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316 0 0
高适
【苦篁调啸引】 请说轩辕在时事, 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1] 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 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 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 无德不能得此管, 此管沉埋虞舜祠。
375 0 0
李贺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393 0 0
朱淑真
五凤楼西花一园,低枝小树尽芳繁。 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
369 0 0
令狐楚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 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 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 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 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338 0 0
中华文学
我似乎实在愚陋,直到现在,才知道中国之弱,是新诗人叹弱的。〔2〕为救国的热忱所驱策,于是连夜揣摩,作文学救国策。可惜终于愚陋,缺略之处很多,尚希博士学者,进而教之,幸甚。 一,取所有印刷局的感叹符号的铅粒和铜模,全数销毁;并禁再行制造。案此实为长吁短叹的发源地,一经正本清源,即虽欲“缩小为细菌放大为炮弹”而不可得矣。 二,禁止扬雄《方言》〔3〕,并将《春秋公羊传》《谷梁传》〔4〕订正。案扬雄作《方言》而王莽篡汉,〔5〕公谷解《春秋》间杂土话而嬴秦亡周,〔6〕方言之有害于国,明验彰彰哉。扬雄叛臣,著作应即禁止,公谷传拟仍准通行,但当用雅言,代去其中胡说八道之土话。 三,应仿元朝前例,禁用衰飒字样三十字,仍请学者用心理测验及统计法,加添应禁之字,如“哩”“哪”等等;连用之字,亦须明定禁例,如“糟”字准与“粕”字连用,不准与“糕”字连用;“阿”字可用于“房”字之上或“东”字之下,〔7〕而不准用于“呀”字之上等等;至于“糟鱼糟蟹”,则在雅俗之间,用否听便,但用者仍不得称为上等强国诗人。案言为心声,岂可衰飒而俗气乎? 四,凡太长,太矮,太肥,太瘦,废疾,老弱者均不准做诗。案健全之精神,宿于健全之身体,身体不强,诗文必弱,诗文既弱,国运随之,故即使善于欢呼,为防微杜渐计,亦应禁止妄作。但如头痛发热,伤风咳嗽等,则只须暂时禁止之。 五,有多用感叹符号之诗文,虽不出版,亦以巧避检疫或私藏军火论。案即防其缩小而传病,或放大而打仗也。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二日《晨报副刊》,署名风声。 〔2〕张耀翔在《心理》杂志第三卷第二号(一九二四年四月)发表的《新诗人的情绪》一文中说:“‘感叹’二字,……失意人之呼声,消极,悲观,厌世者之口头禅,亡国之哀音也。”他对新诗所用的感叹号加以统计后又说:感叹号“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所难堪者,无数青年读者之日被此类‘细菌’‘弹丸’毒害耳。”〔3〕扬雄(前53—18)字子云,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文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汉成帝时他任给事黄门郎,王莽篡汉,又做了王莽新朝的大夫。《方言》,搜集西汉各地方言和异体字编辑而成的辞书,共十三卷。 〔4〕《春秋公羊传》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解释《春秋》的书,传文多用齐语。《谷梁传》,相传为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解释《春秋》的书,传文多用鲁语。《春秋》,春秋时鲁国的编年史,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二四二年间鲁国的史实,相传为孔丘所修。 〔5〕王莽篡汉王莽(前45—23),字巨君,东平陵(今山东历城)人,汉孝元皇后侄。西汉初始元年(9)篡汉称帝,国号“新”。〔6〕嬴秦亡周指东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秦昭襄王灭周。〔7〕“阿房”即阿房宫,秦始皇建造的宫殿。“东阿”,地名,即今山东阳谷阿城镇,春秋时鲁庄公与齐侯会盟地。 #p#副标题#e#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349 0 0
鲁迅
昨夜玉轮明,传闻近太清。凉波冲碧瓦,晓晕落金茎。 露索秦宫井,风弦汉殿筝。几时绵竹颂,拟荐子虚名。
398 0 0
李商隐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60 0 0
李冠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368 0 0
顾况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343 0 0
佚名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开尊待月,卷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绣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殷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337 0 0
贺铸
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 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 文学与我游,萧疏外声利。追随二十载,浩荡长安醉。 高歌卿相宅,文翰飞省寺。视我扬马间,白首不相弃。 骅骝入穷巷,必脱黄金辔。一论朋友难,迟暮敢失坠。 古来事反覆,相见横涕泗。向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才尽伤形体,病渴污官位。故旧独依然,时危话颠踬。 我甘多病老,子负忧世志。胡为困衣食,颜色少称遂。 远作辛苦行,顺从众多意。舟楫无根蒂,蛟鼍好为祟。 况兼水贼繁,特戒风飙驶。崩腾戎马际,往往杀长吏。 子干东诸侯,劝勉防纵恣。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 请哀疮痍深,告诉皇华使。使臣精所择,进德知历试。 恻隐诛求情,固应贤愚异。列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 赠子猛虎行,出郊载酸鼻。
400 0 0
杜甫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312 0 0
刘长卿
藕花凉露湿,花缺藕根涩。飞下雌鸳鸯,塘水声溘溘。
415 0 0
红烛短时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 万里分飞两行泪,满江寒雨正萧骚。
402 0 0
杜牧
兽钚半掩,鸳甃无尘,庭院潇洒。树色沉沉,春尽燕娇莺姹。梦草池塘青渐满,海棠轩槛红相亚。听箫声,记秦楼夜约,彩鸾齐跨。 渐迤逦、更催银箭,何处贪欢,犹系骄马。旋剪灯花,两点翠眉谁画。香灭羞回空帐里,月高犹在重帘下。恨疏狂,待归来、碎揉花打。
333 0 0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妆头书不卷。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馀。宛是野人野,时从渔父渔。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只应君与予。 设罝守毚兔,垂钓伺游鳞。此是安口腹,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386 0 0
王维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362 0 0
诗经
【代崔家送客】 行盖柳烟下,马蹄白翩翩。 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1][2]
367 0 0
老去怕寻年少伴。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相思怨。 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毕竟啼鸟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348 0 0
辛弃疾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