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诸友尽黄眸,石点花飞更说无。岚翠湿衣松接院, 芙蓉薰面寺临湖。沃洲高卧心何僻,匡社长禅兴亦孤。 争似楚王文物国,金镳紫绶让前途。
390 0 0
齐己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441 0 0
崔道融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289 0 0
王涯
仙仗离丹极,妖星照玉除。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依然七庙略,更与万方初。 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汗马收宫阙,春城铲贼壕。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 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
325 0 0
杜甫
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 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劳。
359 0 0
中华文学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宫殿沈沈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蝉鬓慵梳倚帐门,蛾眉不扫惯承恩。 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362 0 0
刘皂
下马似无人,开门只一身。心同孤鹤静,行过老僧真。 乱水藏幽径,高原隔远津。匡庐曾共隐,相见自相亲。
315 0 0
(重庆考生) “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涛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启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这斑斓绚丽的事物,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知。 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了我们知己的感动;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给了我们爱人的感动;合家欢乐,天伦之乐,给了我们家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感情的体会?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曾写过一行不朽的绝唱“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说明人拥有两面性:感性和理性。感情亲疏是感性的,对事物的认知是理性的。从历史的源头漫步到现代,我们人类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演绎着动人的人生哲学。 我们往往因过分亲近或疏远某个人,而使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蒙上了一层稠密的感性云雾。子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事物的认知,因个体差异而不同,这是必然的,但如果因此而悖驳事物价值的唯一性,这是荒谬的。楚国国君不就是因为听取爱妃谗言而使屈原因直谏而放逐吗?夫差因此而丧国。历史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昏君,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历史闹剧。 当然,也有看穿迷雾而感悟觉醒的人。邹忌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人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他运用这琐事中的感悟,成功地说服了齐王广开言路。 其实,对事物的感知也需要感情的柔化。正如棱角突兀的坚石需要柔水圆润,奇伟雄丽的火山需炽热融化为岩浆,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亲情留予我们关怀,给予我们安慰,当我们对事物越发亲近,我们的认知就越发深刻。纣王曾问云中子:“先生何处而来?”答曰:“公似白云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纣王发难,“云散水枯,君归何处?”答曰:“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正是这种对于自然的无限亲切,才孕育了博大的旷达的人生哲学。 然而真正的大智慧,是兼容二者的。庄子便是这棵享有阳光同时设下树阴的哲人之树。他妻子死后,他大哭须臾,后又会心的笑了起来。正是这种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他物我合一,无所依赖的无我哲学。 用感性赋予理性以灵性,用理性铸造感性的肌骨。山高月小,落花流水,当我们寄以情思,这种认知也富有哲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种认知也可勾起我们奋斗的冲动。 在感情亲疏面前,我愿做一株蔷薇;在事物的认知上,我愿是一只猛虎,用理性的心细嗅感性的芬芳。 点评:读这篇文章,似一位长者在叮嘱后辈,似一位智者在启迪“凡人”,娓娓道来,侃侃而谈,令人心悦诚服。文章以当代英国诗人西格里夫的不朽诗句中的两个并列又不协调的意向作为标题,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开头两段,一连串的精致的对偶与排比句,行云流水般地引出了“感情”、“认知”这两个关键词,然后层层深入,围绕两个关键词及其关系谈古论今;理性思考中,充满了辩证的色彩。“用感性赋予理性以灵性,用理性铸造感性的肌骨”,这种高度概括而又富于哲理的句子是何等的精妙!作者语言表达能力之强,思考的程度之深,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结尾处对文题的照应,对全文观点的形象的总结,又大放异彩,不能不再次称妙! 台湾着名诗人余光中先生1952年写过一篇《猛虎与蔷薇》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Sassoon1886——)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methetigersniffetherose。’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考生的文章,定是受了余先生文章的影响。
340 0 0
小文
小雨度微云,快染一天新碧。恰到中秋佳处,是芳年华日。 冰轮莫做九分看,天意在今夕。先占广寒风露,怕姮娥偏得。
442 0 0
向子諲
接影武昌城,分行汉南道。何事闲门外,空对青山老。
328 0 0
皇甫冉
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 此时闻者堪头白,况是多愁少睡人。
355 0 0
白居易
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骄总穿柳去,文艗挟春飞。 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间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309 0 0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策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羁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吟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279 0 0
昨朝才解冻,今日又开花。帝力无人识,谁知玩物华。
频瞻礼。喜升平、又逢元宵佳致。鳌山高耸翠。对端门、珠玑交制。似嫦娥降仙宫,乍临凡世。 恩露匀施,凭御栏、圣颜垂视。撒金钱,乱抛坠。万姓推抢没理会。告官里。这失仪、且与免罪。
314 0 0
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唯对松篁听刻漏, 更无尘土翳虚空。绿香熨齿冰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 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
373 0 0
韩偓
久与乡关阻,风尘损旧衣。水思和月泛,山忆共僧归。 林想添邻舍,溪应改钓矶。弟兄无苦事,不用别庭闱。
372 0 0
【水调词】 沙塞依稀落日边, 寒宵魂梦怯山川。 离居渐觉笙歌懒, 君逐嫖姚已十年。
348 0 0
陈陶
野寺寒塘晓,游人一梦分。钟残数树月,僧起半岩云。 宿鸟惊初见,幽泉落不闻。吟馀凭前槛,红叶下纷纷。
386 0 0
薛莹
才微岁老尚虚名,卧病江湖春复生。药裹关心诗总废, 花枝照眼句还成。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 乔口橘洲风浪促,系帆何惜片时程。
298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