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在边日,鞍马若星流。独出间千里,相知满九州。 恃功凌主将,作气见王侯。谁道廉颇老,犹能报远雠。
312 0 0
李端
三年未省闻鸿叫,九月何曾见草枯。寒暑气均思白社, 星辰位正忆皇都。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 乡味朔山林果别,北归期挂海帆孤。
368 0 0
贾岛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304 0 0
李煜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310 0 0
刘长卿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307 0 0
辛弃疾
秋夜旅思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气球元气初包混饨,皮囊自喜囫囵。闲田地著此身,绝世虑萦方寸。圆满也不必烦人,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琼珠台琪树暖青山鹧鸪,石床平红锦氍毹。云间萼绿华,梅下蓬莱屦。倚高寒满身香露,相伴仙人倒玉壶,月明夜瑶琴一曲。
337 0 0
张可久
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 舞袖莫欺先醉去,醒来还解验金泥。
367 0 0
皮日休
天生耆德,占断四时先。春院落,锦山川。万家灯市明朱紫,一庭花艳傍貂蝉。妇承姑,翁抱息,子差肩。 _匝是、文公开九帙。温公作文潞公庆八十乐语。陆续看、武公逾九十。从九九,到千千。海风谩送天鸡舞,蛰雷未唤壑龙眠。且从他,歌缓缓,鼓咽咽。
279 0 0
中华文学
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来从云涨迥,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处,蟾蜍食渐残。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 练彩连河晓,冰晖压树干。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355 0 0
李群玉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277 0 0
岑参
梅真从羽化,万古是须臾。此地名空在,西山云亦孤。 井痕平野水,坛级上春芜。纵有双飞鹤,年多松已枯。 一自白云去,千秋坛月明。我来思往事,谁更得长生。 雅韵磬钟远,真风楼殿清。今来为尉者,天下有仙名。
365 0 0
张乔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20 0 0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335 0 0
崔国辅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隋志》有《列异传》三卷,魏文帝〔1〕撰,今佚。惟古来文籍中颇多引用,故犹得见其遗文,则正如《隋志》所言,“以序鬼物奇怪之事”者也。文中有甘露年间事,在文帝后,或后人有增益,或撰人是假托,皆不可知。两《唐志》皆云张华撰,亦别无佐证,殆后有悟其抵牺者,因改易之。惟宋裴松之〔2〕《三国志注》,后魏郦道元《水经注》〔3〕皆已征引,则为魏晋人作无疑也。 南阳宗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曰,“卿复谁?”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共行数里,鬼言步行大亟,可共迭相担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大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曰,唯不喜人唾。……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至头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便化,乃唾之,得钱千五百。(《太平御览》八百八十四,《法苑珠林》六) 神仙麻姑降东阳蔡经家,手爪长四寸。经意曰,“此女子实好佳手,愿得以搔背。”麻姑大怒。忽见经顿地,两目流血。(《太平御览》三百七十) 武晶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相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太平御览》八百八十八) 晋以后人之造伪书,于记注殊方异物者每云张华,亦如言仙人神境者之好称东方朔。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魏初举太常博士,入晋官至司空,领著作,封壮武郡公,永康元年四月赵王伦之变〔4〕,华被害,夷三族,时年六十九(二三二——三○○),传在《晋书》。华既通图纬,又多览方伎书,能识灾祥异物,故有博物洽闻之称,然亦遂多附会之说。梁萧绮所录王嘉《拾遗记》〔5〕(九)言华尝“捃采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闾里所说,造《博物态》四百卷,奏于武帝”,帝令芟截浮疑,分为十卷。其书今存,乃类记异境奇物及古代琐闻杂事,皆刺取故书,殊乏新异,不能副其名,或由后人缀辑复成,非其原本欤?今所存汉至隋小说,大抵此类。 《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昆吾氏献切玉刀,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蜡。”布汉世有献者,刀则未闻。(卷二《异产》) 取鳖锉令如棋子大,捣赤苋汁和合,厚以茅苞,五六月中作,投池中,经旬脔脔尽成鳖也。(卷四《戏术》) 燕太子丹质于秦,……欲归,请于秦王。王不听。谬言曰,“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丹仰而叹,乌即头白,俯而嗟,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为机发之桥,欲陷丹,丹驱驰过之而桥不发。遁到关,关门不开,丹为鸡鸣,于是众鸡悉鸣,遂归。(卷八《史补》) 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唯王,圣人,真人,仙人,道人之命,上属九天君耳。”(卷九《杂说》上) 新蔡干宝字令升,晋中兴后置史官,宝始以著作郎领国史,因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6〕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四世纪中)。宝著《晋纪》〔7〕二十卷,时称良史; 而性好阴阳术数,尝感于其父婢死而再生,及其兄气绝复苏,自言见天神事,乃撰《搜神记》〔8〕二十卷。以“发明神道之不诬”(自序中语),见《晋书》本传。《搜神记》今存者正二十卷,然亦非原书,其书于神祇灵异人物变化之外,颇言神仙五行,又偶有释氏说。 汉下邳周式,尝至东海,道逢一吏,持一卷书,求寄载,行十余里,谓式曰,“吾暂有所过,留书寄君船中,慎勿发之!”去后,式盗发视,书旨诸死人录,下条有式名。须臾吏还,式犹视书。吏怒曰,“故以相告,而忽视之!”式叩头流血,良久,吏曰,“感卿远相载,此书不可除卿名,今日已去,还家三年勿出门,可得度也。勿道见吾书!”式还,不出已二年余,家皆怪之。邻人卒亡,父怒使往吊之,式不得已,适出门,便见此吏。吏曰,“吾令汝三年勿出,而今出门,知复奈何?吾求不见连累为鞭杖,今已见汝,可复奈何?后三日日中,当相取也。” ……至三日日中,果见来取,便死。(卷五) 阮瞻字千里,素执无鬼论,物莫能难,每自谓此理足以辨正幽明。忽有客通名诣瞻,寒温毕,聊谈名理,客甚有才辨,瞻与之言良久,及鬼神之事,反复甚苦,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 即仆便是鬼!”于是变为异形,须臾消灭。瞻默然,意色大恶,岁余而卒。(卷十六) 焦湖庙有一玉枕,枕有小坼。时单父县人杨林为贾客,至庙祈求,庙巫谓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 #p#副标题#e#
321 0 0
鲁迅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342 0 0
【念奴娇】 催雪二首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 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 对景真愁绝。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 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353 0 0
朱淑真
楚城今近远,积霭寒塘暮。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
305 0 0
旧说江陵观,初疑神化来。空山结云阁,绮靡随风回。 奈何任一柱,斯焉容众材。奇功非长世,今馀草露台。
311 0 0
张说
三月江水阔,悠悠桃花波。年芳与心事,此地共蹉跎。 南国方谴谪,中原正兵戈。眼前故人少,头上白发多。 通州更迢递,春尽复如何。
357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