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田家养老马,穷士归其门。 蛾眉笑躃者,宾客去平原。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贤哉四公子,抚掌黄泉里。借问笑何人,笑人不好士。 尔去且勿喧,桃李竟何言。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
372 0 0
李白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344 0 0
佚名
七八岁时,那时我的祖母还在世上,我曾经扮了一会犯人,穿红布衣,上了手铐,跟着神像走。神像是抬着走的,我是两脚走的,经过了许多街市,到了一个庙里停止,于是我脱下了那些东西而是一个无罪之人了。据祖母说,这样走了一遍,可以去灾离难;却病延年。可是在后我颇能生病,——但还能活到现在,也许是这扮犯人之功了。那时我听了大人们的妙论,看见了泥菩萨,就有些敬惧,莫名其妙的骇怪的敬惧。后来在学校里听了些“新理”回来,这妙论渐渐站脚不住。十岁时跟了父亲到各“码头”走走,怪论越听越多,于是泥菩萨的尊严,在我脑府里丢了下来。此后看见了红脸黑头的泥像,就不会谨兢的崇奉,而伯母们就叫我是个书呆子。因为听了洋学堂里先生的靠不住说话,实在有些呆气。 这呆气似乎是个妖精,缠上了就摆脱不下,一直到现在,我还是不相信泥菩萨,虽然我还记得“灾离难,难离身,一切灾难化灰尘,救苦救难观世音”等的经语。据说,这并不希奇,现在不信神道的人极多。随意说说,大家想无疑义,——但仔细考究起来,觉得不崇奉偶像的人并不多。穿西装染洋气的人,也俨然是“抬头三尺有神明”,虔虔诚诚的相信救主耶稣坐卧静动守着他们,更无论于着马褂长袍先生们之信奉同善社教主了。 达尔文提倡的进化论在中国也一样的通得过去。自从民国以来,“世道日下,人心不古”,偶像进化到不必定是泥菩萨了。不仅忧时志士,对此太息;就是在我,也觉得邪说中人之毒,颇有淋漓尽致之叹。我并不是“古道之士”叹惜国粹沦亡,洋教兴旺;我是忧愁偶像太多,崇拜的人随之太多。而清清醒醒的人,愈见其少耳。在这里且先来将偶像分类。 据英国洋鬼子裴根(F.Bacon一五六一——一六二六)说,偶像可分为四类:——一种族之偶像IdolesoftheTribe二岩穴之偶像IdolesoftheCave三市场之偶像IdolesoftheMarketPlace 四舞台之偶像IdolesoftheTheater凡洋鬼子讲的话,大概都有定义和详细的讨论。然而桐城派的文章,主简朴峭劲,所以我只取第三类偶像来谈谈,略去其他三类。所谓“市场之偶像”者,据许多洋书上所说,是这样的:—— 逐波随流之盲从者,众咻亦咻,众俞亦俞,凡于事初无辨析,惟道听途说,取为珍宝,奉名人之言以为万世经诰,放诸天下而皆准,不为审择者,皆信奉市场偶像之徒也。 对于空洞的学说信仰,若德谟克拉西,道尔顿制,……等,此等信徒,犹是市场偶像信徒之上上者;其下焉者,则惟崇拜基人,于是泥塑的偶像,一变而为肉装骨撑的俗夫凡胎矣。“恶之欲其死,爱之欲其生”,凡是胸中对于某人也者,一有成见,便难清白认识。大概看过《列子》的人,总能记得邻人之子窃斧一段文字,就可想到这一层。内省心理学者作试验心理内省报告的,必须经过好好一番训练,——所以要如此这般者,也无非想免去了内心的偶像,防省察有所失真耳。然而主观成见之能免去,实是极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过这是题外文章,且按下不讲;我所奇怪而禁不住要说说者,是自己自谓是“新”人,教人家莫有偶像观念,而自己却偏偏做了市场偶像之下等信徒也。 崇拜泥菩萨的被别人讥嗤为愚氓者,这自然不是希罕的事,因为泥菩萨并不高明,为什么要低首下心的去做这东西的信徒呢?然而,我想起心理分析学者和社会心理学者的求足(Compensation)说,愚夫愚妇之不得于现实世界上,能像聪明人们的攫得地位金钱,而仅能作白日梦(daydreaming)一般,于痴望中求神灵庇佑,自满幻愿也是很可哀怜,很可顾念的了。对于这班无知识的弱者,我们应该深与同情;而且,你如果是从事于社会光明运动者,便有“先觉常后觉”觉醒他们的必要。——但是知识阶级,有的而且是从事社会光明运动者,假使也自己做起白日梦来,昏昏沉沉的卷着一个偶像,虔心膜拜顶礼,则岂不可叹,岂不可哀呢! 近来颇有人谈谈国民性,于是我就疑心,以为既然彼此同为中华民国国民,所具之国民性当是相同,那末此等偶像崇拜也许是根据于某一种特性罢,虽然此间的对象(偶像)并不相同。这疑心一来就蹊跷,——因为对象之不同,仅是程度高下的分别,不是性质的殊异。倘使弗罗伊特性欲说(Freud^sconceptoflibi*洌铮┦钦实的说话,化装游戏(Sublimation)这个道理,在此间何尝不可应用?做一会呆子罢,去找寻找寻这特性出来。 我当然不敢说我这个研究的结果十分真确,但只要近乎真的,也就不妨供献出来讨论讨论。 F.H.Allport〔3〕的《社会心理学》第五章《人格论》,“自己表现”(Selfexpression)这一段里,将“人”分作两类,自尊与自卑(AscendanceandSubmission)又外展与内讼(ExtroversionandIntroversion)。他说: 最内讼的人,是在幻想中求满足。……隐蔽之欲望#p#副标题#e#
