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只如今…… 如今只剩些遗骸; 可怜,我的心…… 却教我如何埋掩? 希望,我抚摸着 你惨变的创伤, 在这冷漠的冬夜 谁与我商量埋葬? 埋你在秋林之中, 幽涧之边,你愿否, 朝餐泉乐的峥琮 暮偎着松茵香软? 我收拾一筐的红叶, 露凋秋伤的枫叶, 铺盖在你新坟之上-- 长眠着美丽的希望! 我唱一支惨淡的歌, 与秋林的秋声相和; 滴滴凉露似的清泪, 洒遍了清冷的新墓! 我手抱你冷残的衣裳, 凄怀你生前的经过-- 一个遭不幸的爱母, 回想一场抚养的辛苦。 我又舍不得将你埋葬, 希望,我的生命与光明! 像那个情疯了的公主, 紧搂住她爱人的冷尸! 梦境似的惝恍, 毕竟是谁存与谁亡? 是谁在悲唱,希望! 你,我,是谁替谁埋葬? "美是人间不死的光芒, 不论是生命,或是希望! 便冷骸也发生命的神光, 何必问秋林红叶去埋葬?" 此诗写于1923年1月24日,先后发表于1923年1月28日《努力周报》第39期及1923年6月1日《时事新报 学灯》。曾收入初版本《志摩的诗》。
492 0 0
徐志摩
见说岷峨千古雪。都作岷峨山上石。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费尽勤收拾。一堂真石室。空庭更与添突兀。记当时,长编笔砚,日日云烟湿。 野老时逢山鬼泣。谁夜持山去难觅。有人依样入明光,玉阶之下岩岩立。琅玕无数碧。风流不数平原物。欲重吟,青葱玉树,须倩子云笔。
332 0 0
辛弃疾
丰之余 自从《自由谈》上发表了我的《感旧》和施蛰存先生的《〈庄子〉与〈文选〉》以后,《大晚报》〔2〕的《火炬》便在征求展开的讨论。首先征到的是施先生的一封信,题目曰《推荐者的立场》,注云“《庄子》与《文选》的论争”。 但施先生又并不愿意“论争”,他以为两个人作战,正如弧光灯下的拳击手,无非给看客好玩。这是很聪明的见解,我赞成这一肢一节。不过更聪明的是施先生其实并非真没有动手,他在未说退场白之前,早已挥了几拳了。挥了之后,飘然远引,倒是最超脱的拳法。现在只剩下一个我了,却还得回一手,但对面没人也不要紧,我算是在打“逍遥游”〔3〕。 施先生一开首就说我加以“训诲”,而且派他为“遗少的一肢一节”。上一句是诬赖的,我的文章中,并未对于他个人有所劝告。至于指为“遗少的一肢一节”,却诚然有这意思,不过我的意思,是以为“遗少”也并非怎么很坏的人物。新文学和旧文学中间难有截然的分界,施先生是承认的,辛亥革命去今不过二十二年,则民国人中带些遗少气,遗老气,甚而至于封建气,也还不算甚么大怪事,更何况如施先生自己所说,“虽然不敢自认为遗少,但的确已消失了少年的活力”的呢,过去的余气当然要有的。但是,只要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能少传授一点,那就好了。 我早经声明,先前的文字是并非专为他个人而作的,而且自看了《〈庄子〉与〈文选〉》之后,则连这“一肢一节”也已经疏远。为什么呢,因为在推荐给青年的几部书目上,还题出着别一个极有意味的问题:其中有一种是《颜氏家训》〔4〕。这《家训》的作者,生当乱世,由齐入隋,一直是胡势大张的时候,他在那书里,也谈古典,论文章,儒士似的,却又归心于佛,而对于子弟,则愿意他们学鲜卑语,弹琵琶,以服事贵人——胡人。这也是庚子义和拳〔5〕败后的达官,富翁,巨商,士人的思想,自己念佛,子弟却学些“洋务”,使将来可以事人:便是现在,抱这样思想的人恐怕还不少。而这颜氏的渡世法,竟打动了施先生的心了,还推荐于青年,算是“道德修养”。他又举出自己在读的书籍,是一部英文书和一部佛经〔6〕,正为“鲜卑语”和《归心篇》〔7〕写照。只是现代变化急速,没有前人的悠闲,新旧之争,又正剧烈,一下子看不出什么头绪,他就也只好将先前两代的“道德”,并萃于一身了。假使青年,中年,老年,有着这颜氏式道德者多,则在中国社会上,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荡涤的必要。自然,这虽为书目所引起,问题是不专在个人的,这是时代思潮的一部。但因为连带提出,表面上似有太关涉了某一个人之观,我便不敢论及了,可以和他相关的只有“劝人看《庄子》《文选》了”八个字,对于个人,恐怕还不能算是不敬的。但待到看了《〈庄子〉与〈文选〉》,却实在生了一点不敬之心,因为他辩驳的话比我所豫料的还空虚,但仍给以正经的答复,那便是《感旧以后》(上)。 然而施先生的写在看了《感旧以后》(上)之后的那封信,却更加证明了他和我所谓“遗少”的疏远。他虽然口说不来拳击,那第一段却全是对我个人而发的。现在介绍一点在这里,并且加以注解。 施先生说:“据我想起来,劝青年看新书自然比劝他们看旧书能够多获得一些群众。”这是说,劝青年看新书的,并非为了青年,倒是为自己要多获些群众。 施先生说:“我想借贵报的一角篇幅,将……书目改一下:我想把《庄子》与《文选》改为鲁迅先生的《华盖集》正续编及《伪自由书》。我想,鲁迅先生为当代‘文坛老将’,他的著作里是有着很广大的活字汇的,而且据丰之余先生告诉我,鲁迅先生文章里的确也有一些从《庄子》与《文选》里出来的字眼,譬如‘之乎者也’之类。这样,我想对于青年人的效果也是一样的。”这一大堆的话,是说,我之反对推荐《庄子》与《文选》,是因为恨他没有推荐《华盖集》正续编与《伪自由书》的缘故。 施先生说:“本来我还想推荐一二部丰之余先生的著作,可惜坊间只有丰子恺〔8〕先生的书,而没有丰之余先生的书,说不定他是像鲁迅先生印珂罗版木刻图一样的是私人精印本,属于罕见书之列,我很惭愧我的孤陋寡闻,未能推荐矣。”