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容与。看世间、几度今古。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见说胡儿,也学纶巾_雨。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
347 0 0
姜夔
清秋寿原上,诏拜承吉卜。尝读贞观书,及兹幸斋沐。 文皇昔潜耀,随季自颠覆。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 神祇戴元圣,君父纳大麓。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 无疆传庆祚,有截荷亭育。仙驭凌紫氛,神游弃黄屋。 方祗护山迹,先正陪岩腹。杳杳九嵕深,沈沈万灵肃。 鸟飞田已辟,龙去云犹簇。金气爽林峦,乾冈走崖谷。 吾皇弘孝理,率土蒙景福。拥佑乃清夷,威灵谅回复。 礼承三公重,心愧二卿禄。展敬何所伸,曾以斧山木。
305 0 0
权德舆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289 0 0
柳宗元
忽忆前年科第后,此时鸡鹤暂同群。 秋风惆怅须吹散,鸡在中庭鹤在云。
387 0 0
白居易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闲。 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287 0 0
李端
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结束还军府,光辉过御沟。 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
325 0 0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495 0 0
萨都剌
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三年护塞从戎远, 万里投荒失意多。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 遥知布惠苏民后,应向祠堂吊汨罗。
319 0 0
中华文学
忆春草,处处多情洛阳道。金谷园中见日迟, 铜驼陌上迎风早。河南大君频出难,只得池塘十步看。 府门闭后满街月,几处游人草头歇。馆娃宫外姑苏台, 郁郁芊芊拨不开。无风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曾拂来。
374 0 0
刘禹锡
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414 0 0
于濆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1]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
356 0 0
李贺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 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323 0 0
苏轼
赤日彤霞照晚坡,东州道路兴如何。蝉离楚柳鸣犹少, 叶到嵩云落渐多。海内自为闲去住,关头谁问旧经过。 叮咛与访春山寺,白乐天真在也么。
336 0 0
齐己
高士高无敌,腾腾话入燕。无人知尔意,向我道非禅。 栗径穿蕃冢,狼声隔远烟。槃山多道侣,应未有归年。
431 0 0
贯休
绣林锦野,春态相压。谁家少年,马蹄蹋蹋。 斗鸡走狗夜不归,一掷赌却如花妾。谁云不颠不狂, 其名不彰,悲夫! 木落萧萧,虫鸣唧唧。不觉朱蔫脸红,霜劫鬓漆。 世途多事,泣向秋日。方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如何?
离念非前期,秋风忽已至。 ——潘述 芸黄众芳晚,摇荡居人思。 ——皎然 白霜凄以积,高梧飒而坠。 ——汤衡 悠然越山川,复此恨离异。 ——潘述 时景易迁谢,欢□难兼遂。 ——皎然 惜分缓回舟,怀遥企归驷。 ——汤衡 休浣情自高,来思日云未。 ——潘述
371 0 0
皎然
徒步随计吏,辛勤鬓易凋。归期无定日,乡思羡回潮。 冒雨投前驿,侵星过断桥。何堪穆陵路,霜叶更潇潇。
355 0 0
王贞白
丛车饯才子,路走许东偏。远水同春色,繁花胜雪天。 鸟行侵楚邑,树影向殷田。莫学生乡思,梅真正少年。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392 0 0
郑燮
燕赵能歌有几人,为花回雪似含颦。 声随御史西归去,谁伴文翁怨九春。
36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