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 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309 0 0
李白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447 0 0
罗隐
我今天写这封信给你,也许像你在《杨树达君的袭来》中所说的,“我们并不曾认识了哪”;但是我这样的意见,忍耐得好久了,终于忍不住的说出来,这在先生也可以原谅的罢。 先生在《晨报》副镌上所登的《苦闷的象征》,在这篇的文字的前面,有了你的自序;记不切了,也许是像这样的说吧!“它本是厨川君劫后的作品,由了烧失的故纸堆中,发出来的,是一包未定稿。本来没有甚么名字,他的友人,径直的给他定下了,——叫作《苦闷的象征》。”先生这样的意见,或者是别有所见而云然。但以我在大前年的时候,所见到的这篇东西的译稿,像与这里所说的情形,稍有出入;先生,让我在下面说出了吧。 在《学灯》上,有了一位叫明权的,曾译载过厨川君的一篇东西,叫作《苦闷的象征》。我曾经拿了他的译文与先生的对照,觉得与先生所译的一毫不差。不过他只登了《创作论》与《鉴赏论》,下面是甚么也没有了,大约原文是这样的罢。这篇译文,是登在一九二一年的,那时日本还没地震,厨川君也还健在;这篇东西,既然有了外国人把它翻译过,大概原文也已揭载过了罢。这篇东西的命名,自然也是厨川君所定的,不是外国人所能杜撰出来的。若然,先生在自序上所说的,他友人给他定下了这个名字,——《苦闷的象征》,——至少也有了部分的错误了罢。 这个理由,是很明白的;因为那时候日本还没有地震,厨川君也还没有死,这篇名字,已经出现过而且发表的了。依我的愚见,这篇东西,是厨川君的未定稿,大约是靠底住的;厨川君先前有了《创作论》和《鉴赏论》,又已发表过,给他定下了名字,叫作《苦闷的象征》。后来《文艺上的几个根本问题的考察》,《文艺的起源》,又先后的做成功了。或者也已发表过,这在熟于日本文坛事实的,自然知道,又把它摒集在一块去。也许厨川君若没有死,还有第五第六的几篇东西,也说不定呢! 但是不幸厨川君是死了,而且是死于地震的了;他的友人,就把他这一包劫后的遗稿,已经命名过的,——《苦闷的象征》,——发表出来,这个名字,不是他的友人——编者——所臆定的,是厨川君自己定下的;这个假定,大约不至有了不对了罢。 以上几则,是我的未曾作准的见解,先生看见了它,可以给我个明白而且彻底的指导么? 先生,我就在这里止住了罢? 王铸。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三日《京报副刊》。《苦闷的象征》,文艺论文集,日本厨川白村著。鲁迅的译本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由新潮社印行,为《未名丛刊》之一。同年十月《晨报副刊》曾断续地连载其中的前两篇。 〔2〕王铸即王淑明,安徽无为人。当时在家乡读书。〔3〕厨川氏即厨川白村(1880—1923),日本文艺评论家,京都帝国大学教授。著作除《苦闷的象征》外,还有《出了象牙之塔》、《文艺思潮论》等。 〔4〕指日本关东大地震。发生于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上午十一时,厨川白村于这次地震中遇难。 〔5〕山本修二(1894—1976)日本京都第三高等学校、京都大学教授。当时是厨川白村纪念委员会的负责人。〔6〕指译〈苦闷的象征〉后三日序》,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一日《晨报副刊》。 〔7〕《改造》日本综合性月刊。一九一九年四月创刊于东京,改造社印行,一九五五年出至第三十六卷第二期停刊。〔8〕《学灯》《时事新报》的副刊,一九一八年三月四日创刊于上海,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四日停刊。 〔9〕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美术家、散文家。作品有《子恺漫画》、《缘缘堂随笔》等。他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一九二五年三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0〕《东方杂志》综合性杂志。一九○四年三月创刊于上海,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停刊,初为月刊,一九二○年第十七卷起改半月刊,至一九四八年第四十四卷又改为月刊,商务印书馆出版,共出四十四卷。仲云所译《文艺上几个根本问题的考察》载于该刊第二十一卷第二十号(一九二四年十月)。仲云,即樊仲云,浙江嵊县人。当时是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后堕落为汉奸。 #p#副标题#e#
