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君从弱岁,顾我比诸昆。同事元戎久,俱承国士恩。 随莺过淮水,看柳向辕门。草色金陵岸,思心那可论。
363 0 0
李嘉祐
采凤飞来到禁闱,便随王母驻瑶池。 如今记得秦楼上,偷见萧郎恼妾时。
340 0 0
中华文学
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 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444 0 0
薛涛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1]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2]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3]
384 0 0
诗经
鸣鞘电过晓闱静。敛龙旂风定。凤楼远出霏烟,闻笑语、中天迥。 清光近。欢声竟。鸳鸯集、仙花斗影。更闻席曲瑶山,升瑞日、春宫永。
315 0 0
张先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馀却有馀。言下忘言一时了, 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391 0 0
白居易
夏水漾天末,晚旸依岸村。风调乌尾劲,眷恋馀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江豚涌高浪,枫树摇去魂。 远戍宗侣泊,暮烟洲渚昏。离心讵几许,骤若移寒温。 此别信非久,胡为坐忧烦。我留石难转,君泛云无根。 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从兹耿幽梦,夜夜湘与沅。
370 0 0
元稹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495 0 0
贯休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傍。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君心与我怀,离别俱回遑。譬如浸蘖泉,流苦已日长。 忍泣目易衰,忍忧形易伤。项籍岂不壮,贾生岂不良。 当其失意时,涕泗各沾裳。古人劝加餐,此餐难自强。 一饭九祝噎,一嗟十断肠。况是儿女怨,怨气凌彼苍。 彼苍若有知,白日下清霜。今朝始惊叹,碧落空茫茫。
455 0 0
孟郊
仙桂曾攀第一枝,薄游湘水阻佳期。皋桥已失齐眉愿, 萧寺行逢落发师。废苑露寒兰寂寞,丹山云断凤参差。 闻公已有平生约,谢绝女萝依兔丝。
397 0 0
方玄绰近来爱说“差不多”这一句话,几乎成了“口头禅”似的;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据在他脑里了。他最初说的是“都一样”,后来大约觉得欠稳当了,便改为“差不多”,一直使用到现在。 他自从发见了这一句平凡的警句以后,虽然引起了不少的新感慨,同时却也到许多新慰安。譬如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的,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又如看见兵士打车夫,在先也要愤愤的,但现在也就转念道,倘使这车夫当了兵,这兵拉了车,大抵也就这么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他这样想着的时候,有时也疑心是因为自己没有和恶社会奋斗的勇气,所以瞒心昧己的故意造出来的一条逃路,很近于“无是非之心”⑵,远不如改正了好。然而这意见总反而在他脑里生长起来。 他将这“差不多说”最初公表的时候是在北京首善学校的讲堂上,其时大概是提起关于历史上的事情来,于是说到“古今人不相远”,说到各色人等的“性相近”⑶,终于牵扯到学生和官僚身上,大发其议论道: “现在社会上时髦的都通行骂官僚,而学生骂得尤利害。然而官僚并不是天生的特别种族,就是平民变就的。现在学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么两样呢?‘易地则皆然’⑷,思想言论举动丰采都没有什么大区别……便是学生团体新办的许多事业,不是也已经难免出弊病,大半烟消火灭了么?差不多的。但中国将来之可虑就在此……” 散坐在讲堂里的二十多个听讲者,有的怅然了,或者是以为这话对;有的勃然了,大约是以为侮辱了神圣的青年;有几个却对他微笑了,大约以为这是他替自己的辩解:因为方玄绰就是兼做官僚的。 而其实却是都错误。这不过是他的一种新不平;虽说不平,又只是他的一种安分的空论。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总长冤他有神经病,只要地位还不至于动摇,他决不开一开口;教员的薪水欠到大半年了,只要别有官俸支持,他也决不开一开口。