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深谷雪方消,莺别寒林傍翠条。到处为怜烟景好, 隔帘多爱语声娇。不同蜀魄啼残月,唯逐天鸡转诘朝。 少妇听时思旧曲,玉楼从此动云韶。
421 0 0
姚合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388 0 0
仲殊
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道心长日笑,觉路几年行。 片月山林静,孤云海棹轻。愿为尘外契,一就智珠明。
497 0 0
张祜
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及逢境界转痴迷。又与愚人何异。 说得便须行得,方名言行无亏。能将慧剑斩魔魑。此号如来正智。
408 0 0
中华文学
三万六千顷,玉壶天地寒。 庾岭封的皪,淇园折琅玕。 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 直疑潢潦惊翻,斜风溯狂澜。 对此频胜赏,一醉饱清欢。 呼䣔童翦韭,和冰先荐春盘。 怕东风吹散,留尊待月,倚阑莫惜今夜看。
498 0 0
陈允平
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 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以幽能皎洁,谓近可循环。 孤影临冰镜,寒光对玉颜。不随迟日尽,留顾岁华间。
刘昚虚
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径入烟霞。动羁怀西风木叶秋水兼葭,千点万点老树昏鸦,三行两行写长空哑哑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槎,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伤感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357 0 0
绛雪堆云绿。倚朱栏、鸾飞凤舞,乱红如簇。宫锦海沈肌理秀,极目明霞孤鹜。对翠袖、天寒修竹。轻露有情添泪眼,粲精神、娇醉薰华屋。然宝篆,散清馥。 江南到处多兰菊,更海棠、贪睡未醒,漫山粗俗。欲品此花为第一,真色生香俱足。又只怕、惊人凡目。把酒对花频管领,怕狂风骤雨难拘束。拾碎玉,泛_醁。
352 0 0
其 一英雄在何处?气概属山家。蚁布出入阵,蜂排早晚衙;野花团部伍,溪村拥旗牙。抱膝长吟罢,天边日又斜。 其 二避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灌畦晴抱瓮,接树湿封泥。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新诗随处得,不用别求题。
450 0 0
王冕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397 0 0
杜牧
雷焕丰城掘剑池,年深事远迹依稀。泥沙难掩冲天气, 风雨终思发匣时。夜电尚摇池底影,秋莲空吐锷边辉。 自从星坼中台后,化作双龙去不归。
453 0 0
李群玉
在一种姓“大”的报的副刊上,有一位“姓张的”在“要求中国有为的青年,切勿借了‘文人无行’的幌子,犯着可诟病的恶癖。”〔2〕这实在是对透了的。但那“无行”的界说,可又严紧透顶了。据说:“所谓无行,并不一定是指不规则或不道德的行为,凡一切不近人情的恶劣行为,也都包括在内。” 接着就举了一些日本文人的“恶癖”的例子,来作中国的有为的青年的殷鉴,一条是“宫地嘉六〔3〕爱用指爪搔头发”,还有一条是“金子洋文〔4〕喜舐嘴唇”。 自然,嘴唇干和头皮痒,古今的圣贤都不称它为美德,但好像也没有斥为恶德的。不料一到中国上海的现在,爱搔喜舐,即使是自己的嘴唇和头发罢,也成了“不近人情的恶劣行为”了。如果不舒服,也只好熬着。要做有为的青年或文人,真是一天一天的艰难起来了。 但中国文人的“恶癖”,其实并不在这些,只要他写得出文章来,或搔或舐,都不关紧要,“不近人情”的并不是“文人无行”,而是“文人无文”。 我们在两三年前,就看见刊物上说某诗人到西湖吟诗去了,某文豪在做五十万字的小说了,但直到现在,除了并未豫告的一部《子夜》〔5〕而外,别的大作都没有出现。