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欲出门阑。只在丹青笔,凌云也不难。
445 0 0
钱起
小松双对凤池开,履迹衣香逼上台。天意皆从彩毫出, 宸心尽向紫烟来。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 仙侣何因记名姓,县丞头白走尘埃。
415 0 0
王建
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汉山河。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
474 0 0
柳亚子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
355 0 0
孟浩然
秋风雁又归,边信一何早。揽衣出门望,落叶满长道。 一从秉箕帚,十载孤怀抱。可堪日日醉宠荣, 不说思君令人老。
452 0 0
中华文学
【子夜四时歌·夏歌】 田蚕事已毕, 思妇犹苦身[1] 。 当暑理絺服, 持寄与行人[2] 。
490 0 0
南朝乐府
邯郸驿里逢冬至,[1] 抱膝灯前影伴身。[2] 想得家中夜深坐,[3] 还应说着远行人。[4]
435 0 0
白居易
缨珮不为美,人群宁免辞。杳然黄鹄去,未负白云期。 此别清兴尽,高秋临水时。好山枉帆僻,浪迹到家迟。 他日诏书下,梁鸿安可追。
谁此种秋色,令人看莫穷。正垂云梦雨,不奈洞庭风。 昔出长安道,独游隋苑东。当时今日思,须信苦相同。
409 0 0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魏侯池馆今尚在, 犹有太师歌舞台。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
387 0 0
岑参
吟霜与卧云,此兴亦甘贫。吹箭落翠羽,垂丝牵锦鳞。 满湖风撼月,半日雨藏春。却笑萦簪组,劳心字远人。
449 0 0
方干
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农罢树阴黄犊卧, 斋时山下白衣来。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 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501 0 0
落日芦花雨,行人谷树村。青山时问路,红叶自知门。 苜蓿穷诗味,芭蕉醉墨痕。端知弃城市,经席许频温。
423 0 0
树色冥_,山烟暮、鸟归日落。凭阑处、眼空宇宙,心游碧落。古往今来天地里,人间那有扬州鹤。幸而今、天付与青山,甘寥寞。 好花木,多岩壑。得萧散,耐淡泊。把他人比并,我还不错。一曲瑶琴知此意,从前心事都忘却。况新秋、不饮更何时,何时乐。
326 0 0
葛长庚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 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 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582 0 0
韦庄
大底荣枯各自行,兼疑阴骘也难明。无门雪向头中出, 得路云从脚下生。深作四溟何浩渺,高为五岳太峥嵘。 都来总向人间看,直到皇天可是平。
499 0 0
秦韬玉
墙北走红尘,墙东接白云。山光衣上见,药气酒中闻。 此会诚堪惜,穷秋日又曛。人间唯有醉,醉后复何云。
403 0 0
姚合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桑田变后新舟楫, 华表归来旧路岐。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
426 0 0
韩偓
夷女采山蕉,缉纱浸江水。野花满髻妆色新, 闲歌欸乃深峡里。欸乃知从何处生,当时泣舜肠断声。 翠华寂寞婵娟没,野筱空馀红泪情。青烟冥冥覆杉桂, 崖壁凌天风雨细。昔人幽恨此地遗,绿芳红艳含怨姿。 清猿未尽鼯鼠切,泪水流到湘妃祠。北人莫作潇湘游, 九疑云入苍梧愁。
436 0 0
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 双黄鹄,两鸳鸯。迢迢云水恨难忘。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
欧阳修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