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刘郎瘦。最伤心、天寒岁晚,客他乡久。大舸翩翩何许至,元是高阳旧友。便一笑、相欢携手。为问武昌城下月,定何如、扬子江头柳。追往事,两眉皱。 烛花细翦明於昼。唤青娥、小红楼上,殷勤劝酒,昵昵琵琶恩怨语,春笋轻笼翠袖。看舞彻、金钗微溜。若见故乡吾父老,道长安、市上狂如旧。重会面,几时又。
332 0 0
刘过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451 0 0
诗经
道士夜诵蕊珠经,白鹤下绕香烟听。 夜移经尽人上鹤,仙风吹入秋冥冥。
409 0 0
中华文学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银河淡扫澄空。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 佳人未逢。叹此夕、与谁同。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凝泪眼、泣尽西风。
370 0 0
曹组
风又雨。满地残红无数。花不能言莺解语。晓来啼更苦。 把酒东皋日暮。抵死留春春去。拟倩杨花寻去处。杨花无定据。
338 0 0
赵长卿
群盗方为梗,分符奏未宁。黄巾攻郡邑,白梃掠生灵。 尘土周畿暗,疮痍汝水腥。一凶虽剪灭,数县尚凋零。 理必资宽猛,谋须藉典刑。与能才物论,慎选忽天庭。 官品尊台秩,山河拥福星。虎知应去境,牛在肯全形。 旧政穷人瘼,新衔展武经。关防秋草白,城壁晚峰青。 破胆期来复,迷魂想待醒。鲁山行县后,聊为奠惟馨。
421 0 0
罗隐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1961.11.17) 一从大地起风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426 0 0
毛泽东
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 水如环珮月如襟。
383 0 0
杜牧
薄薄罗衣乍暖,红入酒痕潮面。絮花舞倦带娇眼。昨夜平堤水浅。 故人信断风筝线。误归燕。梦魂不怕山路远。无奈棋声隔院。
292 0 0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 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 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 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
340 0 0
王维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 喧哗窃恐非仪。
312 0 0
梦回虚白初生,便凝冷月通窗户。不知夜久,都无人见,玉妃起舞。银界回天,琼田易地,晃然非故。想儿童健意,生愁霁色,情频在、窥帘处。 一片樵林钓浦。是天教、王维画取。未如授简,先将高兴,收归妙句。江路梅愁,灞陵人老,又骑驴去。过章台,记得春风乍见,倚帘吹絮。
424 0 0
史达祖
却到同游地,三年一电光。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 祭罢泉声急,斋余磬韵长。碧天应有恨,斜日吊松篁。
407 0 0
韦庄
【咄唶歌】 枣下何攒攒![1] 荣华各有时。[2] 枣欲初赤时, 人从四边来。 枣适今日赐,[3] 谁当仰视之?[4]
484 0 0
两汉乐府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319 0 0
佚名
鸂鶒借毛衣,喧呼鹰隼稀。云披菱藻地,任汝作群飞。
479 0 0
李群玉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
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河边酒家堪寄宿, 主人小女能缝衣。故人高卧黎阳县,一别三年不相见。 邑中雨雪偏著时,隔河东郡人遥羡。邺都唯见古时丘, 漳水还如旧日流。城上望乡应不见,朝来好是懒登楼。
337 0 0
岑参
事外心如寄,虚斋卧更幽。微风生白羽,畏日隔青油。 用拙怀归去,沉痾畏借留。东山自有计,蓬鬓莫先秋。
308 0 0
羊士谔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429 0 0
李商隐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