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持节操溪澄性,一炷烟岚压寺隅。翡翠鸟飞人不见, 琉璃瓶贮水疑无。夜闻子落真山雨,晓汲波圆入画图。 尘拥蜀城抽锁后,此中犹梦在江湖。
405 0 0
李洞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375 0 0
范成大
秋初江上别旌旗,故国无家泪欲垂。千里未知投足处, 前程便是听猿时。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渔樵计已迟。 羽翼凋零飞不得,丹霄无路接差池。
483 0 0
中华文学
做梦,是自由的,说梦,就不自由。做梦,是做真梦的,说梦,就难免说谎。 大年初一,就得到一本《东方杂志》新年特大号,临末有“新年的梦想”,〔2〕问的是“梦想中的未来中国”和“个人生活”,答的有一百四十多人。记者的苦心,我是明白的,想必以为言论不自由,不如来说梦,而且与其说所谓真话之假,不如来谈谈梦话之真,我高兴的翻了一下,知道记者先生却大大的失败了。 当我还未得到这本特大号之前,就遇到过一位投稿者,他比我先看见印本,自说他的答案已被资本家删改了,他所说的梦其实并不如此。这可见资本家虽然还没法禁止人们做梦,而说了出来,倘为权力所及,却要干涉的,决不给你自由。这一点,已是记者的大失败。 但我们且不去管这改梦案子,只来看写着的梦境罢,诚如记者所说,来答复的几乎全部是智识分子。首先,是谁也觉得生活不安定,其次,是许多人梦想着将来的好社会,“各尽所能”呀,“大同世界”呀,很有些“越轨”气息了(末三句是我添的,记者并没有说)。 但他后来就有点“痴”起来,他不知从那里拾来了一种学说,将一百多个梦分为两大类,说那些梦想好社会的都是“载道”之梦,是“异端”,正宗的梦应该是“言志”的,硬把“志”弄成一个空洞无物的东西。〔3〕然而,孔子曰,“盍各言尔志”,而终于赞成曾点者,〔4〕就因为其“志”合于孔子之“道”的缘故也。 其实是记者的所以为“载道”的梦,那里面少得很。文章是醒着的时候写的,问题又近于“心理测验”,遂致对答者不能不做出各各适宜于目下自己的职业,地位,身分的梦来(已被删改者自然不在此例),即使看去好像怎样“载道”,但为将来的好社会“宣传”的意思,是没有的。所以,虽然梦“大家有饭吃”者有人,梦“无阶级社会”者有人,梦“大同世界”者有人,而很少有人梦见建设这样社会以前的阶级斗争,白色恐怖,轰炸,虐杀,鼻子里灌辣椒水,电刑……倘不梦见这些,好社会是不会来的,无论怎么写得光明,终究是一个梦,空头的梦,说了出来,也无非教人都进这空头的梦境里面去。 然而要实现这“梦”境的人们是有的,他们不是说,而是做,梦着将来,而致力于达到这一种将来的现在。因为有这事实,这才使许多智识分子不能不说好像“载道”的梦,但其实并非“载道”,乃是给“道”载了一下,倘要简洁,应该说是“道载”的。 为什么会给“道载”呢?曰:为目前和将来的吃饭问题而已。 我们还受着旧思想的束缚,一说到吃,就觉得近乎鄙俗。但我是毫没有轻视对答者诸公的意思的。《东方杂志》记者在《读后感》里,也曾引佛洛伊特〔5〕的意见,以为“正宗”的梦,是“表现各人的心底的秘密而不带着社会作用的”。但佛洛伊特以被压抑为梦的根柢——人为什么被压抑的呢?这就和社会制度,习惯之类连结了起来,单是做梦不打紧,一说,一问,一分析,可就不妥当了。记者没有想到这一层,于是就一头撞在资本家的朱笔上。但引“压抑说”来释梦,我想,大家必已经不以为忤了罢。 不过,佛洛伊特恐怕是有几文钱,吃得饱饱的罢,所以没有感到吃饭之难,只注意于性欲。有许多人正和他在同一境遇上,就也轰然的拍起手来。诚然,他也告诉过我们,女儿多爱父亲,儿子多爱母亲,即因为异性的缘故。然而婴孩出生不多久,无论男女,就尖起嘴唇,将头转来转去。莫非它想和异性接吻么?不,谁都知道:是要吃东西! 食欲的根柢,实在比性欲还要深,在目下开口爱人,闭口情书,并不以为肉麻的时候,我们也大可以不必讳言要吃饭。因为是醒着做的梦,所以不免有些不真,因为题目究竟是“梦想”,而且如记者先生所说,我们是“物质的需要远过于精神的追求”了,所以乘着Censors〔6〕(也引用佛洛伊特语)的监护好像解除了之际,便公开了一部分。其实也是在“梦中贴标语,喊口号”,不过不是积极的罢了,而且有些也许倒和表面的“标语”正相反。 时代是这么变化,饭碗是这样艰难,想想现在和将来,有些人也只能如此说梦,同是小资产阶级(虽然也有人定我为“封建余孽”或“土著资产阶级”,但我自己姑且定为属于这阶级),很能够彼此心照,然而也无须秘而不宣的。 