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卷帘飞燕还拂水, 开户暗虫犹打窗。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 谁人为报故交道,莫惜鲤鱼时一双。
392 0 0
李商隐
诗曰:金陵往昔帝王州。乐昌主第最风流。一朝隋兵到江上,共抱凄凄去国愁。越公万骑鸣箫鼓。剑拥玉人天上去。空携破镜望江尘,千古江枫笼辇路。 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324 0 0
秦观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 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369 0 0
朱庆馀
人事飘如一炷烟,且须求佛与求仙。丰年甲子春无雨, 良夜庚申夏足眠。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 平生生计何为者,三径苍苔十亩田。
徐夤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频年井税常不足, 今年缗钱谁为输。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紫微侍郎白虎殿, 出入通籍回天眷。晨趋彩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373 0 0
丁仙芝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巫山夜雨弦中起, 湘水清波指下生。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512 0 0
韦庄
适我一箪孤客性,问人三十六峰名。 青云无忘白云在,便可嵩阳老此生。
497 0 0
徐凝
公事公言地,标名姓必臧。江山如得助,谈笑若为妨。 均赋乡原肃,详刑郡邑康。官箴居座右,夙夜算难忘。
410 0 0
中华文学
夜沐早梳头,窗明秋镜晓。飒然握中发,一沐知一少。 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不学空门法,老病何由了。 未得无生心,白头亦为夭。
352 0 0
白居易
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
343 0 0
佚名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 瘦尽春光[1] 雨余花外却斜阳[2] 谁见薄衫低髻子[3] 还惹思量 莫道不凄凉 早近持觞[4]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 瞥遇回廊[5]
358 0 0
纳兰性德
午后的阳光碾碎了洁白的栀子花瓣,落下一地斑驳的清影。我躺在安乐椅中,微弱的呼吸。 我想,我是老了吧:我的脸好像核桃一样粗糙不平了,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身上布满深褐色的斑点。我低头,看那些松软的泥土,或许,不久我会与他们融为一体了。卧龙跃马终不过黄土啊! 此刻,我的心里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曾几何时,那个被称之为故乡的地方,也有这样温暖的阳光。也有这样一片飘着芳香的泥土。我仿佛又看到了家门前的青山绿水,闻到老屋厨房里飘出的饭香……。 依稀记得儿时的家园,青色瓦,黄土墙。屋里住着一位汉子,每日早出晚归。他喜欢叼着旱烟,坐在门槛上望着妻儿,一脸知足的神情。屋里的女人,也是起早贪黑操持着家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就是爹娘。 依稀记得儿时的顽皮,摸鱼捉虾,掏鸟蛋,玩伴们拿着竹竿和树枝,在山坡上追逐嬉闹。 依稀记得战火烧到家乡的情景,我告诉爹娘,我要抗战救国时,爹和娘的眼圈都红了。这是我有生第一次看到眼前的汉子――我的爹如此的脆弱。油灯下,娘将一滴滴眼泪缝进了新制的衣裳。 依稀记得,那个梳着两条辫子,双眼通红,如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站在村口挥手,声声唤着早些回来。这声音,直到远去的亲人身影逐渐模糊,才化在风中。 一晃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当我随着军队踏上这片被称为祖国宝岛土地的那一刻,我知道――家乡,已离我远去! 我带着终身的遗憾,我以为我再也回不到那个老屋了,几年前的两岸实现了间接三通,我没有回去。物是人非,我不知回去寻些什么。接下来的,台商第一次包机去探亲,我没有回去,因为,我的亲人早巳化作尘土…… 如今;我老了,将不久于世了。故土却牵动我的神经,毕竟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啊!是我此生依恋的地方啊! 我愿回到那个小山村,躺在母亲的坟旁,就如落叶归于土地一样……。 风筝飞的再高,总有一根红线系着,落叶飘得再远,总要归于根啊! 我愿在迟暮的某一天,永久地躺在那遥远的故乡的土地上,慢慢地,慢慢地,化为泥土………
小文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409 0 0
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 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355 0 0
兰皋彻夜树旄干,战渴望梅酸。想有歌姬半臂,更深自可鏖寒。 敲门寄曲,惊回蝶梦,旋篝灯看。坛下已收降将,火牛不用田单。
381 0 0
吴潜
睛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 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何人画我,倚阑得句,听水忘归。
