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问杜鹃 为问杜鹃, 抵死催归, 汝胡不归? 似辽东白鹤, 尚寻华表; 海中玄鸟, 犹记乌衣。 吴蜀非遥, 羽毛自好, 合趁东风飞向西。 何为者,却身羁荒树, 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 算人世荣华都几时? 看锦江好在, 卧龙已矣; 玉山无恙, 跃马何之? 不解自宽, 徒然相劝, 我辈行藏君岂知? 闽山路,待封侯事了, 归去非迟。
392 0 0
陈人杰
征棹三江暮,连樯万里回。相乌风际转,画鹢浪前开。 羽客乘霞至,仙人弄月来。何当同傅说,特展巨川材。
356 0 0
李峤
清猿啼不住,白水下来新。八月莫为客,夜长愁杀人。
418 0 0
崔道融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341 0 0
文征明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 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承欢何以答,万亿奉宸居。
376 0 0
萧至忠
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 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
486 0 0
张籍
自缘迟暮忆沧洲,翻爱南河浊水流。初过重阳惜残菊, 行看旧浦识群鸥。朝霞映日同归处,暝柳摇风欲别秋。 长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泪独回头。
342 0 0
李嘉祐
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除官京下阙,乞假海门西。 别席侵残漏,归程避战鼙。关遥秦雁断,家近瘴云低。 候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403 0 0
曹松
虏地寒胶折,边城夜柝闻。兵符关帝阙,天策动将军。 塞静胡笳彻,沙明楚练分。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 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489 0 0
骆宾王
等闲缉缀闲言语,夸向时人唤作诗。 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
395 0 0
张祜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 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420 0 0
中华文学
近依城北住,幽远少人知。积雪行深巷,闲云绕古篱。 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
424 0 0
皎然
病老正相仍,忽逢张道陵。羽衣风淅淅,仙貌玉棱棱。 叱我问中寿,教人祈上升。楼居五云里,几与武皇登。
310 0 0
卢纶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449 0 0
白居易
《古镜记》见《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改题《王度》,〔2〕注云:出《异闻集》〔3〕。《太平御览》(九百十二)引其程雄家婢一事〔4〕,作隋王度《古镜记》,盖缘所记皆隋时事而误。《文苑英华》(七百三十七)顾况《戴氏广异记》序〔5〕云“国朝燕公《梁四公记》,唐临《冥报记》,王度《古镜记》,孔慎言《神怪志》,赵自勘《定命录》,至如李庾成张孝举之徒,互相传说。”则度实已入唐,故当为唐人。惟《唐书》及《新唐书》皆无度名。其事迹之可藉本文考见者,如下: 大业七年五月,自御史罢归河东;六月,归长安。八年四月,在台;冬,兼著作郎,奉诏撰国史。九年秋,出兼芮城令;冬,以御史带芮城令,持节河北道,开仓赈给陕东。十年,弟勣自六丞弃官归,复出游。十三年六月,勣归长安。 由隋入唐者有王绩〔6〕,绛州龙门人,《新唐书》(一九六)《隐逸传》云:“大业中,举孝悌廉洁,……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 ‘罗网在天下,吾且安之!’乃还乡里。……初,兄凝为隋著作郎,撰《隋书》,未成,死。绩续余功,亦不能成。”则《新唐书》之绩及凝,即此文之勣及度,或度一名凝,或《唐书》字误,未能详也。《唐书》(一九二)亦有绩传,云:“贞观十八年卒。”时度已先殁,然不知在何年。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十四)类书类有《古镜记》一卷,云:“右未详撰人,纂古镜故事。”或即此。《御览》所引一节,文字小有不同。如“为下邽陈思恭义女”下有“思恭妻郑氏”五字,“遂将鹦鹉”之“将”作“劫”,皆较《广记》为胜。 