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池馆背山阴,近得幽奇物外心。竹色拂云连岳寺, 泉声带雨出谿林。一庭杨柳春光暖,三径烟萝晚翠深。 自是功成闲剑履,西斋长卧对瑶琴。
375 0 0
刘沧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367 0 0
李致远
大约一个多月以前,从开明书店转到M女士〔2〕的一封信,其中有云: “自一月十日在杭州孤山别后,多久没有见面了。前蒙允时常通讯及指导……。” 我便写了一封回信,说明我不到杭州,已将十年,决不能在孤山和人作别,所以她所看见的,是另一人。两礼拜前,蒙M女士和两位曾经听过我的讲义的同学见访,三面证明,知道在孤山者,确是别一“鲁迅”。但M女士又给我看题在曼殊〔3〕师坟旁的四句诗:“我来君寂居,唤醒谁氏魂? 飘萍山林迹,待到它年随公去。 鲁迅游杭吊老友曼殊句一,一○,十七年。” 我于是写信去打听寓杭的H君〔4〕,前天得到回信,说确有人见过这样的一个人,就在城外教书,自说姓周,曾做一本《彷徨》,销了八万部,但自己不满意,不远将有更好的东西发表云云。 中国另有一个本姓周或不姓周,而要姓周,也名鲁迅,我是毫没法子的。但看他自叙,有大半和我一样,却有些使我为难。那首诗的不大高明,不必说了,而硬替人向曼殊说“待到它年随公去”,也未免太专制。“去”呢,自然总有一天要“去”的,然而去“随”曼殊,却连我自己也梦里都没有想到过。但这还是小事情,尤其不敢当的,倒是什么对别人豫约“指导”之类……。 我自到上海以来,虽有几种报上说我“要开书店”,或“游了杭州”。其实我是书店也没有开,杭州也没有去,不过仍旧躲在楼上译一点书。因为我不会拉车,也没有学制无烟火药,所以只好这样用笔来混饭吃。因为这样在混饭吃,于是忽被推为“前驱”,忽被挤为“落伍”,〔5〕那还可以说是自作自受,管他娘的去。但若再有一个“鲁迅”,替我说教,代我题诗,而结果还要我一个人来担负,那可真不能“有闲,有闲,第三个有闲”,连译书的工夫也要没有了。 所以这回再登一个启事。要声明的是:我之外,今年至少另外还有一个叫“鲁迅”的在,但那些个“鲁迅”的言动,和我也曾印过一本《彷徨》而没有销到八万本的鲁迅无干。三月二十七日,在上海。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四月二日《语丝》第四卷第十四期。 〔2〕M女士指马湘影,当时上海法政大学的学生。《鲁迅日记》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五日:“午得开明书店……转交马湘影信,即复。” 〔3〕曼殊苏曼殊(1884—1918),名玄瑛,字子谷,出家后法号曼殊,广东中山县人,文学家。著作有《曼殊全集》。他的坟墓在杭州西湖孤山。 〔4〕H君指许钦文,浙江绍兴人,当时的青年作家。作品有小说集《故乡》等。 〔5〕“前驱”高长虹在一九二六年八月号《新女性》所刊的“狂飙社广告”中,说《狂飙》是“与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及少数最进步的青年合办”。“落伍”,参看本卷第67页注〔2〕。 #p#副标题#e#
291 0 0
鲁迅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李子别上国,南山崆峒春。 不闻今夕鼓,差慰煎情人。 赵壹赋命薄,马卿家业贫。 乡书何所报?紫蕨生石云。 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 惨阴地自光,宝马踏晓昏。 腊春戏草苑,玉□鸣隐辚。 绿网缒金铃,霞卷清池漘。 开贯泻蚨母,买冰防夏蝇。 时宜裂大被,剑客车盘茵。 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 皇图跨四海,百姓施长绅。 光明霭不发,腰龟徒甃银。 吾将噪礼乐,声调摩清新。 欲使十千岁,帝道如飞神。 华实自苍老,流来长倾盆。 没没暗齰舌,涕血不敢论。 今将下东道,祭酒而别秦。 六郡无剿儿,长刀谁拭尘? 地理阳无正,快马逐服辕。 二子美年少,调道讲清浑。 讥笑断冬夜,家庭疏筱穿。 曙风起四方,秋月当东悬。 赋诗面投掷,悲哉不遇人。 此别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425 0 0
李贺
倚窗闲嗅梅花,霜风入袖寒初透。吾年如此,年年十月,见梅如旧。白发青衫,苍头玄鹤,花前尊酒。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正风雨、年时候。 不怕参横月落,怕人生、芳盟难又。高楼何处,寒英吹落,玉龙休奏。前日花魁,后来羹鼎,总归岩岫。但逋仙流落,诗香留与,孤山同寿。
何梦桂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2]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3]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4]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十二月
444 0 0
官初执宪称雄才,省转为郎雅望催。待制松阴移玉殿, 分宵露气静天台。算棋默向孤云坐,随鹤闲穷片水回。 忽忆十年相识日,小儒新自海边来。
360 0 0
马戴
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281 0 0
中华文学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1]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349 0 0
李商隐
风西起。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最相思,盘橘千枚,脍鲈十尾。 鸿雁阻归计。算愁满离肠,十分岂止。倦倚阑干,顾影在天际。凌烟图画青山约,总是浮生事。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
323 0 0
杨炎正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385 0 0
柳宗元
簇簇红云冷欲凝。东风特地唤花醒。数枝夜色当银烛,一段春娇入画屏。 如有恨,似多情。柳边莺语十分明。柳边莺语如何说,莫笑梅花太瘦生。
313 0 0
陈允平
秋欲暮。路入乱山深处。扑面西风吹雾雨。驿亭欣暂驻。 可惜国香风度。空谷寂寥谁顾。已作竹枝传楚女。客愁推不去。
303 0 0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329 0 0
柳永
不是苕溪厌看月,天涯有程云树凉。 何意汀洲剩风雨,白蘋今日似潇湘。 日夕鲲鱼梦南国,苕阳水高迷渡头。 故山秋风忆归去,白云又被王孙留。
497 0 0
陈陶
岩穴多遗秀,弓车屡远招。周王尊渭叟,颍客傲唐尧。 出处天波洽,关河地势遥。瞻星吴郡夜,作雾华山朝。 清论虚重席,闲居挂一瓢。渔歌思坐酌,宸渥宠行轺。 春为荷裳暖,霜因葛履消。层崖悬瀑溜,万壑振清飙。 谷鸟犹迁木,场驹正食苗。谢安何日起,台鼎伫君调。
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309 0 0
晏几道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佚名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353 0 0
孟浩然
意其昌未艾也。今天子即位,覃庆中外,命国朝勋臣子孙之无见仕者官之。先是,朝廷屡语甄录元祐党籍家。合是二者,先之应仕矣。将告诸朝,行有日,请予作歌以赠。属予避谤,持此戒甚力,不得如先之请。又念先之与予游八年,日从事诗酒间,意相得欢甚,於其别也,何独能恝然。顾先之长於楚词,而妙於琴,辄拟醉翁操,为之词以叙别。毕时先之绾组东归,仆当买羊沽酒,先之为鼓一再行,以为山中盛事云 长松。之风。如公。肯余从。山中。人心与吾兮谁同。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枫。噫,送子东。望君之门兮九重。女无悦已,谁适为容。 不龟手药,或一朝兮取封。昔与游兮皆童。我独穷兮今翁。一鱼兮一龙。劳心兮忡忡。噫,命与时逢。子取之食兮万钟。
辛弃疾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