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佛火不烧物,净香空徘徊。 花下印文字,林间咏觞杯。群官饯宰官,此地车马来。
372 0 0
孟郊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282 0 0
佚名
虫豸腊月皆在蛰,吾独何乃劳其形。小大无由知天命, 但怪守道不得宁。老母妻子一挥手,涕下便作千里行。 自顾不及遭霜叶,旦夕保得同飘零。达生何足云, 偶然苦乐经其身。古来尧孔与桀跖,善恶何补如今人。 长年爱伊洛,决计卜长久。赊买里仁宅,水竹且小有。 卖宅将还资,旧业苦不厚。债家征利心,饿虎血染口。 腊风刀刻肌,遂向东南走。贤哉韩员外,劝我莫强取。 凭风谢长者,敢不愧心苟。赁载得估舟,估杂非吾偶。 壮色排榻席,别座夸羊酒。落日无精光,哑暝被掣肘。 漕石生齿牙,洗滩乱相掫。奔澌嚼篙杖,夹岸雪龙吼。 可怜圣明朝,还为丧家狗。通运隔南溟,债利拄北斗。 扬州屋舍贱,还债堪了不。此宅贮书籍,地湿忧蠹朽。 贾僎旧相识,十年与营守。贫交多变态,僎得君子不。 利命子罕言,我诚孔门丑。且贵终焉图,死免惭狐首。 何当归帝乡,白云永相友。 不敢唾汴水,汴水入东海。污泥龙王宫,恐获不敬罪。 不敢蹋汴堤,汴堤连秦宫。蹋尽天子土,馈餫无由通。 此言虽太阔,且是臣心肠。野风结阴兵,千里鸣刀枪。 海月护羁魄,到晓点孤光。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 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 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船人虽奴兵,亦有意智长。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
394 0 0
卢仝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陨星。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 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409 0 0
元稹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 一作:春来)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295 0 0
卢纶
少年从事好,此去别愁轻。满座诗人兴,随君郢路行。 蒹葭侵驿树,云水抱山城。遥爱下车日,江皋春草生。
289 0 0
钱起
木刻的图画,原是中国早先就有的东西。唐末的佛像,纸牌,以至后来的小说绣像,启蒙小图,我们至今还能够看见实物。而且由此明白:它本来就是大众的,也就是“俗”的。明人曾用之于诗笺,近乎雅了,然而归结是有文人学士在它全体上用大笔一挥,证明了这其实不过是践踏。 近五年来骤然兴起的木刻,虽然不能说和古文化无关,但决不是葬中枯骨,换了新装,它乃是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的一致的要求,所以仅有若干青年们的一副铁笔和几块木板,便能发展得如此蓬蓬勃勃。它所表现的是艺术学徒的热诚,因此也常常是现代社会的魂魄。实绩具在,说它“雅”,固然是不可的,但指为“俗”,却又断乎不能。这之前,有木刻了,却未曾有过这境界。 这就是所以为新兴木刻的缘故,也是所以为大众所支持的原因。血脉相通,当然不会被漠视的。所以木刻不但淆乱了雅俗之辨而已,实在还有更光明,更伟大的事业在它的前面。 曾被看作高尚的风景和静物画,在新的木刻上是减少了,然而看起出品来,这二者反显着较优的成绩。因为中国旧画,两者最多,耳濡目染,不觉见其久经摄取的所长了,而现在最需要的,也是作者最着力的人物和故事画,却仍然不免有些逊色,平常的器具和形态,也间有不合实际的。由这事实,一面固足见古文化之裨助着后来,也束缚着后来,但一面也可见入“俗”之不易了。 这选集,是聚全国出品的精粹的第一本。但这是开始,不是成功,是几个前哨的进行,愿此后更有无尽的旌旗蔽空的大队。 一九三五年六月四日记。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天津《文地》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目录署名鲁迅,文末署名何干。 同期所载该刊编者唐诃《哀鲁迅先生》一文中说:“《全国木刻联展专辑》,选好四十几幅画……在金肇野君寓中存放。不幸去年十二月运动(按指一二九运动)的时候,他犯爱国罪被捕入狱,这些作品也因之而失散。仅存的,只鲁迅先生亲笔所写序文的刻版,算是这一次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遗留下的唯一的纪念品!”《文地》所刊本文,即据这刻版排印的。 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唐诃等以平津木刻研究会名义主办,于一九三五年元旦起开始作巡回展览,曾在北平、济南、上海等地展出。
296 0 0
鲁迅
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 浮云暝鸟飞将尽,始达青山新月前。
503 0 0
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雨馀秋天高,目尽无隐状。 绵连滍川回,杳渺鸦路深。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 赖兹琴堂暇,傲睨倾菊酒。人和岁已登,从政复何有。 远山十里碧,一道衔长云。青霞半落日,混合疑晴曛。 渐闻惊栖羽,坐叹清夜月。中欢怆有违,行子念明发。 仅能泯宠辱,未免伤别离。江湖不可忘,风雨劳相思。 明时当盛才,短伎安所设。何日谢百里,从君汉之澨。
256 0 0
中华文学
何独文翁化,风流与代深。泉云无旧辙,骚雅有遗音。 远目穷巴汉,闲情阅古今。忘言意不极,日暮但横琴。
301 0 0
羊士谔
【咏怀】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389 0 0
阮籍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桃叶宜人诚可咏, 柳花如雪若为看。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342 0 0
刘长卿
算日未成年,英姿已褎然。王家千里后,荀氏八龙先。 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将何一枝桂,容易赏名贤。
327 0 0
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廷不为家。殿上一杯天子泣, 门前双节国人嗟。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 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
352 0 0
一点郎星光彻晓。许大乾坤,难著经纶手。拂袖归来应自笑。山翁偏爱林泉好。庭下儿孙歌寿酒。不献蟠桃,不数安期枣。且喜今朝云出岫。定知霖雨苍生早。
285 0 0
其一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其二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374 0 0
曹丕
隔窗瑟瑟闻飞雪。洞房半醉回春色。银烛照更长。罗屏围夜香。 玉山幽梦晓。明日天涯杳。倚户黯芙蓉。涓涓秋露浓。
293 0 0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371 0 0
张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452 0 0
韦庄
皎皎仙家鹤,远留闲宅中。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 丞相西园好,池塘野水通。欲将来放此,赏望与宾同。
388 0 0
张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