《补江总白猿传》〔7〕据明长洲《顾氏文房小说》〔8〕覆刊宋本录,校以《太平广记》四百四十四所引改正数字。《广记》题曰《欧阳纥》〔9〕,注云:出《续江氏传》,是亦据宋初单行本也。 此传在唐宋时盖颇流行,故史志屡尽著录: 《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郡斋读书志》史部传记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右不详何人撰。述梁大同末欧阳纥妻为猿所窃,后生子询。《崇文目》以为唐人恶询者为之。 《直斋书录解题》子部小说家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无名氏。欧阳纥者,询之父也。询貌猕猿,盖常与长孙无忌互相嘲谑矣。此传遂因其嘲广之,以实其事。托言江总,必无名子所为也。 《宋史》《艺文志》子部小说类:《集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长孙无忌嘲欧阳询〔10〕事,见刘餗《隋唐嘉话》(中)〔11〕。其诗云:“耸?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盖询耸肩缩颈,状类猕猴。而老?窃人妇生子,本旧来传说。 汉焦延寿《易林》(坤之剥)〔12〕已云:“南山大?,盗我媚妾。” 晋似张华作《博物志》,说之甚详(见卷三《异兽》)〔13〕。唐人或妒询名重,遂牵合以成此传。其曰“补江总”者,谓总为欧阳纥之友,又尝留养询,具知其本末,而未为作传,因补之也。 《离魂记》〔14〕见《广记》三百五十八,原题《王宙》,注云出《离魂记》,即据以改题。“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句下,原有“事出陈玄髆《离魂记》云”九字,当是羡文,今删。玄髆,大历时人,余未知其审。 《枕中记》〔15〕今所传有两本,一在《广记》八十二,题作(吕翁》,注云出《异闻集》;一见于《文苑英华》八百三十三,篇名撰人名毕具。而《唐人说苍》竟改称李泌〔16〕作,莫喻其故也。沈既济,苏州吴人(《元和姓纂》云吴兴武康人),〔17〕经学该博,以杨炎〔18〕荐,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贞元时,炎得罪,既济亦贬处州司户参军。后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 撰《建中实录》〔19〕十卷,人称其能。《新唐书》(百三十二)有传。既济为史家,笔殊简质,又多规诲,故当时虽薄传奇文者,仍极推许。如李肇,即拟以庄生寓言,与韩愈之《毛颖传》并举(《国史补》下)〔20〕。《文苑英华》不收传奇文,而独录此篇及陈鸿《长恨传》〔21〕,殆亦以意主箴规,足为世戒矣。 在梦寐中忽历一世,亦本旧传。晋干宝《搜神记》〔22〕中即有相类之事。云“焦湖庙有一玉枕,枕有小坼。时单父县人杨林为贾客,至庙祈求。庙巫谓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边,因入坼中。遂见朱楼琼室,有赵太尉在其中。即嫁女与林,生六子,皆为秘书郎。历数十年,并无思归之志。忽如梦觉,犹在枕旁,林怆然久之。”(见宋乐史〔23〕《太平寰宇记》百二十六引。现行本《搜神记》乃后人钞合,失收此条。)盖即《枕中记》所本。明汤显祖又本《枕中记》以作《邯郸记》传奇〔24〕,其事遂大显于世。原文吕翁无名,《邯郸记》实以吕洞宾〔25〕,殊误。洞宾以开成年下第入山,在开元后,不应先已得神仙术,且称翁也。然宋时固已溷为一谈,吴曾《能改斋漫录》〔26〕,赵与岩《宾退录》〔27〕皆尝辨之。明胡应麟亦有考正,见《少室山房笔丛》中之《玉壶遐览》〔28〕。 《太平广记》所收唐人传奇文,多本《异闻集》。其书十卷,唐末#p#副标题#e#
531 0 0
鲁迅
闻道移居村坞间,竹林多处独开关。 故来不是求他事,暂借南亭一望山。
417 0 0
耳虚多听远,展转晨鸡鸣。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 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
刘禹锡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350 0 0
晏殊
洞庭违鄂渚,袅袅秋风时。何人不客游,独与帝子期。 黄鹄铩飞翅,青云叹沈姿。身终一骑曹,高盖者为谁。 从驾至梁汉,金根复京师。皇恩溢九垠,不记屠沽儿。 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赫赫承明庭,群公默无词。 草木正摇落,哭兄鄱水湄。共居云阳里,轗轲多别离。 人生倏忽间,旅衬飘若遗。稚子新学拜,枯杨生一枝。 人生倏忽间,精爽无不之。旧国数千里,家人由未知。 人生倏忽间,安用才士为。
顾况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 晕如车轮上徘徊,啾啾赤帝骑龙来。
466 0 0
李贺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