拾些琐事,做本随笔的是有的;改首古文,算是自作的是有的。讲一通昏话,称为评论;编几张期刊,暗捧自己的是有的。收罗猥谈,写成下作;聚集旧文,印作评传的是有的。甚至于翻些外国文坛消息,就成为世界文学史家;凑一本文学家辞典,连自己也塞在里面,就成为世界的文人的也有。然而,现在到底也都是中国的金字招牌的“文人”。 文人不免无文,武人也一样不武。说是“枕戈待旦”的,到夜还没有动身,说是“誓死抵抗”的,看见一百多个敌兵就逃走了。只是通电宣言之类,却大做其骈体,“文”得异乎寻常。“偃武修文”〔6〕,古有明训,文星〔7〕全照到营子里去了。于是我们的“文人”,就只好不舐嘴唇,不搔头发,揣摩人情,单落得一个“有行”完事。 三月二十八日。
330 0 0
鲁迅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 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
463 0 0
贯休
拂雾理孤策,薄霄眺层岑。迥升烟雾外,豁见天地心。 物象不可及,迟回空咏吟。 巨石何崔嵬,横桥架山顶。傍通日月过,仰望虹霓迥。 圣者开津梁,谁能度兹岭。 二仙自围棋,偶与樵夫会。仙家异人代,俄顷千年外。 笙鹤何时还,仪形尚相对。 石室过云外,二僧俨禅寂。不语对空山,无心向来客。 作礼未及终,忘循旧形迹。
358 0 0
【洛妹真珠】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1]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玉喉窕窕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475 0 0
李贺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 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391 0 0
韦应物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愁凝贮。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
411 0 0
周邦彦
罗帕传情偷传袖里情,暗表心间事。一方织恨锦,千缕断肠丝。用殢色心儿,叠成个齐臻臻合欢祬,女流中忒敬思。着小生怎生来有福消任,端的是无功受赐。【梁州】丝缕细织造的匀如江纸,粉糨轻出制的腻似鹅脂,温柔玉玺无瑕疵,恰便似半江秋水,一片冰丝。还房可恰,尺素宽虞,并无些俗叶繁枝,翻腾的花样宜时。两壁厢是那花开仙五字的诗章,中间是宴蟠桃十长生故事,四周围那缠枝莲八不犯的花儿。拜而,受之。看成做护身符的意思绶文字,谁敢道待的其须。争奈我书房无个顿放处,兀的不费煞我这神思。【隔尾】待书册中放呵倘或间沾污了非轻视,待帽盒里收呵若有些疏虞甚意儿,待合包里藏呵有那等俏相识开口着我怎推辞。我则索长近长亲着皮肉。一家,无二,只除是护枕放呵又怕那揲被铺床小小妮子,觑的来因而。【又】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和我这助吟怀贴肉汗衫儿,一答儿里收拾。封裹的丁一确二,和包袱锁入箱子。行坐里随带着钥匙,何日忘之?【尾声】成就了洞房中夜月花朝事,受用些绿窗前茶余饭饱时。共宾朋厮陪侍,和鸾凤效琴瑟。读一会诗章,讲一会文字。掀腾开旧箧笥,物见主信有之。我见俺一针捻一丝,一针针不造次,一针针那真至。想俺那不容易的恩情怎敢道待的轻视,先选下个不空忘的日子,后择你个不失脱的口词。这手帕则好遮笼纱帽,抚拭瑶琴,花前换盏,袖内藏香,直等的称了愿随了心恁时节使。
401 0 0
刘时中
后记〔2〕 作者的名姓,如果写全,是AleksandrStepanovitchYakovlev。第一字是名;第二字是父名,义云“斯台班的儿子”;第三字才是姓。自传上不记所写的年月,但这最先载在理定所编的《文学底俄罗斯》(VladimirLidin:Literaturna-yaRussiya)〔3〕第一卷上,于一九二四年出版,那么,至迟是这一年所写的了。一九二八年在墨斯科印行的《作家传》(Pisateli)〔4〕中,雅各武莱夫的自传也还是这一篇,但增添了著作目录:从一九二三至二八年,已出版的计二十五种。 俄国在战时共产主义〔5〕时代,因为物质的缺乏和生活的艰难,在文艺也是受难的时代。