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器待时少,知人自古难。遂令丹穴凤,晚食金琅玕. 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理烦善用简,济猛能兼宽。 夙夜念黎庶,寝兴非宴安。洪波未静壑,何树不惊鸾。 凫舄傍京辇,甿心悬灌坛。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 旅食还为客,饥年亦尽欢。亲劳携斗水,往往救泥蟠。 但恐酬明义,蹉跎芳岁阑。
326 0 0
钱起
世途人易老,幻化自空闹。蜂衙蚁阵黄粮觉,人间归去好。【锦上花】选甚谁低谁高,谁强谁弱。则不如开放柴扉,打下浊醪。山展屏风,列一周遭,花不知名,分外娇。【幺】磁鸥喜潋艳,听水任低高,偃仰在藤床上,醉魂漂渺。啼鸟惊回,叽叽淘淘;窗外三竿,红日未高。【清江引】都想着吃登登马头前挑着照道,闹炒炒昏鸦噪,点点铜壶催,氵急氵急残星落,立在紫微垣天未晓。【碧玉箫】便有敕牒官诰,则是银汉鹊成桥,便有钞堆金窑,似梁间燕营巢。为甚石崇睡不着,陈抟常睡着,被那转世宝,隔断长生道。恁若肯抄,摆着手先亚以。【歇指煞】千钟苟窃人之好,一瓢知足天之道,有那等愚浊尽教,尽教向愚海内钻、红尘中聚、白身里跳。争如俺拂袖归,掀髯笑。恁头见三径边渊明醉倒,怕不恁北阙利名多,我道俺东篱下是非少。
354 0 0
马致远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416 0 0
中华文学
六月歌周雅,三边遣夏卿。欲施攻战法,先作简稽行。 礼乐知谋帅,春秋识用兵。一劳堪定国,万里即长城。 策有和戎利,威传破虏名。军前雨洒道,楼上月临营。 别藻瑶华降,同衣锦襮荣。关山由义近,戎马为恩轻。 丝竹路傍散,风云马上生。朝廷谓吉甫,邦国望君平。
311 0 0
张说
官高频敕授,老免把犁锄。一主长江印,三封东省书。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梦幻将泡影,浮生事只如。
409 0 0
贾岛
风响牙签,云寒古砚,芳铭犹在棠笏。秋床听雨,妙谢庭、春草吟笔。城市喧鸣辙。清溪上、小山秀洁。便向此、搜松访石,葺屋营花,红尘远避风月。瞿塘路,随汉节。记羽扇纶巾,气凌诸葛。青天万里,料漫忆、莼丝鲈雪。车马从休歇。荣华事、醉歌耳热。天与此翁,芳芷嘉名,纫兰佩兮琼玦。
341 0 0
吴文英
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云送满洞庭,风吹绕杨柳。 萧萧解轻袂,尽日随林叟。
419 0 0
皎然
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流泉喷薄。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觉。 幽寻闲院邃阁。树凉僧坐夏,翻笑行乐。近竹惊秋,穿萝误晚,都把尘缘消却。东林似昨。待学取当年,晋人曾约。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鹤。
367 0 0
张炎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九节菖蒲石上死, 湘神弹琴迎帝子。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412 0 0
李贺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 谁家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334 0 0
杜甫
昨夜月初圆,今日春才半。自是元君并旦生,岂在称遐算。 花诰看加封,玉斝休辞满。绮席来看谁与同,笑揖麻姑伴。
332 0 0
杨无咎
乱馀山水半凋残,江上逢君春正阑。针自指南天窅窅, 星犹拱北夜漫漫。汉陵帝子黄金碗,晋代神仙白玉棺。 回首风尘千里外,故园烟雨五峰寒。
397 0 0
戴叔伦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459 0 0
王恽
桃浪翻花,柳风飘絮,翠蓂八叶呈芳。奎星初度,箕宿耀祥光。元是降神崧岳,生英杰、奇伟非常。文章士,青春未老,一鹗快飞黄。 登瀛,平步上,鳌头独占,头解轩昂。主琼林宴席,荣冠绿衣郎。归侍彩俱庆按此句缺一字,逢生旦、品上椒觞。从今去,公侯谈笑,福寿等天长。
363 0 0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77 0 0
赵翼
【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1]
391 0 0
祖咏
甓社有明月,夜半吐光寒。淮南草木飞动,秀出斗牛间。自有秦沙以后,试问少游而下,谁卷入毫端。补衮仲山甫,冰雪照云寰。 霄汉近,绣衣去,锦衣还。江南且为梅醉,莫道岁将阑。三百六旬欲换,五百岁终才始,日月两循环。酌彼金错落,浇此碧琅玕。
352 0 0
方岳
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如何方恻怆,披衣露更寒。
376 0 0
韦应物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27 0 0
宋濂
【采桑子】 别来长记西楼事, 结遍兰襟。 遗恨重寻, 弦断相如绿绮琴。 何时一枕逍遥夜, 细话初心。 若问如今, 也似当时着意深。
426 0 0
晏几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