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 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此地秋风起,应随计吏还。
420 0 0
张乔
厌剧辞京县,褒贤待诏书。酂侯方继业,潘令且闲居。 霁后三川冷,秋深万木疏。对琴无一事,新兴复何如。
396 0 0
韦应物
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深。行歇每依鸦舅影, 挑频时见鼠姑心。凌风蔼彩初携笼,带露虚疏或贮襟。 欲助春盘还爱否,不妨萧洒似家林。
陆龟蒙
一道温泉绕御楼,先皇曾向此中游。 虽然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
421 0 0
中华文学
1 积在天津的纸张运不到北京,连印书也颇受战争的影响,我的旧杂感的结集《华盖集》付印两月了,排校还不到一半。 可惜先登了一个预告,以致引出陈源教授的“反广告”来—— “我不能因为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好,我也不能因为佩服他的小说,就称赞他其余的文章。我觉得他的杂感,除了《热风》中二三篇外,实在没有一读之价值。”〔2〕(《现代评论》七十一,《闲话》。) 这多么公平!原来我也是“今不如古”了;《华盖集》的销路,比起《热风》来,恐怕要较为悲观。而且,我的作小说,竟不料是和“人格”无关的。“非人格”的一种文字,像新闻记事一般的,倒会使教授“佩服”,中国又仿佛日见其光怪陆离了似的,然则“实在没有一读之价值”的杂感,也许还要存在罢。 2 做那有名的小说《DonQuijote》的M.deCervantes先生,穷则有之,说他像叫化子,可不过是一种特别流行于中国学者间的流言。他说DonQuijote看游侠小说看疯了,便自己去做侠客,打不平。他的亲人知道是书籍作的怪,就请了间壁的理发匠来检查;理发匠选出几部好的留下来,其余的便都烧掉了。〔3〕大概是烧掉的罢,记不清楚了;也忘了是多少种。想来,那些入选的“好书”的作家们,当时看了这小说里的书单,怕总免不了要面红耳赤地苦笑的罢。 中国虽然似乎日见其光怪陆离了。然而,乌乎哀哉!我们连“苦笑”也得不到。 3 有人从外省寄快信来问我平安否。他不熟于北京的情形,上了流言的当了。 北京的流言报,是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章士钊“整顿学风”以还,一脉相传,历来如此的。现在自然也如此。 第一步曰:某方要封闭某校,捕拿某人某人了。这是造给某校某人看,恐吓恐吓的。 第二步曰:某校已空虚,某人已逃走了。这是造给某方看,煽动煽动的。 又一步曰:某方已搜检甲校,将搜检乙校了。这是恐吓乙校,煽动某方的。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然而,少安毋躁罢。还有一步曰:乙校昨夜通宵达旦,将赤化书籍完全焚烧矣。 于是甲校更正,说并未搜检;乙校更正,说并无此项书籍云。 4 于是连卫道的新闻记者,圆稳的大学校长〔4〕也住进六国饭店,讲公理的大报也摘去招牌,学校的号房也不卖《现代评论》:大有“火炎昆冈,玉石俱焚”〔5〕之概了。 其实是不至于此的,我想。不过,谣言这东西,却确是造谣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实,我们可以借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 5 中华民国九年七月直皖战争开手;八月,皖军溃灭,徐树铮等九人避入日本公使馆。〔6〕这时还点缀着一点小玩意,是有一些正人君子——不是现在的一些正人君子——去游说直派武人,请他杀戮改革论者了。终于没有结果;便是这事也早从人们的记忆上消去。但试去翻那年八月的《北京日报》,还可以看见一个大广告,里面是什么大英雄得胜之后,必须廓清邪说,诛戮异端等类古色古香的名言。 那广告是有署名的,在此也无须提出。但是,较之现在专躲在暗中的流言家,却又不免令人有“今不如古”之感了。 我想,百年前比现在好,千年前比百年前好,万年前比千年前好……特别在中国或者是确凿的。 6 在报章的角落里常看见对青年们的谆谆的教诫:敬惜字纸咧;留心国学咧;伊卜生〔7〕这样,罗曼罗兰那样咧。时候和文字是两样了,但含义却使我觉得很耳熟:正如我年幼时所听过的耆宿的教诫一般。 这可仿佛是“今不如古”的反证了。但是,世事都有例外,对于上一节所说的事,这也算作一个例外罢。 五月六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七日《语丝》周刊第七十九期。 〔2〕此段引自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七十一期(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七日)发表的《闲话》。他在文中先举《呐喊》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最初十年间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接着就攻击鲁迅的杂文。 〔3〕见塞万提斯著《堂·吉诃德》第五、六章。关于说塞万提斯“像叫化子”的话,参看本卷第239页注〔39〕。 〔4〕卫道的新闻记者,圆稳的大学校长指成舍我、蒋梦麟等人。据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上海《时事新报》和同年五月一日广州《向导》周报第一五一期报道,自标榜“扑灭赤化”的奉军及直鲁联军进占北京,并采取枪毙《京报》社长邵飘萍等严厉镇压手段后,北京报界和学界一片恐慌,《世界晚报》成舍我、《中美晚报》宋发祥和“素号稳健的北大代理校长蒋梦麟”等均先后逃匿。 〔5〕“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语见《尚书·胤征》,好坏同归于尽的意思。 〔6〕指一九二○年七月北洋#p#副标题#e#
428 0 0
鲁迅
新睡起,熏过绣罗衣。梳洗了,百般宜。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 漫良夜、月圆空好意,恐落花、流水终寄恨,悲欢往往相随。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又争如,遵大路,合逢伊。
