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残红。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那知国色还逢。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露蝉耸翠,蕊金团玉成丛。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眼朦胧。凭阑干、半醒醉中。
414 0 0
中华文学
鸿飞从万里,飞飞河岱起。辛勤越霜雾,联翩溯江汜。去旧国,违旧乡,旧山旧海悠且长。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登楚都,入楚关,楚地萧瑟楚山寒。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风肃幌兮露濡庭,汉水初绿柳叶青。朱光蔼蔼云英英,离禽喈喈又晨鸣。菊有秀兮松有蕤,忧来年去容发衰。流阴逝景不可追,临堂危坐怅欲悲。轩鸟池鹤恋阶墀,岂忘河渚捐江湄。试托意兮向芳荪,心绵绵兮属荒樊。想绿苹兮既冒沼,念幽兰兮已盈园。夭桃晨暮发,春莺旦夕喧。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邅吾游夫鄢郢,路修远以萦纡。羌故园之在目,江与汉之不可逾。目还流而附音,候归烟而托书。还流兮潺湲,归烟容裔去不旋。念卫风于河广,怀邶诗于毖泉。汉女悲而歌飞鹄,楚客伤而奏南弦。或巢阳而望越,亦依阴而慕燕。咏零雨而卒岁,吟秋风以永年。
462 0 0
谢庄
少饮欺心酒,休贪不义财。福因慈善得,祸向巧奸来。
490 0 0
吕岩
愚朴尚公平,此心邻道情。有缘终自鄙,何计逐师行。 日者闻高躅,时人盖强名。口无滋味入,身有羽仪生。 奏乞还乡远,诗曾对御成。土毛珍到越,尘发倦离京。 符叱风雷恶,朝修月露清。观临天目顶,家住海潮声。 道引图看足,参同注解精。休粮一拟问,窗草俟回程。
443 0 0
薛能
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道以中枢密,心将外理同。 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404 0 0
李益
霜清木落,深院帘栊静。池面卷烟波,莹香水、一奁明镜。修筠拂槛,疏翠挽婵娟,山雾敛,水云收,野阔江天迥。 红消醉玉,酒面风前醒。罗幕护轻寒,锦屏空、金炉烬冷。星横参昂,梅径月黄昏,清梦觉,浅眉颦,窗外横斜影。
492 0 0
谢逸
焉于 就在同时代,同国度里,说话也会彼此说不通的。 巴比塞有一篇很有意思的短篇小说,叫作《本国话和外国话》〔2〕,记的是法国的一个阔人家里招待了欧战中出死入生的三个兵,小姐出来招呼了,但无话可说,勉勉强强的说了几句,他们也无话可答,倒只觉坐在阔房间里,小心得骨头疼。直到溜回自己的“猪窠”里,他们这才遍身舒齐,有说有笑,并且在德国俘虏里,由手势发见了说他们的“我们的话”的人。 因了这经验,有一个兵便模模胡胡的想:“这世间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战争的世界。别一个是有着保险箱门一般的门,礼拜堂一般干净的厨房,漂亮的房子的世界。完全是另外的世界。另外的国度。那里面,住着古怪想头的外国人。” 那小姐后来就对一位绅士说的是:“和他们是连话都谈不来的。好像他们和我们之间,是有着跳不过的深渊似的。” 其实,这也无须小姐和兵们是这样。就是我们——算作“封建余孽”〔3〕或“买办”或别的什么而论都可以——和几乎同类的人,只要什么地方有些不同,又得心口如一,就往往免不了彼此无话可说。不过我们中国人是聪明的,有些人早已发明了一种万应灵药,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倘是宴会,就只猜拳,不发议论。 这样看来,文学要普遍而且永久,恐怕实在有些艰难。“今天天气……哈哈哈!”虽然有些普遍,但能否永久,却很可疑,而且也不大像文学。于是高超的文学家〔4〕便自己定了一条规则,将不懂他的“文学”的人们,都推出“人类”之外,以保持其普遍性。文学还有别的性,他是不肯说破的,因此也只好用这手段。然而这么一来,“文学”存在,“人”却不多了。 于是而据说文学愈高超,懂得的人就愈少,高超之极,那普遍性和永久性便只汇集于作者一个人。然而文学家却又悲哀起来,说是吐血了,这真是没有法子想。 八月六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九日《申报·自由谈》。〔2〕巴比塞的《外国话和本国话》,曾由沈端先译为中文,载于一九三四年十月《社会月报》第一卷第五期。 〔3〕“封建余孽”在一九二八年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一九二八年八月)载有杜荃(郭沫若)《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说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 〔4〕高超的文学家指梁实秋等人。如梁在《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载一九二九年九月《新月》第二卷第六、七期)一文中鼓吹超阶级的文学,说“文学是属于全人类的”;但又宣传文学只能为少数人所享有,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永远是蠢的永远是与文学无缘的。” #p#副标题#e#
