要基础打好就有办法:屋漏了容易修,墙坏了可以补,基础不坚实时可麻烦。管好你的孩子,帮他开好方向,以后他就会自己寻路走。 但是你说谁家父母不想管好他们的孩子?原是的。但我们要问问仔细,一般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究竟是不是好孩子。究竟他们的管法是不是,我在上篇里说过。(一)替孩子本身的利益;(二)替全社会着想。我的观察是老派父母养育的观念整个儿是不对的。他们的意思是爱,他们的实效是害。我敢断定现代大多数的父母是对他们的子女负罪的。养花是多简单的一件事,但有的花不能多晒,有的不能多浇水,还有土性的关系,一不小心,花就种死,或是开得寒伧,辜负了它的种性。管孩子至少比养花更难些。很多的孩子是晒太多浇太勤给闹坏的。这几乎完全是一个科学问题,感情的地位,如其有,很是有限,单靠爱是不够的。单凭成法也是不够的。养花得识花性,什么花怎么养法;管孩子得明白孩子性质,什么孩子怎么管法——每朝每晚都得用心看着,差不得一点。打起了底子,以后就好办。 这话听得太平常了,谁不知道不是?让我们来看看实际情形。我们不讲无知识阶级的父母,实际乡下人的管孩子倒是合理得多,他们比较的“接近自然”。最可痛的是所谓有知识阶级乃至于“知识阶级”的育儿情形。别笑话做母亲的在人前拖出奶来喂孩子,这是应得奖励的。有钱人家有了孩子就交给奶妈,谁耐烦抱孩子,高兴的时候要过来逗逗亲亲叫几声乖,一下就喊奶妈抱了去,多心烦!结果我们中上等人家的孩子运定是老妈乃至丫头们的玩物!有好多孩子身上闻着老妈的臭味,脸上看出老妈的傻相! 单看我们孩子的衣着先就可笑。浑身全给裹得紧紧,胳、胫、腿,也不叫露在外面,怕着凉。怕着凉,不错;可是裤子是开裆的,孩子一往下蹲,屁股就往外露,肚子也就连带通风——这倒不怕着凉了!孩子是不能常洗澡的,洗澡又容易着凉,我们家乡地方终年不洗澡的孩子并不出奇,我不知道我自己小时候平均每年洗几回澡,冬天不用说,因为屋子不生火,当然不洗,夏天有时不得不洗,但只浅浅的一只小脚桶,水又是滚汤,(不滚容易着凉!)结果孩子们也就不爱洗。我记得孩子时候顶怕两件事:一件是剃头;一件是洗澡。“今天我总得‘捉牢’他来剃头”,“今天我总得‘捉牢’他来洗澡”,我妈总是这么说;他们可不对我讲一个人一定得洗澡的理由,他们也不想法把洗的方法给弄适意些。这影响深极了,我到这老大年纪每回洗澡虽不至厌恶:总不见得热心;看作一种必要的麻烦,不是愉快的练习。泅水也没有学会,猜想也是从小对洗身没有感情的缘故。我的孩子更可笑了。跟我一样,他也不热心洗澡。有一次我在家里(他是祖母管大的),好容易拉了他一起洗,他倒也没有什么,明天再洗,成绩很好,再来几次就可以引起他的兴趣的希望。可是他第二天碰巧有了发热,家里人对他说:你看,都是你爸爸不好,硬拖你洗,又着凉了,下回再不要听他的!他们说这话也许一半是好玩,但孩子可是认了真,下回他再也不跟爸爸洗澡了! 像这类的情形真是举不胜举;但单纯关于身体的习惯,比较还容易改。最坏是一般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观念。再没有比父母更专制的;他们命令,他们强制,他们骂,他们打;他们却从不对孩子讲理——好像孩子比他们自己欠聪明懂不得理似的!他们用种种的方法教孩子学大人样——简单说,愈不像孩子的孩子在他们看是愈好的孩子。孩子得听话,不许闹——中国父母顶得意的是他们的孩子听人家吩咐规规矩矩的叫人,绝对机械性的叫人——“伯伯”、“妈妈”。我有时看孩子们哭丧着脸听话叫人的时候,真觉得难受!所以叫人是孩子聪明乖的唯一标准。因为要#p#副标题#e#
420 0 0
徐志摩
饮鸩非君命,兹身亦厚亡。江陵从种橘,交广合投香。 不见千金子,空馀数仞墙。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436 0 0
李商隐
异乡倦旅,问扁舟东下,归期何日。琴剑空随身万里,天地谁非行客。李杜飘零,羊昙悲感,回首俱陈迹。羁怀难写,豆虫吟破孤寂。 柳外门掩疏阴,佳人何处,溪上苹花白。留得一方无用月,隐隐山阳闻笛。旧雨不来,风流云散,惟有长相忆。雁书休寄,寸心分付梅驿。
393 0 0
张炎
【戚氏】 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 井梧零乱, 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 飞云黯淡夕阳闲。 当时宋玉悲感, 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 行人凄楚, 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 蛩响衰草, 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 风露渐变, 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 绛河清浅, 皓月婵娟。 思绵绵。 夜永对景那堪, 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 绮陌红楼, 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 当年少日, 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 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别来讯景如梭, 旧游似梦, 烟水程何限。 念利名憔悴长萦绊。 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 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 停灯向晓, 抱影无眠。
479 0 0
柳永
少年莫笑我蹉跎,听我狂翁一曲歌。入手荣名取虽少, 关心稳事得还多。老惭退马沾刍秣,高喜归鸿脱弋罗。 官给俸钱天与寿,些些贫病奈吾何。
478 0 0
白居易
苔径独行清昼。瑟瑟松风如旧。出岫本无心,迟种门前杨柳。回首。回首。篱下白衣来否。
390 0 0
天生仙桧是长材,栽桧希逢此最低。一自旧山来砌畔, 几番凡木与云齐。迥无斜影教僧踏,免有闲枝引鹤栖。 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
421 0 0
杜荀鹤
送人多折柳,唯我独吟松。若保岁寒在,何妨霜雪重。 森梢逢静境,廓落见孤峰。还似君高节,亭亭鲜继踪。
44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