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日月影从光外过, 山河形向静中分。歌扬郢路谁同听,声洒梁园客共闻。 堪想画堂帘卷次,轻随舞袖正纷纷。
296 0 0
齐己
大约人们一遇到不大看惯的东西,总不免以为他古怪。我还记得初看见西洋人的时候,就觉得他脸太白,头发太黄,眼珠太淡,鼻梁太高。虽然不能明明白白地说出理由来,但总而言之:相貌不应该如此。至于对于中国人的脸,是毫无异议;即使有好丑之别,然而都不错的。 我们的古人,倒似乎并不放松自己中国人的相貌。周的孟轲就用眸子来判胸中的正不正,〔2〕汉朝还有《相人》〔3〕二十四卷。后来闹这玩艺儿的尤其多;分起来,可以说有两派罢: 一是从脸上看出他的智愚贤不肖;一是从脸上看出他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荣枯。于是天下纷纷,从此多事,许多人就都战战兢兢地研究自己的脸。我想,镜子的发明,恐怕这些人和小姐们是大有功劳的。不过近来前一派已经不大有人讲究,在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捣鬼的都只是后一派了。 我一向只留心西洋人。留心的结果,又觉得他们的皮肤未免太粗;毫毛有白色的,也不好。皮上常有红点,即因为颜色太白之故,倒不如我们之黄。尤其不好的是红鼻子,有时简直像是将要熔化的蜡烛油,仿佛就要滴下来,使人看得栗栗危惧,也不及黄色人种的较为隐晦,也见得较为安全。总而言之:相貌还是不应该如此的。 后来,我看见西洋人所画的中国人,才知道他们对于我们的相貌也很不敬。那似乎是《天方夜谈》或者《安兑生童话》〔4〕中的插画,现在不很记得清楚了。头上戴着拖花翎的红缨帽,一条辫子在空中飞扬,朝靴的粉底非常之厚。但这些都是满洲人连累我们的。独有两眼歪斜,张嘴露齿,却是我们自己本来的相貌。不过我那时想,其实并不尽然,外国人特地要奚落我们,所以格外形容得过度了。 但此后对于中国一部分人们的相貌,我也逐渐感到一种不满,就是他们每看见不常见的事件或华丽的女人,听到有些醉心的说话的时候,下巴总要慢慢挂下,将嘴张了开来。这实在不大雅观;仿佛精神上缺少着一样什么机件。据研究人体的学者们说,一头附着在上颚骨上,那一头附着在下颚骨上的“咬筋”,力量是非常之大的。我们幼小时候想吃核桃,必须放在门缝里将它的壳夹碎。但在成人,只要牙齿好,那咬筋一收缩,便能咬碎一个核桃。有着这么大的力量的筋,有时竟不能收住一个并不沉重的自己的下巴,虽然正在看得出神的时候,倒也情有可原,但我总以为究竟不是十分体面的事。 日本的长谷川如是闲是善于做讽刺文字的。去年我见过他的一本随笔集,叫作《猫·狗·人》〔5〕;其中有一篇就说到中国人的脸。大意是初见中国人,即令人感到较之日本人或西洋人,脸上总欠缺着一点什么。久而久之,看惯了,便觉得这样已经尽够,并不缺少东西;倒是看得西洋人之流的脸上,多余着一点什么。这多余着的东西,他就给它一个不大高妙的名目:兽性。中国人的脸上没有这个,是人,则加上多余的东西,即成了下列的算式: 人+兽性=西洋人 他借了称赞中国人,贬斥西洋人,来讥刺日本人的目的,这样就达到了,自然不必再说这兽性的不见于中国人的脸上,是本来没有的呢,还是现在已经消除。如果是后来消除的,那么,是渐渐净尽而只剩了人性的呢,还是不过渐渐成了驯顺。 野牛成为家牛,野猪成为猪,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欢,于本身并无好处。人不过是人,不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倘不得已,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如果合于下列的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 人+家畜性=某一种人中国人的脸上真可有兽性的记号的疑案,暂且中止讨论罢。我只要说近来却在中国人所理想的古今人的脸上,看见了两种多余。一到广州,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因为电影是“艺术”,所以电影艺术家便将这两种多余加上去了。 古装的电影也可以说是好看,那好看不下于看戏;至少,决不至于有大锣大鼓将人的耳朵震聋。在“银幕”上,则有身穿不知何时何代的衣服的人物,缓慢地动作;脸正如古人一般死,因为要显得活,便只好加上些旧式戏子的昏庸。 时装人物的脸,只要见过清朝光绪年间上海的吴友如的《画报》〔6〕的,便会觉得神态非常相像。《画报》所画的大抵不是流氓拆梢〔7〕,便是妓女吃醋,所以脸相都狡猾。这精神似乎至今不变,国产影片中的人物,虽是作者以为善人杰士者,眉宇间也总带些上海洋场式的狡猾。可见不如此,是连善人杰士也做不成的。 听说,国产影片之所以多,是因为华侨欢迎,能够获利,每一新片到,老的便带了孩子去指点给他们看道:“看哪,我们的祖国的人们是这样的。”在广州似乎也受欢迎,日夜四场,我常见看客坐得满满。 广州现在也如上海一样,正在这样地修养他们的趣味。可惜电影一开演,电灯一定熄灭,我不能看见人们的下巴。 四月六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北京《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二十一、二十二期合刊。 〔2〕《孟子·离娄》有如下的话:“孟子曰:存乎人者,莫#p#副标题#e#
