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台非谓贤,独聚乘轩鹤。六马不能驭,九皋欲何托。 一旦敌兵来,万民同陨濩.如何警露禽,不似衔环雀。 一物欲误时,众类皆成恶。至今台基上,飞鸟不至泊。
410 0 0
中华文学
【拟古】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1] 。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2] 。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3] 。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4] 。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5] 。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6] 。
388 0 0
陶渊明
花界无生地,慈宫有相天。化娥腾宝像,留影閟金仙。 殿涌全身塔,池开半月泉。十峰排碧落,双涧合清涟。 药草经行遍,香灯次第燃。戒珠高腊护,心印祖僧传。 瓶识先罗汉,衣存旧福田。幻身观火宅,昏眼照青莲。 住觉超真境,依游渡法船。化城珠百亿,灵迹冠三千。 萧壁将沈影,梁薪尚缀烟。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 龙喷疑通海,鲸吞想漏川。磬疏闻启梵,钟息见安禅。 指喻三车觉,开迷五阴缠。教通方便入,心达是非诠。 贝叶千花藏,檀林万宝篇。坐严狮子迅,幢饰网珠悬。 极乐知无碍,分明应有缘。还将意功德,留偈法王前。
398 0 0
李绅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一作 缲车)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365 0 0
苏轼
吾家旧物贾生传,入内遥分锡杖泉。 鹤去帝移宫女散,更堪呜咽过楼前。
491 0 0
李洞
千里相送,终于一别。
320 0 0
佚名
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 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駸駸。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
494 0 0
戎昱
流澌腊月下河阳,草色新年发建章。秦地立春传太史, 汉宫题柱忆仙郎。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 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
318 0 0
李颀
小说《士敏土》为革拉特珂夫所作的名篇〔2〕,也是新俄文学的永久的碑碣。关于那内容,戈庚教授在《伟大的十年的文学》里曾有简要的说明。他以为在这书中,有两种社会底要素在相克,就是建设的要素和退婴,散漫,过去的颓唐的力。但战斗却并不在军事的战线上,而在经济底战线上。这时的大题目,已蜕化为人类的意识对于与经济复兴相冲突之力来斗争的心理底的题目了。作者即在说出怎样地用了巨灵的努力〔3〕,这才能使被破坏了的工厂动弹,沉默了的机械运转的颠末来。然而和这历史一同,还展开着别样的历史——人类心理的一切秩序的蜕变的历史。机械出自幽暗和停顿中,用火焰辉煌了工厂的昏暗的窗玻璃。于是人类的智慧和感情,也和这一同辉煌起来了。 这十幅木刻,即表现着工业的从寂灭中而复兴。由散漫而有组织,因组织而得恢复,自恢复而至盛大。也可以略见人类心理的顺遂的变形,但作者似乎不很顾及两种社会底要素之在相克的斗争——意识的纠葛的形象。我想,这恐怕是因为写实底地显示心境,绘画本难于文章,而刻者生长德国,所历的环境也和作者不同的缘故罢。 关于梅斐尔德的事情,我知道得极少。仅听说他在德国是一个最革命底的画家,今年才二十七岁,而消磨在牢狱里的光阴倒有八年。他最爱刻印含有革命底内容的版画的连作,我所见过的有《汉堡》《抚育的门徒》和《你的姊妹》,但都还隐约可以看见悲悯的心情,惟这《士敏土》之图,则因为背景不同,却很示人以粗豪和组织的力量。 小说《士敏土》已有董绍明蔡咏裳〔4〕两君合译本,所用的是广东的译音;上海通称水门汀,在先前,也曾谓之三合土。一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年九月出版的《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后经作者修改,印入新生命书局再版的董绍明、蔡咏裳合译的《士敏土》中,其中删去最后一段和写作年月,另外补写了如下一段文字:“以上这一些,是去年九月三闲书屋影印这图的时候,由我写在前面作为小序的。现在要复制了插入本书去,最好是加上一点说明,但因为我别无新知,就只好将旧文照抄在这里。原图题目,和本书颇有不同之处,因为这回是以小说为主,所以译名就改从了本书,只将原题注在下面了。一九三一年十月二十日,鲁迅记。”《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梅斐尔德为小说《士敏土》所作的插图,共十幅,鲁迅自费影印,用三闲书屋名义出版。梅斐尔德(C.Meffe-rt),德国现代木刻家。 〔2〕《士敏土》现译《水泥》,反映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革拉特珂夫(W.G.[HeYTN,1883—1958),苏联作家。 〔3〕巨灵的努力一九三一年鲁迅改为“非常的努力”。〔4〕董绍明(1899—1969)字秋士,一作秋斯,天津静海人,翻译家。蔡咏裳(1901—1940),广东南海人。他们合译的《士敏土》一九三○年由上海启智书局初版。 #p#副标题#e#
346 0 0
鲁迅
【花游曲并序】 寒食日,诸王妓游,贺入座,因采梁简文诗调赋花游曲,与妓弹唱。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 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 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 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
409 0 0
李贺
风传秋信至。颤叶叶庭梧,飘零阶砌。年华迅流水。况荣枯翻手,存亡弹指。谁编故纸。论古往、英雄斗智。在当时、唤做功名,到此尽成闲气。 芏为行客,死乃归人,世同驿邸。十步九计。空捞攘,谩儿戏。忍都将、有限光阴萦绊,趁逐无穷天地。我真须、跳出樊笼,做个俏底。
327 0 0
凌寒开涸沍,寝庙致精诚。色静澄三酒,光寒肃两楹。 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礼自春分展,坚从北陆成。 藉茅心共结,出鉴水渐明。幸得来观荐,灵台一小生。
390 0 0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 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350 0 0
杜甫
杜陵无厚业,不得驻车轮。重到曾游处,多非旧主人。 东风千岭树,西日一洲蘋.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复春。
359 0 0
于武陵
偶罢阿衡来典郡,固无闲物可应官。 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
423 0 0
渐入有年数,喜逢新岁来。震方天籁动,寅位帝车回。 门巷扫残雪,林园惊早梅。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
368 0 0
刘禹锡
荒楼荒井闭空山,关令乘云去不还。 羽盖霓旌何处在,空留药臼向人间。
335 0 0
岑参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桑榆倘可收,愿寄相思字。
322 0 0
韩愈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374 0 0
吴锡麒
三十年来长在客,两三行泪忽然垂。白衣苍鬓经过懒, 赤日朱门偃息迟。花发应耽新熟酒,草颠还写早朝诗。 不缘马死西州去,画角堪听是晓吹。
421 0 0
贾岛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