388 0 0
鲁迅
空中望小山,山下见馀雪。皎皎河汉女,在兹养真骨。 登门骇天书,启籥问仙诀。池光摇水雾,灯色连松月。 合砖起花台,折草成玉节。天鸡弄白羽,王母垂玄发。 北有上年宫,一路在云霓。上心方向道,时复朝金阙。
354 0 0
储光羲
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 初筵阅军装,罗列照广庭。庭空六马入,駊騀扬旗旌。 回回偃飞盖,熠熠迸流星。来缠风飙急,去擘山岳倾。 材归俯身尽,妙取略地平。虹霓就掌握,舒卷随人轻。 三州陷犬戎,但见西岭青。公来练猛士,欲夺天边城。 此堂不易升,庸蜀日已宁。吾徒且加餐,休适蛮与荆。
345 0 0
杜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437 0 0
顾炎武
一 青年!作为什么沉湎于悲哀?你为什么耽乐于悲哀?你不幸为今世的青年.你的天是沉碧奈何天;你筑起了一座水晶宫殿,在“眸冷骨累”(melanch0ly)的河水边;河流流不尽骨累眸冷,还夹着些些残枝断梗,一声声失群雁的悲鸣,水晶宫朝朝暮暮反映—一—映出悲哀,飘零,眸子吟,无聊,宇宙,灰色的人生,你独生在宫中,青年呀,霉朽了你冠上的黄金! 二青年!你为什么迟回于梦境?你为什么迷恋于梦境?你幸而为今世的青年,你的心是自由梦魂心,你抛弃你尘秽的头巾,解脱你肮脏的外内衿,露出赤条条的洁白身,跃入缥缈的梦潮清冷,浪势奔腾,侧眼波罅里,看朝彩晚霞,满天的星,——梦里的光景,模糊,绵延,却又分明;梦魂,不愿醒,为这大自在的无终始,任凭长鲸吞噬,亦甘心。 三青年!你为什么醉心于革命,你为什么牺牲于革命?黄河之水来自昆仑巅,泛流华族支离之遗骸,挟黄沙莽莽,沉郁音响,苍凉,惨如鬼哭满中原!华族之遗骸!浪花汤处,尚可认伦常礼教,祖先,神主之断片;——君不见两岸遗孽,枉戴着忠冠,孝辫,抱缺守残,泪眼看风云暗淡, “道丧”的人间!运也!这狂澜,有谁能挽,问谁能挽精神之狂澜? 此诗于1922年春在英国写成,发表于1923年3月18日《时事新报.学灯》
536 0 0
徐志摩
独上闲城却下迟,秋山惨惨冢累累。 当时还有登城者,荒草如今知是谁。
448 0 0
于鹄
陌上有光辉,披云向洛畿。赏来荣扈从,别至惜分飞。 泉溜含风急,山烟带日微。茂曹今去矣,人物喜东归。
苏颋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471 0 0
冯延巳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潈云汉来。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幽缄倘相传,何必向天台。
378 0 0
李白
原是你的本分,朝山人的胫踝,这荆刺的伤痛!回看你的来路.看那草丛乱石间斑斑的血迹,在暮霭里记认你从来的踪迹!且缓抚摩你的肢体,你的止境还远在那白云环拱处的山岭! 无声的暮烟,远从那山麓与林边,渐渐的潮没了这旷野,这荒天.你渺小的孑影面对这冥盲的前程,像在怒涛间的轻航失去了南针;更有那黑夜的恐怖.愫骨的狼嗥,狐鸣,鹰啸,蔓草间有蝮蛇缠绕! 退后?——昏夜一般的吞蚀血染的来踪,倒地?——这懦怯的累赘问谁去收容?前冲?啊,前冲!冲破这黑暗的冥凶.冲破一切的恐怖,迟疑,畏葸,苦痛。血淋漓的践踏过三角棱的劲刺.丛莽中伏兽的利爪,婉蜒酌虫豸! 前冲;灵魂的勇是你成功的秘密!这回你看.在这决心舍命的瞬息,迷雾已经让路、让给不变的天光,一弯青玉似的明月在云隙里探望,依稀窗纱间美人启齿的瓠犀,——那是灵感的赞许,最恩宠的赠与! 更有那高峰,你那最想望的高峰,己涌现在当前,莲苞似的玲珑,’在蓝天里,在月华中,浓艳,崇高,一朝山人,这异象便是你跋涉的酬劳!
520 0 0
何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 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
杜荀鹤
