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矣吾衰,徒是苦、饥肠为孽。嗟寸禄、区区留恋,形疲心竭。江海一生真可羡,尘埃永昼何堪说。似钝刀、终岁_空山,宁无缺。 拚放浪,休豪杰。秋水涨,归期决。尽凫长鹤短,任渠分别。芒_夜寻溪上酒,葛巾晓挂松间月。向丹霄、传语旧交游,慵非拙。
347 0 0
中华文学
太行山上云深处,谁向云中筑女墙。短绠讵能垂玉甃, 缭垣何用学金汤。劚开岚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 守吏不教飞鸟过,赤眉何路到吾乡。
456 0 0
韦庄
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400 0 0
【出塞】 辞家万里戍,关路隔风烟。 赋重无余饷,边荒不种田。 小兵知有死,贪吏尚求钱。 倚赖君王福,何时唱凯还?
433 0 0
方维仪
重叠云衣,微茫雁影,短篷稳载吴雪。霜叶敲寒,风灯摇晕,棹歌人语呜咽。拥衾呼酒,正百里、冰河乍合。千山换色,一镜舞尘,玉龙吹裂。 夜深醉踏长虹,表里空明,古今清绝。高台在否,登临休赋,忍见旧时明月。翠消香冷,怕空负、年芳轻别。孤山春早,一树梅花,待君同折。
541 0 0
周密
一年三百六十日,赏心那似春中物。 草迷曲坞花满园,东家少年西家出。
440 0 0
施肩吾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 却因歌舞破除休。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 争帝图王德尽衰,骤兴驰霸亦何为。君臣都是一场笑, 家国共成千载悲。排岸远樯森似槊,落波残照赫如旗。 今朝城上难回首,不见楼船索战时。
335 0 0
琵琶洲上人行绝,干越亭中客思多。 月满秋江山冷落,不知谁问夜如何。
533 0 0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317 0 0
杜审言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324 0 0
王孙陌上春风E649。蕊珠宴、云軿从。归去笙歌常醉拥。蜡残花炬,月侵冰簟,惯作凉堂梦。 玉人劝客钗斜凤。条脱擎杯腕嫌重。燕子入帘飞画栋。雨余深院,漏催清夜,更轧秦筝送。
385 0 0
张元干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407 0 0
李贺
帘幕闻声歌已妙。一曲尊前,真个梅花早。眉黛两山谁为扫。风流京兆江南调。 醉得白须人易老。老去侯鲭,旧也曾年少。后夜短篷霜月晓。梦魂依约云山绕。
486 0 0
刘过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349 0 0
白居易
小院春昼。晴窗霞透。把雨燕脂,倚风翠袖。芳意恼愉多。暖金荷。 多情不分群葩后。伤春瘦。浅黛眉尖秀。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怨黄昏。
345 0 0
谁知此中路,暗出虚无际。广莫是邻封,华胥为附丽。 三杯闻古乐,伯雅逢遗裔。自尔等荣枯,何劳问玄弟。
410 0 0
陆龟蒙
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 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欹。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
408 0 0
齐己
鸣鞘电过晓闱静。敛龙旂风定。凤楼远出霏烟,闻笑语、中天迥。 清光近。欢声竟。鸳鸯集、仙花斗影。更闻席曲瑶山,升瑞日、春宫永。
316 0 0
张先
——答文学社问 这试题很难解答。 因为唐代传奇,是至今还有标本可见的,但现在之所谓六朝小说,我们所依据的只是从《新唐书艺文志》〔2〕以至清《四库书目》〔3〕的判定,有许多种,在六朝当时,却并不视为小说。例如《汉武故事》,《西京杂记》,《搜神记》,《续齐谐记》〔4〕等,直至刘癲的《唐书经籍志》〔5〕,还属于史部起居注和杂传类里的。那时还相信神仙和鬼神,并不以为虚造,所以所记虽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却都是史的一类。 况且从晋到隋的书目,现在一种也不存在了,我们已无从知道那时所视为小说的是什么,有怎样的形式和内容。