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7〕,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想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从朝廷而至园林,由洋场及于山泽,比上面说过的那些志向要大得远,不过这里不来多说了。 一月一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四月十五日上海《文学杂志》第一号。 〔2〕《东方杂志》综合性刊物,一九○四年三月在上海创刊,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停刊,商务印书馆出版。它于一九三三年出的“新年特大号”(第三十卷第一期)中,辟有“新年的梦想”专栏。当时该刊的主编为胡愈之。 〔3〕《东方杂志》记者在“新年的梦想”专栏的《读后感》中说:“近来有些批评家把文学分为#p#副标题#e#
360 0 0
鲁迅
恰则杏花红一树。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398 0 0
张孝祥
家在炎州往朔方, ——疾(失姓) 岂知于阗望潇湘。 ——澄(失姓) 曾经陇底复辽阳, ——巨川(失姓) 更忆东去采扶桑。 ——皎然 楂客三千路未央, ——严伯均 烛龙之地日无光。 ——疾(失姓) 将游莽苍穷大荒, ——皎然 车辙马足逐周王。 ——严伯均
529 0 0
皎然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550 0 0
贾岛
自小即南北,未如今日离。封疆初尽处,人使却回时。 开口有所忌,此心无以为。行行复垂泪,不称是男儿。
449 0 0
杜荀鹤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389 0 0
刘长卿
澄溪暝度轻澌白。对平湖、淡烟隔。我与征鸿共行人,更张灯留客。 东园半是余花迹。料仙帆、到时发。若倚江楼望清淮,为殷勤乡国。
383 0 0
赵彦端
渺渺楚江上,风旗摇去舟。马归云梦晚,猿叫洞庭秋。 别思满南渡,乡心生北楼。巴陵山水郡,应称谢公游。
505 0 0
雍陶
嚣尘楚城外,一寺枕通波。松色入门远,冈形连院多。 花时长到处,别路半经过。惆怅旧禅客,空房深薜萝。
534 0 0
张祜
莫叹万重山,君还我未还。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
512 0 0
李商隐
山林唯幽静,行住不妨禅。高月穿松径,残阳过水田。 诗从宿世悟,法为本师传。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缘。
424 0 0
李嘉祐
相送欲狂歌,其如此别何。攀辕人共惜,解印日无多。 仙掌云重见,关门路再过。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
379 0 0
岑参
日落沙明天倒开, 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 疑是山阴雪后来。
445 0 0
李白
莘野寥寥,渭滨漠漠情何限。万重堆案。懒更重经眼。 儿辈休惊,头上霜华满。功名晚。水云萧散。漫就驿亭看。
438 0 0
米芾
灵峰标胜境,神府枕通川。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 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仙。
骆宾王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433 0 0
韦庄
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削成元气中,杰出天河上。 如有飞动色,不知青冥状。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 方此顾行旅,末由饬仙装。葱茏记星坛,明灭数云嶂。 良友垂真契,宿心所微尚。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
332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