459 0 0
毛滂
梅子欲黄时,霖雨晚来初歇。谁在绿窗深处,把彩丝双结。 浅斟低唱笑相偎,映一团香雪。□指墙头榴火,倩玉郎轻折。
403 0 0
姚述尧
分凤鞋,剖鸾钗,薄情自来年少客。义断恩乖,雨冷云埋,痴意尚怜才。风不定花落闲阶,云不蔽月满楼台。燕归也人未归,雁来也信悭来。才,不得休约到海棠开。弹玉指,觑腰枝,想前生欠他憔悴死。锦帐琴瑟,罗帕胭脂,则落的害相思。曾约在桃李开时,到今日杨柳垂丝。假题情绝句诗,虚写恨断肠词,嗤!都扯作纸条儿。鸾枕孤,凤衾余,愁心碎时窗外雨。漏断铜壶,香冷金炉,宝帐暗流苏。情不已心在天隅,魂欲离梦不华胥。西风征雁远,湘水锦鳞无,吁!谁寄断肠书?蟾影边,凤台前,箫声为谁天外远?欹枕情牵,倚槛无言,血泪洒寒烟。自薄情别后经年,想嫦娥不念孤眠。葡萄架梧桐井,杨柳院海棠轩。天!陡恁月儿圆。斟玉波,对金荷,新来自觉酒尚可。带解金罗,胥淡双蛾,月枕共谁歌?从别后必定心薄,待归来说甚愁多。枕边憔悴我,灯下可憎他。睃,腰柳瘦因何?莺燕友,凤鸾传,尽今生猛可里不到头。被底温柔,枕上风流,一笔尽都勾。明知道泼水难收,争忍说和味合休。沈腰偏着丑,潘貌不藏羞。愁,人问瘦因由。挑短檠,倚云屏,伤心伴人清瘦影。薄酒初醒,好梦难成,斜月为谁明?闷恹恹听彻残更,意迟迟盼杀多情。西风穿户冷,檐马隔帘鸣,叮,疑是佩环声。踏草茵,步苔痕,忆宫妆懒观蝶翅粉。桃脸香新,柳黛愁颦,谁道不消魂!海棠台榭清晨,梨花院落黄昏。卷帘邀皓月,把酒问东君。春,偏恼少年人。清景幽,水痕收,潇潇几株霜后柳。往日追游,此际还羞,新恨上眉头。丹枫不返金沟,碧云深锁朱楼。风凉梧翠减,露冷菊香浮。秋,妆点许多愁。彻骨杓,满怀学,只因爱钱心辨不得歹共好。杨柳妖烧,兰蕙丰标,禁不过烂银锹。旧人物不采分毫,新女婿直恁风骚。攀不得龙虎榜,品不得凤鸾箫。猫,不信不敛儿哮。
435 0 0
周文质
【金桥感事】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492 0 0
吴融
长乐花枝雨点销,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511 0 0
韩翃
【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1]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杂胡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2]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419 0 0
崔颢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 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477 0 0
姚合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 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叹画图难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383 0 0
吴文英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491 0 0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346 0 0
秦观
汉皇受禅新尧统。沼跃潜鱼仪舞凤。五云色备观台书,万世功成贤相用。 江湖襟带蛮荆控。摩抚民劳输土贡。愿倾石尉望尘心,来献鲁侯难老颂。
368 0 0
石孝友
梦绕嵯峨里,神疏骨亦寒。觉来谁共说,壁上自图看。 古翠松藏寺,春红杏湿坛。归心几时遂,日向渐衰残。
471 0 0
齐己
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独立正始风,蔚然中兴瑞。 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真貌月悬秋,雄词雷出地。 具瞻先皇宠,欲践东华贵。咫尺时不来,千秋鼎湖泪。 因分三辅职,进领南平位。报政黄霸惭,提兵吕蒙醉。 岁星临斗牛,水国嘉祥至。不独苍生苏,仍兼六驺喜。 恭闻庙堂略,欲断匈奴臂。刬释自宸衷,平戍在连帅。 时康簪笏冗,世梗忠良议。丘壑非无人,松香有私志。 三朝倚天剑,十万浮云骑。可使河曲清,群公信儿戏。 沧溟用谦德,百谷走童稚。御众付深人,参筹须伟器。 他年蓬荜贱,愿附鹓鸾翅。
426 0 0
陈陶
其一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1]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2] 其二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其三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3]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其四 海神来过恶风回,[4] 浪打天门石壁开。[5] 浙江八月何如此?[6] 涛似连山喷雪来。[7] 其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其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8] 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460 0 0
李白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春江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 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 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掘头船, 乐在风波不用仙。
张志和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