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择日发征辕,斋戒来投节制尊。分虎名高初命相, 攀龙迹下愧登门。夜听讴咏销尘梦,晓拜旌幢战旅魂。 华舍未开宁有碍,彩毫虽乏敢无言。生兼文武为人杰, 出应乾坤静帝阍。计吐六奇谁敢敌,学穷三略不须论。 功高马卸黄金甲,台迥宾欢白玉樽。九穗嘉禾垂绮陌, 四时甘雨带雕轩。推恩每觉东溟浅,吹律能令北陆暄。 青草连沙无血溅,黄榆锁塞有莺翻。笙歌合沓春风郭, 鸡犬连延碧岫村。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托蓬根。
422 0 0
中华文学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456 0 0
张祜
亭树萧萧生暮凉。安排清梦到胡床。楚山楚水秋江外,江北江南客恨长。 苹渚令,橘汀黄。断魂残梦更斜阳。欲将此日悲秋泪,洒向江天哭楚狂。
397 0 0
赵长卿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353 0 0
杜甫
一何为美术 美术为词,中国古所不道,此之所用,译自英之爱忒(artorfineart)。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是有九神〔2〕,先民所祈,以冀工巧之具足,亦犹华土工师,无不有崇祀拜祷矣。顾在今兹,则词中函有美丽之意,凡是者不当以美术称。 希腊之民,以美术著于世,然其造作,初无研肄,仅凭直觉之力,以判别天物美恶,惟其为觉敏,故所成就者神。盖凡有人类,能具二性:一曰受,二曰作。受者譬如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既有领会感动,则一二才士,能使再现,以成新品,是谓之作。故作者出于思,倘其无思,即无美术。然所见天物,非必圆满,华或槁谢,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改造,俾其得宜,是曰美化,倘其无是,亦非美术。故美术者,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缘美术必有此三要素,故与他物之界域极严。刻玉之状为叶,髹漆之色乱金,似矣,而不得谓之美术。象齿方寸,文字千万,核桃一丸,台榭数重,精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几案可以弛张,什器轻于携取,便于用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太古之遗物,绝域之奇器,罕矣,而非必为美术。重碧大赤,陆离斑驳,以其戟刺;夺人目精,艳矣,而非必为美术,此尤不可不辨者也。 二美术之类别 由前之言,可知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苟合于此,则无间外状若何,咸得谓之美术;如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皆是也。区分之法,始于希腊柏拉图〔3〕,其类凡二: (甲)静美术(乙)动美术柏氏以雕塑,绘画为静,音乐,文章为动,事属草创,为说不完。后有法人跋多〔4〕区分为三,德人黑智尔〔5〕承之。(甲)目之美术(乙)耳之美术(丙)心之美术 属于目者为绘画雕塑,属于耳者为音乐,属于心者为文章,其说之不能具是,无异前古。近时英人珂尔文〔6〕以为区别之术,可得三种,今具述于次;凡有美术,均可取其一以分隶之。 (一)(甲)形之美术(乙)声之美术美术有可见可触者,如绘画,雕塑,建筑,是为形美;有不可见不可触者,如音乐,文章,是为音美。顾中国文章之美,乃为形声二者,是又非此例所能赅括也。 (二)(甲)摹拟美术(乙)独造美术美术有拟象天物者,为雕刻,绘画,诗歌;有独造者,为建筑,音乐。此二者虽间亦微涉天物,而繁复腠会,几于脱离。 (三)(甲)致用美术(乙)非致用美术美术之中,涉于实用者,厥惟建筑。他如雕刻,绘画,文章,音乐,皆与实用无所系属者也。 三美术之目的与致用言美术之目的者,为说至繁,而要以与人享乐为臬极,惟于利用有无,有所牴午。主美者以为美术目的,即在美术,其于他事,更无关系。诚言目的,此其正解。然主用者则以为美术必有利于世,傥其不尔,即不足存。顾实则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沾沾于用,甚嫌执持,惟以颇合于今日国人之公意,故从而略述之如次: 一美术可以表见文化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此诸品物,长留人世,故虽武功文教,与时间同其灰灭,而赖有美术为之保存,俾在方来,有所考见。他若盛典?事〔7〕,胜地名人,亦往往以美术之力,得以永住。 一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癡安。 一美术可以救援经济方物见斥,外品流行,中国经济,遂以困匮。然品物材质,诸国所同,其差异者,独在造作。美术弘布,作品自胜,陈诸市肆,足越殊方,尔后金资,不虞外溢。故徒言崇尚国货者末,而发挥美术,实其本根。四播布美术之方 美术之用,大者既得三事,而本有之目的,又在与人以享乐,则实践此目的之方术,自必在于播布。播布云者,谓不更幽秘,而传诸人间,使与国人耳目接,以发美术之真谛,起国人之美感,更以冀美术家之出世也。兹拟应行之事如次:一建设事业 美术馆当就政府所在地,立中央美术馆,为光复记念,次更及诸地方。建筑之法,宜广征专家意见,会集图案,择其善者,或即以旧有著名之建筑充之。所列物品,为中国旧时国有之美术品。 美术展览会建筑之法如上。以陈列私人所藏,或美术家新造之品。 剧场建筑之法如上。其所演宜用中国新剧,或翻译外国著名新剧,更不参用古法;复以图书陈说大略,使观者咸喻其意。若中国旧剧,宜别有剧场,不与新剧混淆。 奏乐堂当就公园或公地,设立奏乐之处,定日演奏新乐,不更参以旧乐;惟必先以小书说明,俾听者咸能领会。 文艺会当招致文人学士,设立集会,审国人所为文艺,择其优者加以奖励,并助之流布。且决定域外著名图籍若干,译为华文,布之国内。 #p#副标题#e#