柳靓,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单身母亲。就因为是教授,就因为是单身母亲,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这故事啊,也就从这里开始…… 你看那乡下妹子,圆圆的脸蛋,小巧的嘴,一双汪汪的眼睛清纯着那,住了那么个个把月,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喜人呐!柳靓心里自然欢喜,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 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马尾高竖,精神抖擞的,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但似乎,她工作做得不够好,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索着要不要换个家教。 唉,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用什么“分而使力,用心专矣”,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柳靓不禁笑了,连那个当家教的二十出头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那样的洋气,自己都三十四了。就这么想着,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比划着……“哎哟!”毫无预警的,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柳靓大惊失色,这到底会是谁干的,好好的一个心情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眉头深深锁起…… “会是谁呢?不可能是小保姆,对,不可能!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边看,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的,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她看我穿的裙子,眼睛眨都没眨过一下,肯定会是她!”好象没经过什么思维斗争似的,柳靓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坏了裙子,愤然夺门而去…… 忘说了,她不是去[找那个家教]理论,而是去讲学了,因为,她知道,下午女儿要补课,自己又不在家,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穿,到时候,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 到家门口了。对了,就是那个人!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等!等!等她到家门口,就捉住她,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你也穿,太放肆了吧,讨厌啊!”(尔等生气就跟柳教授现在这样没风度了,)她一个箭步上前,扳过对方的身子,惊了�D�D保姆!她的脖子上还多了一串项链。 这样,我想,柳靓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 评点:这是一篇构思颇有精巧之处的小小说。文章没有“感情亲疏”、“认知正误”之类的字眼,但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显示了感情对认知的影响。开笔用不多的笔墨,自然得体地表明了“感情远近”,为裙子下摆破洞认定是家教所为作了必要铺垫。而事情的结果却在意料之外,蓄势突转,形成波澜。教授精心设计的“捉贼”也来得巧妙,“扳过对方的身子,惊了�D�D保姆!她的脖子还多了一串项链。”戛然而止,止于适可。结尾一笔,社会学教授“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加大了讽刺意味。 综合看来,作者明于小说之道,懂得技法;语言流畅和谐,形成特色。尽管有个别句子表达不甚准确,“捉贼”一段在情理上也还有可推敲之处,但考场之作已属难得。 (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汤正良点评)
450 0 0
小文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未如床席间,方丈深盈尺。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392 0 0
白居易
不惜白日短,乍容清夜长。坐闻风露滴,吟觉骨毛凉。 兴寝无诸病,空闲有一床。天明振衣起,苔砌落花香。
456 0 0
齐己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