现存的惟一最早的目录只有《隋书经籍志》〔6〕,修者自谓“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也许尚存王俭〔7〕《今书七志》,阮孝绪〔8〕《七录》的痕迹罢,但所录小说二十五种中,现存的却只有《燕丹子》〔9〕和刘义庆撰《世说》合刘孝标注〔10〕两种了。此外,则《郭子》,《笑林》,殷芸《小说》,《水饰》〔11〕,及当时以为隋代已亡的《青史子》,《语林》〔12〕等,还能在唐宋类书里遇见一点遗文。 单从上述这些材料来看,武断的说起来,则六朝人小说,是没有记叙神仙或鬼怪的,所写的几乎都是人事;文笔是简洁的;材料是笑柄,谈资;但好像很排斥虚构,例如《世说新语》说裴启《语林》记谢安语不实,〔13〕谢安一说,这书即大损声价云云,就是。 唐代传奇文可就大两样了:神仙人鬼妖物,都可以随便驱使;文笔是精细,曲折的,至于被崇尚简古者所诟病;所叙的事,也大抵具有首尾和波澜,不止一点断片的谈柄;而且作者往往故意显示着这事迹的虚构,以见他想象的才能了。 但六朝人也并非不能想象和描写,不过他不用于小说,这类文章,那时也不谓之小说。例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陶潜的《桃花源记》〔14〕,其实倒和后来的唐代传奇文相近;就是嵇康的《圣贤高士传赞》〔15〕(今仅有辑本),葛洪的《神仙传》〔16〕,也可以看作唐人传奇文的祖师的。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李肇为之赞〔17〕,这就是嵇康的《高士传》法;陈鸿《长恨传》置白居易的长歌之前〔18〕,元稹的《?传》既录《会真诗》,又举李公垂《?歌》之名作结〔19〕,也令人不能不想到《桃花源记》。 至于他们之所以著作,那是无论六朝或唐人,都是有所为的。《隋书经籍志》抄《汉书艺文志》〔20〕说,以著录小说,比之“询于刍荛”,就是以为虽然小说,也有所为的明证。不过在实际上,这有所为的范围却缩小了。晋人尚清谈,讲标格,常以寥寥数言,立致通显,所以那时的小说,多是记载畸行隽语的《世说》一类,其实是借口舌取名位的入门书。唐以诗文取士,但也看社会上的名声,所以士子入京应试,也须豫先干谒名公,呈献诗文,冀其称誉,这诗文叫作“行卷”。诗文既滥,人不欲观,有的就用传奇文,来希图一新耳目,获得特效了,于是那时的传奇文,也就和“敲门砖”很有关系。但自然,只被风气所推,无所为而作者,却也并非没有的。五月三日。 CC 〔1〕本篇最初印入《文学百题》一书。 文学社,即《文学》月刊社。《文学》月刊,傅东华、郑振铎编,一九三三年七月创刊,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七卷起由王统照接编,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停刊,上海生活书店出版。该社曾拟定有关文学的问题一百个,分别约人撰稿,编成《文学百题》,于一九三五年七月由生活书店出版。 〔2〕《新唐书·艺文志》《新唐书》系宋代欧阳修等撰。其中《艺文志》四卷,是古代到唐代的书籍的目录。 〔3〕《四库书目》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参看本卷第59页注〔11〕、第139页注〔3〕。〔4〕《汉武故事》一卷,相传为汉代班固或南朝齐王俭著,所记多系关于汉武帝的传说。《西京杂记》,六卷,相传为汉代刘歆或晋代葛洪所著,所记都是汉武帝时杂事。《搜神记》,二十卷,相传为晋代干宝著,内容都是神怪故事。《续齐谐记》,一卷,南朝梁吴均著,内容也是神怪故事。(按“齐谐”出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5〕刘癲(887—946)字耀远,涿州归义(今河北雄县)人,后晋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所监修的《唐书》,通称《旧唐书》,共二百卷。其中《经籍志》二卷,是从古代到唐代书籍的目录,内容较《新唐书·艺文志》简略。 〔6〕《隋书·经籍志》《隋书》,唐代魏征等撰。其中“十志”部分,题长孙无忌撰。《经籍志》,四卷,是继《汉书·艺文志》后又一部古代文献总录,除著录当时所存的著作以外,还附载一些已亡佚的书,并论述学术的源流。它采用经史子集四部的图书分类法,一直沿用到清代。“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是《隋书·经籍志》引论中的话。 〔7〕王俭(452—48#p#副标题#e#
333 0 0
鲁迅
俎豆有馥,粢盛絜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鼓钟管磬,肃唱和鸣。皇皇我祖,来我思成。
348 0 0
张说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