363 0 0
鲁迅
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 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
396 0 0
崔涂
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 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夜闻明星馆,时韵女萝弦。 敬兹不能寐,焚柏吟道篇。
342 0 0
孟郊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从容不觉藏苔径,宛转偏宜傍柳丝。透室虚明非月照,满空回散是风吹。高人坐卧才方逸,援笔应成六出词。
449 0 0
方干
纤手行杯红玉润。满眼花枝,雨过胭脂嫩。新月一眉生浅晕。酒阑无奈添春困。 唤起醉魂君不问。憔悴颜容,羞与花相近。人自无情花有韵。风光易老何须恨。
317 0 0
王炎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白居易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浅不可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 坎井之龟。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338 0 0
佚名
仆人理车骑,西出金光逵。苍苍白帝郊,我将游灵池。 太阴连晦朔,雨与天根违。凄风披田原,横污益山陂。 农畯尽颠沛,顾望稼穑悲。皇灵恻群甿,神政张天维。 坤纪戮屏翳,元纲扶逶迤。回塘清沧流,大曜悬金晖。 秋色浮浑沌,清光随涟漪。豫章尽莓苔,柳杞成枯枝。 骤闻汉天子,征彼西南夷。伐棘开洪渊,秉旄训我师。 震云灵鼍鼓,照水蛟龙旂。锐士千万人,猛气如熊罴。 刑罚一以正,干戈自有仪。坐作河汉倾,进退楼船飞。 羽发鸿雁落,桧动芙蓉披。峨峨三云宫,肃肃振旅归。 恶德忽小丑,器用穷地赀。上兵贵伐谋,此道不能为。 吁哉蒸人苦,始曰征伐非。穆穆轩辕朝,耀德守方陲。 君臣日安闲,远近无怨思。石鲸既蹭蹬,女牛亦流离。 猵獭游渚隅,葭芦生漘湄。坎埳四十里,填游今已微。 江伯方翱翔,天吴亟往来。桑榆惨无色,伫立暮霏霏。 老幼樵木还,宾从回鞿羁。帝梦鲜鱼索,明月当报时。
365 0 0
储光羲
三五半圆夜,二七素秋天。银河耿耿,中渡绛节会星軿。宝鹊喜传佳信,丹凤欢迎仙仗,瑞彩映珠躔。此意天长久,不比在人间。 多情客,捧香饵,洁宾筵。殷勤拜舞,乞寿乞富乞团圆。宜与人人愿足,更看家家欢洽,喜气满江山。今夕莫辞醉,后会是来年。
362 0 0
姚述尧
汉帝外家子,恩泽少封侯。垂杨拂白马,晓日上青楼。 上有颜如玉,高情世无俦。轻裾含碧烟,窈窕似云浮。 良时无还景,促节为我讴。忽闻艳阳曲,四坐亦已柔。 宾友仰称叹,一生何所求。平明击钟食,入夜乐未休。 风雨愆岁候,兵戎横九州。焉知坐上客,草草心所忧。
341 0 0
韦应物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销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想思字、堕粉轻黏D139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蔫香旧。□□□,应数归舟,愁凝画阑眉柳。 移灯夜语西窗,逗晓帐迷香,问何时又。素纨乍试,还忆是、绣懒思酸时候。兰清蕙秀。总未比、蛾眉螓首。谁诉与,惟有金笼,春簧细奏。
304 0 0
吴文英
花残却似春留恋。几日余香吹酒面。湿烟不隔柳条青,小雨池塘初有燕。 波光纵使明如练。可奈落红粉似霰。解将心事诉东风,只有啼莺千种啭。
356 0 0
叶梦得
齐朝太守不甘降,忠节当时动四方。 义士要教天下见,且留君住待袁昂。
426 0 0
中华文学
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
313 0 0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383 0 0
李商隐
不暖不寒天气,无思无虑山人。竹窗时听野禽鸣。更有松风成韵。 竟日蒲团打坐,有时藜仗闲行。呼童开酒荐杯羹。欲睡携书就枕。
325 0 0
李曾伯
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闱。落叶惊衰鬓,清霜换旅衣。 时来矜早达,事往觉前非。体道徒推理,防身终昧微。 故人金华省,肃穆秉天机。谁念江汉广,蹉跎心事违。
345 0 0
多病长无事,开筵暂送君。正愁帆带雨,莫望水连云。 客思闲偏极,川程远更分。不须论早晚,惆怅又离群。
321 0 0
刘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