鲁迅
宪厅名最重,假日许从容。床满诸司印,庭高五粒松。 井寻芸吏汲,茶拆岳僧封。鸟度帘旌暮,犹吟隔苑钟。
480 0 0
忆昔同时召。正青山、亲提玉尺,量材廊庙。当日班行比元祐,北玉西珠照耀。一转首、宫南移调。君自鸟台登骑首,觉精神、风采增清峭。数贤者,一不肖。 酒酣耳热憔长啸。便翩翩、辍班荷橐,一麾闽峤。堪笑狂生无用处,垂老云耕月钓。这富贵、非由人要。畴昔评君如玉雪,好条然、琴鹤风尘表。清献后,又有赵。
426 0 0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南宫通籍新郎吏, 西候从戎旧主人。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鼎门为别霜天晓,賸把离觞三五巡。
376 0 0
刘禹锡
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 剡溪不辨沙头路,粉水平堤。姑射人归。记得歌声与舞时。
375 0 0
张先
春漠漠。何处养花张幕。佩冷香残天一角。忍看罗袖薄。 两两鸳鸯难学。六六锦鳞空托。趁有余妍须细酌。东风情性恶。
377 0 0
短松鹤不巢,高石云不栖。君今潇湘去,意与云鹤齐。 力买奇险地,手开清浅溪。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418 0 0
孟郊
平分素商。四垂翠幕,斜界银潢。颢气通建章。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明映波融太液,影随帘挂披香。楼观壮丽,附霁云、耀绀碧相望。 宫妆。三千从赭黄。万年世代,一部笙簧。夜宴花漏长。乍莺歌断续,燕舞回翔。玉座频燃绛蜡,素娥重按霓裳。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
446 0 0
万俟咏
夜香闻偈后,岑寂掩双扉。照竹灯和雪,穿云月到衣。 草堂疏磬断,江寺故人稀。唯忆江南雨,春风独鸟归。
510 0 0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458 0 0
鲍照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沈沈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366 0 0
史达祖
云间双凤鸣,一去一归城。鞍马朝天色,封章恋阙情。 日临宫树高,烟盖沙草平。会当戎事息,联影绕池行。
王建
晓角 海派《大公报》〔2〕的《大公园地》上,有《非庵漫话》,八月二十五日的一篇,题为《太学生应试》,云:“这次太学生应试,国文题在文科的是:《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理科的是《拟南粤王复汉文帝书》,并把汉文帝遗南粤王赵佗书的原文附在题后。也许这个试题,对于现在的异动,不无见景生情之意。但是太学生对于这两个策论式的命题,很有些人摸不着头脑。有一位太学生在试卷上大书:‘汉文帝三字仿佛故识,但不知系汉高祖几代贤孙,答南粤王赵他,则素昧生平,无从说起。且回去用功,明年再见。’某试官见此生误佗为他,辄批其后云:‘汉高文帝爸,赵佗不是他;今年既不中,明年再来吧。’又一生在《士先器识而后文艺》题后,并未作文,仅书‘若见美人甘下拜,凡闻过失要回头’一联,掷笔出场而去。某试官批云:‘闻鼓鼙而思将帅之臣,临考试而动爱美之兴,幸该生尚能悬崖勒马,否则应打竹板四十,赶出场外。’是亦孤城落日中堪资谈助者。” 寥寥三百余字耳,却已将学生对于旧学之空疏和官师态度之浮薄写尽,令人觉自言“歇后郑五作宰相,天下事可知”〔3〕者,诚亦古之人不可及也。 但国文亦良难:汉若无赵他,中华民国亦岂得有“太学生”哉。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九月五日《中流》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2〕海派《大公报》指在上海发行的《大公报》,一九三六年四月一日开始发行。 〔3〕“歇后郑五作宰相,天下事可知”《唐书·郑綮传》载:“綮善为诗,多侮剧刺时,故落格调,时号郑五歇后体。初去庐江与郡人别云:‘唯有两行公廨泪,一时洒向渡头风。’滑稽皆此类也……庶政未惬,綮每形于诗什而嘲之。”后来他被任为宰相,“亲宾来贺,搔首言曰:‘歇后郑五作宰相,时事可知矣!’”“歇后”,就是结末的语词不说出来;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载:“(唐)彦谦题高庙(汉高祖陵)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y。’虽是着题,然语皆歇后。”“三尺”,指“三尺剑”;“一'y”,指“一'y土”。
345 0 0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 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裴回闻夜鹤,怅望待秋鸿。 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
339 0 0
卢照邻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479 0 0
温庭筠
纱帽度残春,虚舟寄一身。溪边逢越女,花里问秦人。 古塞连山静,阴霞落海新。有时城郭去,暗与酒家亲。
403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