279 0 0
鲁迅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逡巡又是一年别,寄语集仙呼索郎。
325 0 0
周繇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眇。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 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前期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 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 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人非西喻蜀,兴在北坑赵。 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崔师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
241 0 0
杜甫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295 0 0
寇准
绿野春浓停骑,暖风飘醉襟。渐触目、景物凄悲,花无语、曲径沈沈。重檐缭垣静锁,丹青暗、断轴尘半侵。欢绛纱、玉臂封时,何期掩、夜泉流恨深。已矣霜凋蕙心。兰昌旧事,云容好信难寻。伫立孤吟。怕凤履、有遗音。今宵珮环奏月,知倦客、苦登临。惊飞翠禽。松杉弄碎影、晴又阴。
229 0 0
中华文学
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251 0 0
杜牧
公归兜率,局面屡变。 青云交绝,珠履客散。 白传草堂,裴公经院。 僧定未起,樵柯将烂。 老鹤倦飞,不慕霄汉。 驽马恋主,非贪豆栈。 风雨忧愁,常占春半。 昔倚山岳,今悲露电。 语犹在耳,事不如愿。 病忆故乡,一筇易办。 受恩莫报,迟回眷眷。 入西州门,泪流被面。 知音永已,弦断琴爨。 袖香告辞,用写缱绻。 (注)赵与筹(119?年-1260年),字德渊,号节斋,累官至观文殿学士,谥忠惠
230 0 0
释善珍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226 0 0
陈子昂
竹林会里偏怜小,淮水清时最觉贤。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窦巩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401 0 0
毛泽东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正是离情伤远别, 忽闻台旨许重来。此时暂与交亲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鱼台。
288 0 0
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天上欢华春有限, 世间漂泊海无边。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 官满更归何处去,香炉峰在宅门前。
285 0 0
白居易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247 0 0
苏轼
青山高处上不易,白云深处行亦难。 留君不宿对秋月,莫厌山空泉石寒。
287 0 0
陈羽
解遣愁人,能添喜气。些儿好事先施力。画堂深处伴妖娆,绛纱笼里丹砂赤。 有艳难留,无根怎觅。几回不忍轻轻别。玉人曾向耳边言,花有信、人无的。
207 0 0
一雀入官仓,所食能损几。所虑往复频,官仓乃害尔。 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在水。饮啄要自然,何必空城里。
299 0 0
聂夷中
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归。残灯逢水店,疏磬忆山扉。 夜浦鱼惊少,空林鹊绕稀。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
皎然
国鸟尚含天乐转,寒风犹带御衣香。 为报碧潭明月夜,会须留赏待君王。
259 0 0
佚名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250 0 0
高适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