309 0 0
秋 虫 秋虫,你为什么来?人间早不是旧时候的清闲;这膏草,这白露,也是呆:再也没有用,这些诗材!黄金才是人们的新宠,她占了白天,又霸住梦!爱情:像白天里的星星,她早就回避,早没了影。天黑它们也不得回来,半空里永远有乌云盖.还有廉耻也告了长假,他躲在沙漠地里住家,花尽着开可结不成果,思想被主义奸污得苦!你别说这日子过得闷,晦气脸的还在后面跟!这一半也是灵魂的懒,他爱躲在园子里种菜,“不管,”他说;“听他往下丑---变猪,变蛆,变蛤蟆,变狗····过天太阳羞得遮了脸,月亮残阙了再不肯圆,到那天人道真灭了种,我再来打——打革命的钟!” 一九二七年秋
280 0 0
徐志摩
一骨之有机及无机成分切兽骨作细片,煮之,则胶质出于水中,所余者为无机成分。或煅去其有机分亦可。 用磷盐酸,浸骨片于中,历数日,则无机分溶解,所余者为有机成分。 二横纹肌之纹 取肌束一,切去其腱,次去肌膜,用针徐徐分析,逮得极细之糸〔2〕,乃就显镜(三百倍)检之。无纹肌亦然。三食素〔3〕检出素(一)卵白质加密伦氏液〔4〕,则成赤色。(密伦氏液制法:用汞一克,溶解于硝酸二克,次加水一倍,以漓薄之。)或先加苛性钾水溶液,次注入极薄之硫酸铜水溶液,则呈紫色。 (二)含水炭素 甲溶蒲萄糖于水,加菲林氏(Fehling)液〔5〕,则呈赭色。(菲林氏液制法:①硫酸铜二五克,加水一○○克;②酒石酸钠一克,苛性钠○·四克,加水一○○克。次取①一立方生密,②二·五立方生密,混合之即成。) 乙取蔗糖溶解于水,加硫酸少许,即成蒲萄糖。可用前术试之。 丙取淀粉入水中,注入碘之酒精溶液,则呈蓝色。四唾之糖化作用 取淀粉和水,纳试管中,煮令成糊。注以碘液,即成紫色。次又加水令薄,滴入唾液少许,置四十度温水中,当见紫色渐褪。若注入菲林氏液,即呈蒲萄糖之反应。五胃液之卵白消化作用煮卵白令凝,切作立方形,投人工胃液(取市肆所售沛普敦〔6〕二五克,加盐酸一○克,水二五○○克即成)中。加温(摄氏三十六、七度)至数十分时,当见立方之角,渐益浑同,知已成沛普敦,溶解于液。故加密伦氏液,则呈赤色。六膵液〔7〕之糖化作用取兽膵,置空气中一日,即浸于四十%之酒精中。数日后,滴以无水酒精,则其Steapsin,Ptyalin,Trypsin〔8〕皆沉淀,是名Pancreatin〔9〕。可用此试淀粉之糖化,术与第四则同。七膵液之脂肪分解作用用中性脂肪,(用肆中所售之阿列布油〔10〕,加重土水〔11〕,煮之令沸;逮冷,即浸诸以脱〔12〕;数日以后,以脱中已函中性脂肪,可蒸发以脱而得之;若普通之脂肪,则其中已函脂酸,故不堪用)加Pancreatin,并插入青色试纸〔13〕,则脂肪分解,成格里舍林〔14〕及脂酸,故试纸转为赤色。八血之固体及液体成分用新血入玻璃管中,外围以水,(马血则不需此,)靖立良久,血汁及血轮〔15〕二者,即渐离析。 九糸素〔16〕用新血入皿中,急搅以箸,则糸素渐多,绕于箸端。所余者为血清,不能凝固。糸素虽作赤色,以水涤之,即成纯白。 十血轮 (一)赤血轮作○·六五%之食盐水,滴于左手无名指背侧之端,取锐鍼贯水刺之,则血出即入水中,不触空气。乃置玻璃片上,以显镜检之,当见其浮游液中,均作镜状。次加水令淡,则展如板状。加盐令浓,则收缩如荔支。 (二)白血轮用极细玻璃管,吸入新血,吹酒灯之火,封其两端,就显镜检之即见。 十一血之循环 用薄板或原纸一枚,大如掌,一侧作一小孔。次以Chlo-roform〔17〕醉蛙(须二十分时,或用针破其小脑亦可,)令卧于板,剖腹展其肠间膜,蒙于孔上,四围固定以针(或树刺),令不皱缩。乃就显镜视之,可见循环之状。赤血轮在中央,白血轮则循管壁。倘历时久,则宜略润以水,俾勿乾。十二呼出之气内含炭酸 用新制石灰水,(旧者不可用;制法为浸生石灰于水,少顷,取上部之澄明者纳瓶中,加盖待用,)置器中。又取玻璃管一,一端入水,一端*ビ诳诖抵??虺蚊髦???*变白如乳,成炭酸石灰。〔(HO)2Ca+CO2=CO3Ca+H2O〕十三生物失空气则死取鼠或小鸟入排气钟内,去其空气验之。 十四脑及脊髓之作用用以脱醉蛙,取锯切开头骨,去其大脑。置半身于水,察其举止。当见姿势不失,其他器官,亦无障碍,而意志已亡,任置何处,决不自动,惟反其身,令腹向上,或直接加撄,乃运动耳。 次去其小脑及延髓,则姿势顿失,呼吸亦止。然以脊髓尚在,故取火焚其足,则举足以避。或用醋酸滴于肤,亦举足欲除去之。此其反射作用也。 次更以针纵贯脊髓,则上述作用,一切俱亡。(然因神经及肌肉未能即死,故直接加撄,亦尚呈反应,特甚微耳。)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四年十月四日杭州《教育周报》,署名周树人。原为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生理学教员时所编讲义《人生象"隆返母铰迹?⒈硎本??*者修订,原无标点,有句读。〔2〕糸同丝。 〔3〕食素日文名词,意为食物营养成分。 〔4〕密伦氏液(Millon’sreagent)鉴别酪氨酸(蛋白质的成分之一)的经典试剂,因其发明者法国化学家密伦(N.Millon,1812—1867)而得名。 〔5〕菲林氏液(Fehling’ssolntion)鉴定、分析糖的经典试剂,因其发明者德国化学家斐林(H.vonFehling,1812—1885)而得名。 〔#p#副标题#e#
305 0 0
鲁迅
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时节。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 谢娘扶下绣鞍来,红靴踏残雪。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
301 0 0
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 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金骨俗争知。
283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