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鸳鸯帐暖,画孔雀屏欹。人悄悄,月明时。 想昔年欢笑,恨今日分离。银釭背,铜漏永,阻佳期¤ 小炉烟细,虚阁帘垂。几多心事,暗地思惟。被娇娥牵役, 魂梦如痴。金闺里,山枕上,始应知。
436 0 0
顾夐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 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434 0 0
储光羲
窗户明环堵。山容黛染,水光绡舞。荷盖擎烟,花映步波神女。嫩脸铅华掩素,无语向、薰风凝伫。晴又雨。征鞞隐隐,云洲沙渚。 须臾风卷还晴,看香泄丹囊,乍飘沈炷。鱼飐荷衣,珠颗乱倾无数。休话金沙玉井,争似我、神龟□处。觞为举。何人解歌金缕。
329 0 0
葛立方
二更二点二更深。宫钟声绝夜沈沈。明月满天如写金。同光共影无昏沉。起来间操无弦琴。声高调古惊人心。琴罢独歌还独吟。松风涧水俱知音。
306 0 0
中华文学
好游人老,秋鬓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自笑我、如何是得。 酒楼仍在,流落天涯醉白。孤城寒树美人隔。烟水此程应远,须寻梅驿。又渐数、花风第一。
263 0 0
张炎
秋水莹精神。靖节先生太逼真。谈尘生风霏玉屑,津津。爽气冷然欲侵人。 一座尽生春。满引琼觞已半醺。更把黄花寿彭祖事出魏文帝,盈盈。数阕新声又遏云。
382 0 0
葛胜仲
少年从出猎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独到辇前射双虎, 君王手赐黄金铛。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倡楼醉。遥闻虏到平陵下, 不待诏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456 0 0
张籍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293 0 0
佚名
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来人望金刹,讲席绕香坛。 虎啸夜林动,鼍鸣秋涧寒。众音徒起灭,心在净中观。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视身如传舍,阅世似东流。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307 0 0
刘禹锡
住想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恰如仰箭射浮云。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须返朴归淳。境忘情性任天真。以证无生法忍。
322 0 0
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东都旧住商人宅, 南国新修道士亭。凿石养峰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古来隐者多能卜,欲就先生问丙丁。
355 0 0
贾岛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283 0 0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绝塞寒无树,平沙势尽天。 雪晴回探骑,月落控鸣弦。永定山河誓,南归改汉年。
348 0 0
张乔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蘋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349 0 0
卢肇
日本占据了东三省以后的在上海一带的表示,报章上叫作“国难声中”。在这“国难声中”,恰如用棍子搅了一下停滞多年的池塘,各种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就都翻着筋斗漂上来,在水面上转一个身,来趁势显示自己的存在了。 自信现在可以说能打仗的,是要操练久不想起的洋枪了,但也有现在也不想说去打仗的,那就照欧洲大战时候的德意志帝国的例,来“头脑动员”,以尽“国民一份子”的义务。有的去查《唐书》,说日本古名“倭奴”;②有的去翻字典,说倭是矮小之意;有的记得了文天祥,岳飞,林则徐,③——但自然,更积极的是新的文艺界。 先说一点另外的事罢,这叫作“和平声中”。在这样的声中,是“胡展堂先生”到了上海,据说还告诫青年,教他们要养“力”勿使“气”。④灵药就有了。第二天在报上便见广告道:“胡汉民先生说,对日外交,应确定一坚强之原则,并劝勉青年须养力,毋泄气,养力就是强身,泄气就是悲观,要强身、袪悲观,须先心花怒放,大笑一次。”但这样的宝贝是什么呢?是美国的一张旧影片,将探险滑稽化以博小市民一笑的《两亲家游非洲》。 至于真的“国难声中的兴奋剂”呢,那是“爱国歌舞表演”⑤,自己说,“是民族性的活跃,是歌舞界的精髓,促进同胞的努力,达到最后的胜利”的。