这一段话,有些语无伦次了,好像是说:我之反对推荐《庄子》与《文选》,是因为恨他没有推荐我的书,然而我又并无书,然而恨他不推荐,可笑之至矣。 这是“从国文教师转到编杂志”,劝青年去看《庄子》与《文选》,《论语》,《孟子》〔9〕,《颜氏家训》的施蛰存先生,看了我的《感旧以后》(上)一文后,“不想再写什么”而终于写出来了的文章,辞退做“拳击手”,而先行拳击别人的拳法。但他竟毫不提主张看《庄子》与《文选》的较坚实的理由,毫不指出我那《感旧》与《感旧以后》(上)两篇中间的错误,他只有无端的诬赖,自己的猜测,撒娇,装傻。几部古书的名目一撕下,“遗少”的肢节也就跟着渺渺茫茫,到底是现出本相:明明白白的变了“洋场恶少”了。 十月二十日。 #p#副标题#e#
352 0 0
鲁迅
半肩风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刚出岭头三五步,浑身都被乱云埋。经行仿佛近诸天,月上山衔半缺圆。听得上方相对话,星辰莫阂五峰巅。
380 0 0
常慧
杨子爱言诗,春天好咏时。恋花从马滞,联句放杯迟。 日映含烟竹,风牵卧柳丝。南山更多兴,须作白云期。
424 0 0
元稹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 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 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生事非渔钓,赏心随去留。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
314 0 0
李颀
正秋阴盛处,忽荡起、一冰轮。甚汉魏从前,才人胜士,断简残文。都无一词赏玩,更拟将、美色似非伦。此意谁能领会,自夸光景长新。 得阴多处倍精神。俗眼转增明。向大第高楼,痴儿_女,脆竹繁_。此心到头未稳,莫古人、真不及今人。坐看两仪消长,静观千古浇淳。
318 0 0
中华文学
乘夕棹归舟,缘源二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565 0 0
戎昱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77 0 0
王维
西江东注急,孤棹若流星。风浪相随白,云中独过青。 他时谁共说,此路我曾经。好向吴朝看,衣冠尽汉庭。
391 0 0
齐己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415 0 0
陶渊明
寺还名玉泉,澄水亦遭贤。物尚犹如此,人争合偶然。 溪流云断外,山峻鸟飞还。初日长廊下,高僧正坐禅。
355 0 0
怅望逢张女,迟回送阿侯。空看小垂手,忍问大刀头。 妙选茱萸帐,平居翡翠楼。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遮羞。 上掌真何有,倾城岂自由。楚妃交荐枕,汉后共藏阄。 夫向羊车觅,男从凤穴求。书成祓禊帖,唱杀畔牢愁。 夜杵鸣江练,春刀解若榴。象床穿幰网,犀帖钉窗油。 仁寿遗明镜,陈仓拂彩球。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 濯锦桃花水,溅裙杜若洲。鱼儿悬宝剑,燕子合金瓯。 银箭催摇落,华筵惨去留。几时销薄怒,从此抱离忧。 帆落啼猿峡,樽开画鹢舟。急弦肠对断,翦蜡泪争流。 璧马谁能带,金虫不复收。银河扑醉眼,珠串咽歌喉。 去梦随川后,来风贮石邮。兰丛衔露重,榆荚点星稠。 解佩无遗迹,凌波有旧游。曾来十九首,私谶咏牵牛。
425 0 0
李商隐
飞燕倚身轻,争人巧笑名。生君弃妾意,增妾怨君情。 日落昭阳殿,秋来长信城。寥寥金殿里,歌吹夜无声。
337 0 0
拂剑整装,光射紫霄,斗牛色寒。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何须更唱,三叠阳关锦还乡,油幢佐幕,谁道青天行路难。从今去,听声名焰焰,飞动岷山。 征途少饮加餐。要做取功名久远看。卷长风吹醒,剑关云气,更须砥柱,三峡惊湍。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须弹贡禹冠。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
319 0 0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421 0 0
白居易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338 0 0
卢纶
寻春与送春,多绕曲江滨。一片凫鹥水,千秋辇毂尘。 岸凉随众木,波影逐游人。自是游人老,年年管吹新。
465 0 0
张乔
甘泉祠殿汉离宫。五云中。渺难穷。永漏通宵,壶矢转金铜。曾从钧天知帝所,孤鹤老,寄辽东。 强扶衰病步龙钟。雪花濛。打窗风。一点青灯,惆怅伴南宫。惟有史君同此恨,丹凤□,水云重。
373 0 0
叶梦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90 0 0
李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