不但不开口,当教员联合索薪的时候,他还暗地里以为欠斟酌,太嚷嚷;直到听得同寮过分的奚落他们了,这才略有些小感慨,后来一转念,这或者因为自己正缺钱,而别的官并不兼做教员的缘故罢,于是就释然了。 他虽然也缺钱,但从没有加入教员的团体内,大家议决罢课,可是不去上课了。政府说“上了课才给钱”,他才略恨他们的类乎用果子耍猴子;一个大教育家⑸说道“教员一手挟书包一手要钱不高尚”,他才对于他的太太正式的发牢骚了。 “喂,怎么只有两盘?”听了“不高尚说”这一日的晚餐时候,他看着菜蔬说。 他们是没有受过新教育的,太太并无学名或雅号,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称呼了,照老例虽然也可以叫“太太”但他又不愿意太守旧,于是就发明了一个“喂”字。太太对他却连“喂”字也没有,只要脸向着他说话,依据习惯法,他就知道这话是对他而发的。 “可是上月领来的一成半都完了……昨天的米,也还是好容易才赊来的呢。”伊站在桌旁脸对着他说。 “你看,还说教书的要薪水是卑鄙哩。这种东西似乎连人要吃饭,饭要米做,米要钱买这一点粗浅事情都不知道……” “对啦。没有钱怎么买米,没有米怎么煮……” 他两颊都鼓起来了,仿佛气恼这答案正和他的议论“差不多”,近乎随声附和模样;接着便将头转向别一面去了,依据习惯法,这是宣告讨论中止的表示。 待到凄风冷雨这一天,教员们因为向政府去索欠薪⑹,在新华门前烂泥里被国军打得头破血出之后,倒居然也发了一点薪水。方玄绰不费举手之劳的领了钱,酌还些旧债,却还缺一大笔款,这是因为官俸也颇有些拖欠了。当是时,便是廉吏清官们也渐以为薪之不可不索,而况兼做教员的方玄绰,自然更表同情于学界起来,所以大家主张继续罢课的时候,他虽然仍未到场,事后却尤其心悦诚服的确守了公共的决议。 然而政府竟又付钱,学校也就开课了。但在前几天,却有学生总会上一个呈文给政府,说“教员倘若不上课,便要付欠薪。”这虽然并无效,而方玄绰却忽而记起前回政府所说的“上了课才给钱”的话来,“差不多”这一个影子在他眼前又一幌,而且并不消灭,于是他便在讲堂上公表了。 准此,可见如果将“差不多说”锻炼罗织起来,自然也可以判作一种挟带私心的不平,但总不能说是专为自己做官的辩解。只是每到这些时,他又常常喜欢拉上中国将来的命运之类的问题,一不小心,便连自己也以为是一个忧国的志士;人们是每苦于没有“自知之明”的。 但是“差不多”的事实又发生了,政府当初虽只不理那些招人头痛的教员,后来竟不理到无关痛痒的官吏,欠而又欠,终于逼得先前鄙薄教员要钱的好官,也很有几员化为索薪大会里的骁将了。惟有几种日报上却很发了些鄙薄讥笑他们的文字。方玄绰也毫不为奇,毫不介意,因为他根据了他的“差不多说”,知道这是新闻记者还未缺少润笔⑺的缘故,万一政府或是阔人停了津贴,他们多半也要开大会的。 他既已表同情于教员的索薪,自#p#副标题#e#
306 0 0
鲁迅
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
345 0 0
佚名
南溪二月雨初晴。四郊明。暖风轻。一雨一风,铺地落红英。枝上流莺啼劝我,春欲去,且留春。 登临行乐慰闲情。过长亭。暮潮平。四面青芜,中是越王城。信马行吟归路晚,山簇簇,柳阴阴。
432 0 0
康与之
年来玉帐罢兵筹。灯市小迟留。花外香随金勒,酒边人倚红楼。 沙堤此去,传柑侍宴,天上风流。还记月华小队,春风十里潭州。
347 0 0
【洒泉子】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 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上铎。 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潘阆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 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 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524 0 0
刘长卿
阁雨浮云寒尚轻。商量雪意未全成。莫嫌竹外萧然处,忽有幽香透鼻清。 诗兴逸,酒魂醒。主人留客更多情。不辞满引成痴客,且为梅花醉一觥。
307 0 0
方丈萧萧落叶中,暮天深巷起悲风。流年不尽人自老, 外事无端心已空。家近小山当海畔,身留环卫荫墙东。 遥闻相访频逢雪,一醉寒宵谁与同。
310 0 0
戴叔伦
庞公栖鹿门,绝迹远城市。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 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保兹永无患,轩冕何足纪。
403 0 0
故国山河在,新堂冰雪生。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 今代无双士,当年第一人。杯行到手莫辞频。明日凤池归路、隔清尘。
327 0 0
陈师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