倘有知道这立奏奇功的大明星是谁么?曰:王人美,薛玲仙,黎莉莉。 然而终于“上海文艺界大团结”了。《草野》⑥(六卷七号)上记着盛况道:“上海文艺界同人,平时很少联络,在严重时期,除各个参加其他团体的工作外,复由谢六逸⑦,朱应鹏,徐蔚南三人发起,……集会讨论。在十月六日下午三点钟,已陆续到了东亚食堂,……略进茶点,即开始讨论,颇多发挥,……最后定名为上海文艺界救国会⑧”云。 “发挥”我们还无从知道,仅据眼前的方法看起来,是先看《两亲家游非洲》以养力,又看“爱国的歌舞表演”以兴奋,更看《日本小品文选》⑨和《艺术三家言》⑩并且略进茶点而发挥。那么,中国就得救了。 不成。这恐怕不必文学青年,就是文学小囡囡,也未必会相信。没有法子,只得再加上两个另外的好消息,就是目前的爱国文艺家所主宰的《申报》所发表出来的——十月五日的《自由谈》里叶华女士云:“无办法之国民,如何有有办法之政府。国联绝望矣。……际兹一发千钧,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所见,余也不才,谨以战犬问题商诸国人。……各犬中,要以德国警犬最称职,余极主张吾国可选择是犬作战……” 同月二十五日也是《自由谈》里“苏民自汉口寄”云:“日者寓书沪友王子仲良,间及余之病状,而以不能投身义勇军为憾。王子……竟以灵药一裹见寄,云为培生制药公司所出益金草,功能治肺痨咳血,可一试之。……余立行试服,则咳果止,兼旬而后,体气渐复,因念……一旦国家有事,吾必身列戎行,一展平生之壮志,灭此朝食,行有日矣。……” 那是连病夫也立刻可以当兵,警犬也将帮同爱国,在爱国文艺家的指导之下,真是大可乐观,要“灭此朝食”⑾了。只可惜不必是文学青年,就是文学小囡囡,也会觉得逐段看去,即使不称为“广告”的,也都不过是出卖旧货的新广告,要趁“国难声中”或“和平声中”将利益更多的榨到自己的手里的。 因为要这样,所以都得在这个时候,趁势在表面来泛一下,明星也有,文艺家也有,警犬也有,药也有……也因为趁势,泛起来就格外省力。但因为泛起来的是沉滓,沉滓又究竟不过是沉滓,所以因此一泛,他们的本相倒越加分明,而最后的运命,也还是仍旧沉下去。 十月二十九日。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上海《十字街头》第一期,署名它音。 ②《唐书》包括《旧唐书》、《新唐书》,分别为后晋刘癲等和宋代欧阳修等撰。两书的《东夷传》中都有关于“倭奴”的记载。 ③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大臣,在南方坚持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后被杀。岳飞(1103~1142),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名将,因坚持抗击金兵而被投降派宋高宗、秦桧杀害。林则徐(1785~1850),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清朝大臣,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后被清政府流放新疆。 ④胡展堂(1879~1936)名汉民,广东番禺人,国民党右派政客。他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同谋者,后来同广东军阀结成粤派势力,与蒋介石的南京中央政府相对峙。一九三一年十月,双方打着“共赴国难”的旗号,在上海举行谈判。胡汉民于十四日曾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说:“学生固宜秉为民前锋之精神努力,惟宜多注意力的准备,毋专为气的发泄。” ⑤“爱国歌舞表演”以及下文的引语,见一九三一年十月《申报·本埠增刊》连续登载的黄金大戏院的广告。 ⑥《草野》原为半月刊,后改为周刊,王铁华、汤增敭编辑,自称是“文学青年的刊物”。一九二九年九月在上海创#p#副标题#e#
298 0 0
鲁迅
诚心达,娱乐分。升箫膋,郁氛氲。 茅既缩,鬯既薰。后来思,福如云。
288 0 0
古帘空,坠月皎。坐久西窗人悄。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引凉_、动翠葆。露脚斜飞云表。因嗟念,似去国情怀,暮帆烟草。 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摇落江枫早。嫩约无凭,幽梦又杳。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恨未了。
302 0 0
姜夔
锦帐银灯影,纱窗玉漏声。迢迢永夜梦难成, 愁对小庭秋色,月空明。
338 0 0
欧阳炯
踏车不用青裙女。日夜歌声苦。风流墨绶强跻攀。唤起潜蛟飞舞、破天慳。 公庭休更重门掩。细听催诗点。一尊已咏北窗风。卧看雪儿纤手、剥莲蓬。
266 0 0
陈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333 0 0
王禹偁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