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百炼少人知,纵我知君徒尔为。望梅阁老无妨渴, 画饼尚书不救饥。白日回头看又晚,青云举足蹑何迟。 壮年可惜虚销掷,遣把闲杯吟咏诗。
477 0 0
白居易
【江畔老人愁】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1]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罢兵岁余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 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 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 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 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年少君不睹。 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467 0 0
崔颢
修夸人物,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卷雾名谭,翳云长袖,未称三池客。且然袖手,人间烦暑方剧。 分手未见前期,风前耿耿,目断斜阳角。亦欲乘风归去也,问讯故山猿鹤。_鼓催鸡,挥弦送雁,转首成乖各。愿加飡饭,书来频寄新作。
339 0 0
中华文学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363 0 0
晏几道
秦始皇帝即位之初,相国吕不韦以列国常下士喜宾客,且多辩士,如荀况之徒,著书布天下,乃亦厚养士,使人人著其所知,集以为书,凡二十余万言,号曰《吕氏春秋》〔1〕,布咸阳市门,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始皇既壮,绌不韦;又渐并兼列国,虽亦召文学,置博士,而终则焚烧《诗》《书》,杀诸生甚众,〔2〕重任丞相李斯,以法术为治。 李斯,楚上蔡人,少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为吕不韦舍人,说始皇,拜为长史,渐进至左丞相,二世二年(前二○八)宦者赵高诬以谋反,杀之,具五刑,夷三族。斯虽出荀卿之门,而不师儒者之道,治尚严急,然于文字,则有殊勋,六国之时,文字异形,斯乃立意,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画一书体,作《仓颉》〔3〕七章,与古文颇不同,后称秦篆;又始造隶书,盖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简易,施之于徒隶也。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如上书《谏逐客》〔4〕云: “……必秦国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夫击瓮叩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缻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二十八年,始皇始东巡郡县,群臣乃相与诵其功德,刻于金石,以垂后世。其辞亦李斯所为,今尚有流传,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如《泰山刻石文》: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天下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三十六年,东郡民刻陨石以诅始皇〔5〕,案问不服,尽诛石旁居人。始皇终不乐,乃使博士作《仙真人诗》〔6〕;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其诗盖后世游仙诗之祖,然不传。 《汉书》《艺文志》著秦时杂赋九篇〔7〕;《礼乐志》云周有《房中乐》〔8〕,至秦名曰《寿人》,今亦俱佚。故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参考书: 《史记》卷六《秦始皇帝本纪》,卷八十五《吕不韦》,八十七《李斯列传》《全秦文》(清严可均辑) 《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第二编第八章 ※ ※ ※ 〔1〕《吕氏春秋》《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2〕焚烧《诗》《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上书:“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又载三十五年,始皇以诸生“为妖言以惑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 〔3〕《仓颉》亦作《苍颉》,古代字书。《汉书·艺文志》云: “《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秦篆,亦称小篆。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唐张怀瓘《书断》云:“隶书者,秦下邦入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为县吏,得罪始皇,幽繫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奏事烦多,篆字难成,乃用隶书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据《百川学海》本)。隶书系由古代隶人(胥吏)在书写中逐步形成,程邈加以搜集整理,故有程邈创作隶书的传说。 〔4〕《谏逐客》即《谏逐客书》。《史记·李斯列传》载:“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历陈“客卿”对于秦之功绩,分析逐客一举之谬误及其危害。奏上,“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5〕刻陨石以诅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p#副标题#e#
554 0 0
鲁迅
轩盖光照地,行人为裴回。呼传君子出,乃是故人来。 访我入穷巷,引君登小台。台前多竹树,池上无尘埃。 贫家何所有,新酒三两杯。停杯款曲语,上马复迟回。 留守不外宿,日斜宫漏催。但留金刀赠,未接玉山颓。 家酝不敢惜,待君来即开。村妓不辞出,恐君冁然咍。
427 0 0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楚天不断四时雨, 巫峡常吹千里风。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431 0 0
杜甫
风动翠条腰袅娜,露垂红萼泪阑干。 移他到此须为主,不别花人莫使看。
464 0 0
欲作千箱主,问取黄金母。
411 0 0
佚名
太室三招提,其趣皆不同。不同非一趣,况是天游宫。 双岭前夹门,阁道复横空。宝坊若花积,宛转不可穷。 流泉自成池,清松信饶风。秋晏景气迥,皛明丹素功。 将近隐者邻,远与西山通。大师假惠照,念以息微躬。
391 0 0
储光羲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 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 由六合兮,英华沨沨.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 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360 0 0
元结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10 0 0
浮云薄处ㄔ胧日,白鸟明边隐约山。妆楼倚遍泪空弹,凝望眼,君去几时还?沈腰易瘦衣宽褪,潘鬓新皤镜怕看。月明千里报平安,音信悭,归梦绕巫山。
325 0 0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馀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稍稍有馀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381 0 0
张维屏
不怕石头行路滑。归来那爱驹儿踏。言下百骸俱拨撒。无剩法。灵然昼夜光通绕。 古寺天寒还恶发。夜将木佛齐烧杀。炙背横眠真快活。憨抹挞。从教院主无须发。
399 0 0
惠洪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472 0 0
张祜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 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 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 邺城风雨连天草。
515 0 0
温庭筠
我与二三子,策名在京师。官小无职事,闲于为客时。 沉沉道观中,心赏期在兹。到门车马回,入院巾杖随。 清和四月初,树木正华滋。风清新叶影,鸟恋残花枝。 向夕天又晴,东南馀霞披。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迟。 须臾金魄生,若与吾徒期。光华一照耀,殿角相参差。 终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长安名利地,此兴几人知。
463 0 0
精思莫知日,意静如空虚。三鸟自来去,九光遥卷舒。 新池近天井,玉宇停云车。余亦苦山路,洗心祈道书。
51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