313 0 0
鲁迅
【一络索】 推枕依然似昨,[1] 鬓香云阁。[2] 欲台双眼尚瞢腾,[3] 记梦语、 无端错。 何处一声催觉, 晓莺帘幕。 眠时亲手系花铃,[4] 又彻夜、 风吹薄。[5]
421 0 0
顾贞观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350 0 0
董士锡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400 0 0
杜甫
快雨疏风六月凉。貂蝉人著彩衣裳。肃然心拜玉炉香。 相国趣还调鼎鼐,潘舆指日下潇湘。秋来江上接归航。
437 0 0
王以宁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此岁长安逢至日, 下阶遥想雪霜寒。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357 0 0
戎昱
一面妖桃千里蹄,娇姿骏骨价应齐。乍牵玉勒辞金栈, 催整花钿出绣闺。去日岂无沾袂泣,归时还有顿衔嘶。 婵娟躞蹀春风里,挥手摇鞭杨柳堤。 绮阁香销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休怜柳叶双眉翠, 却爱桃花两耳红。侍宴永辞春色里,趁朝休立漏声中。 恩劳未尽情先尽,暗泣嘶风两意同。
401 0 0
张祜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308 0 0
诗经
诸司人尽马蹄稀,紫帕云竿九钉归。 偏觉石台清贵处,榜悬金字射晴晖。
498 0 0
郑畋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349 0 0
徐玑
万事如花不可期。花不堪持。酒不堪持。江天雪意使人迷。翦一枝枝。歌一枝枝。 歌者不来今几时。姜影无词。张影无词。不歌不醉不成诗。歌也迟迟。雪也迟迟。
刘辰翁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依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370 0 0
龚自珍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305 0 0
中华文学
小榖城荒路屈盘,石根寒碧涨秋湾。 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雪白塔山。 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驮我画图间。 膏肓泉石真吾事,莫厌乘兴数往还。
375 0 0
赵沨
指途跻楚望,策马傍荆岑。稍稍松篁入,泠泠涧谷深。 观奇逐幽映,历险忘岖嶔。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 焚香忏在昔,礼足誓来今。灵异若有对,神仙真可寻。 高僧闻逝者,远俗是初心。藓驳经行处,猿啼燕坐林。 归真已寂灭,留迹岂湮沉。法地自兹广,何云千万金。
348 0 0
张九龄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一一衔芦枝, 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客居烟波寄湘吴, 凌霜触雪毛体枯,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476 0 0
由来山水客,复道向新安。半是乘槎便,全非行路难。 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严子千年后,何人钓旧滩。
315 0 0
刘长卿
双鬟绿坠。娇眼横波眉黛翠。妙舞蹁跹。掌上身轻意态妍。 曲穷力困。笑倚人旁香喘喷。老大逢欢。昏眼犹能仔细看。
369 0 0
苏轼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