待到一九二一年施行了新经济政策〔6〕,文艺界遂又活泼起来。这时成绩最著的,是瓦浪斯基在杂志《赤色新地》所拥护,而托罗兹基首先给以一个指明特色的名目的“同路人”〔7〕。 “‘同路人’们的出现的表面上的日子,也可以将‘绥拉比翁的弟兄’〔8〕于一九二一年二月一日同在‘列宁格勒的艺术之家’〔9〕里的第一回会议,算进里面去。(中略。)在本质上,这团体在直接底的意义上是并没有表示任何的流派和倾向的。结合着‘弟兄’们者,是关于自由的艺术的思想,无论是怎样的东西,凡有计划,他们都是反对者。倘要说他们也有了纲领,那么,那就在一切纲领的否定。将这表现得最为清楚的,是淑雪兼珂(M.Zoshchen-ko)〔10〕:‘从党员的见地来看,我是没有主义的人。那就好,叫我自己来讲自己,则——我既不是共产主义者,也不是社会革命党员,又不是帝政主义者。我只是俄罗斯人。而且——政治底地,是不道德的人。在大体的规模上,布尔塞维克于我最相近。我也赞成和布尔塞维克们来施行布尔塞维主义。(中略)我爱那农民的俄罗斯。’“一切‘弟兄’的纲领,那本质就是这样的东西。他们用或种形式,表现对于革命的无政府底的,乃至巴尔底山〔11〕(袭击队)底的要素(Moment)的同情,以及对于革命的组织底计划底建设底的要素的那否定底的态度。”(P.S.Kogan〔12〕:《伟大的十年的文学》第四章。)《十月》的作者雅各武莱夫,便是这“绥拉比翁的弟兄”们中的一个。 但是,如这团体的名称所显示,虽然取霍夫曼(Th.A.Hoffmann)〔13〕的小说之名,而其取义,却并非以绥拉比翁为师,乃在恰如他的那些弟兄们一般,各自有其不同的态度。所以各人在那“没有纲领”这一个纲领之下,内容形式,又各不同。例如先已不同,现在愈加不同了的伊凡诺夫(VsevolodIvanov)〔14〕和毕力涅克(Borispilniak)〔15〕,先前就都是这团体中的一分子。 至于雅各武莱夫,则艺术的基调,全在博爱与良心,而且很是宗教底的,有时竟至于佩服教会。他以农民为人类正义与良心的最高的保持者,惟他们才将全世界连结于友爱的精神。将这见解具体化了的,是短篇小说《农夫》,其中描写着“人类的良心”的胜利。我曾将这译载在去年的《大众文艺》〔16〕上,但正只为这一个题目和作者的国籍,连广告也被上海的报馆所拒绝,作者的高洁的空想,至少在中国的有些处所是分明碰壁了。 《十月》是一九二三年之作,算是他的代表作品,并且表示了较有进步的观念形态的。但其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铁底意志的革命家;亚庚临时加入,大半因为好玩,而结果却在后半大大的展开了他母亲在旧房子里的无可挽救的哀惨,这些处所,要令人记起安特来夫(L.Andreev)的《老屋》〔17〕来。较为平静而勇敢的倒是那些无名的水兵和兵士们,但他们又什九由于先前的训练。 然而,那用了加入白军和终于彷徨着的青年(伊凡及华西理)的主观,来述十月革命的巷战情形之处,是显示着电影式的结构和描写法的清新的,虽然临末的几句光明之辞,并不足以掩盖通篇的阴郁的绝望底的氛围气。然而革命之时,情形复杂,作者本身所属的阶级和思想感情,固然使他不能写出更进于此的东西,而或时或处的革命,大约也不能说绝无这样的情景。本书所写,大抵是墨斯科的普列思那街的人们。 要知道在别样的环境里的别样的思想感情,我以为自然别有法兑耶夫(A.Fadeev)的《溃灭》〔18〕在。 他的现在的生活,我不知道。日本的黑田乙吉〔19〕曾经和他会面,写了一点“印象”,可以略略窥见他之为人: “最初,我和他是在‘赫尔岑之家’〔20〕里会见的,但既在许多人们之中,雅各武莱夫又不是会出锋头的性质的人,所以没有多说话。第二回会面是在理定〔21〕的家里。从此以后,我便喜欢他了。 “他在自叙传上写着:父亲是染色工,父家的亲属都是农奴,母家的亲属是伏尔迦的船伙,父和祖父母,是不能看书,也不能写字的。会面了一看,诚然,他给人以生于大俄罗斯的‘黑土’中的印象,‘素朴’这字,即可就此嵌在他那里的,但又不流于粗豪,平静镇定,是一个连大声也不发的典型底的‘以农奴为祖先的现代俄罗斯的新的知识者’。 “一看那以墨斯科的十月革命为题材的小说《十月》,大约就不妨说,他的一切作品,是叙述着他所生长的伏尔迦河下流地方的生活,尤其是那社会底#p#副标题#e#
403 0 0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440 0 0
张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