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著盛名。 三主礼闱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
341 0 0
中华文学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1]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389 0 0
柳宗元
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 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
327 0 0
白居易
於穆烈祖,弘此丕基。永言配命,子孙保之。 百神既洽,万国在兹。是用孝享,神其格思。
301 0 0
佚名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466 0 0
秦观
诉衷情·春游 小桃枝下试罗裳, 蝶粉斗遗香。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366 0 0
陈子龙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客云充君褥,承君终宴荣。 空堂魑魅走,高枕形神清。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 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 今我一贱老,裋褐更无营。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叹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李鼎死岐阳,实以骄贵盈。来瑱赐自尽,气豪直阻兵。 皆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
279 0 0
杜甫
离乱身偶在,窜迹任浮沉。虎暴荒居迥,萤孤黑夜深。
375 0 0
司空图
宋玉悲秋合反骚。陶潜把菊任持醪。山遥遥外水萧萧。 梦不到时诗自在,兴难忘处恨全消。香沈沈里蕊飘飘。
456 0 0
韩淲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330 0 0
刘禹锡
御柳风柔春正暖。紫殿朱楼,赫奕祥光远。十二玉龙迎凤辇。香腾锦绣闻弦管。 扇却双莺开宝宴。绿绕红围,宣劝金卮满,万岁千秋流宠眷。此身欲备昭阳燕。
281 0 0
曾觌
白道 杜衡和苏汶〔2〕先生在今年揭破了文坛上的两种秘密,也是坏风气:一种是批评家的圈子,一种是文人的化名。但他还保留着没有说出的秘密——圈子中还有一种书店编辑用的橡皮圈子,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只要是这一家书店出版的书籍,这边一套,“行”,那边一套,也“行”。 化名则不但可以变成别一个人,还可以化为一个“社”。这个“社”还能够选文,作论,说道只有某人的作品,“行”,某人的创作,也“行”。 例如“中国文艺年鉴社”所编的《中国文艺年鉴》〔3〕前面的“鸟瞰”。据它的“瞰”法,是:苏汶先生的议论,“行”,杜衡先生的创作,也“行”。 但我们在实际上再也寻不着这一个“社”。 查查这“年鉴”的总发行所:现代书局;看看《现代》〔4〕杂志末一页上的编辑者:施蛰存,杜衡。 Oho! 孙行者神通广大,不单会变鸟兽虫鱼,也会变庙宇,眼睛变窗户,嘴巴变庙门,只有尾巴没处安放,就变了一枝旗竿,竖在庙后面。〔5〕但那有只竖一枝旗竿的庙宇的呢?它的被二郎神看出来的破绽就在此。 “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我希望”一个文人也不要化为“社”,倘使只为了自吹自捧,那真是“就近又有点卑劣了”。〔6〕 五月十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三日《中华日报·动向》。 〔2〕杜衡即苏汶。他所说“批评家的圈子”,参看本卷第429页注〔2〕。他所说“文人的化名”,见一九三四年五月《现代》月刊第五卷第一期他所发表的《谈文人的假名》。 〔3〕《中国文艺年鉴》指一九三二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的《中国文艺年鉴》,杜衡、施蛰存编辑。年鉴卷首的《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一文,为苏汶鼓吹的“文艺自由论”辩护,同时吹捧杜衡在创作方面对现实主义文学“给了最大的供献”。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日本增田涉信中曾说:“所谓‘文艺年鉴社’,实际并不存在,是现代书局的变名。写那篇《鸟瞰》的人是杜衡,一名苏汶,……在那篇《鸟瞰》中,只要与现代书局刊物有关的人,都写得很好,其他的人则多被抹杀。而且还假冒别人文章来吹捧自己。”〔4〕《现代》文艺月刊,施蛰存、杜衡编辑,上海现代书局出版,一九三二年五月创刊,一九三五年三月改为综合性月刊,汪馥泉编辑,同年五月出至第六卷第四期停刊。 〔5〕孙行者和二郎神斗法,尾巴变成旗竿的故事,见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 〔6〕苏汶在《谈文人的假名》中曾说:“用笔名无可反对,但我希望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每人是用着固定的笔名为妥……”又说:“有一种是为的逃避文责,就近又有点卑劣了。” #p#副标题#e#
299 0 0
鲁迅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权德舆
此地似乡国,堪为朝夕吟。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 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我来无旧识,谁见寂寥心。
364 0 0
方干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326 0 0
张元干
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游吴经万里,吊屈过三湘。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名嗟黄绶系,才是白眉良。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
皇甫冉
清晨孤亭里,极目对前岑。远与天水合,长霞生夕林。 苍然平楚意,杳霭半秋阴。落日川上尽,关城云外深。 方予事岩壑,及此欲抽簪。诗就蓬山道,还兹契宿心。
336 0 0
饿犬齰枯骨,自吃馋饥涎。今文与古文,各各称可怜。 亦如婴儿食,饧桃口旋旋。唯有一点味,岂见逃景延。 绳床独坐翁,默览有所传。终当罢文字,别著逍遥篇。 从来文字净,君子不以贤。
394 0 0
孟郊
秋光动河汉,耿耿曙难分。堕露垂丛药,残星间薄云。 心悬赤城峤,志向紫阳君。雁过海风起,萧萧时独闻。
467 0 0
马戴
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溪如冰后听,山似烧来看。 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汗干。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