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伤春,秋至悲秋,谁在华胥。叹谪仙才气,飞扬跋扈,渊明何事,慷慨欷歔。自我少年,如今晚境,行半人间真有余。都休问,且一觞一咏,吾爱吾庐。 南皋境界何如。舍明月清风谁与居。望蓬山路杳,万株翠桧,方壶门掩,四面红蕖。中有佳人,绰如姑射,一炷清香满太虚。尘寰外,被鸣鸾报客,飞鹤传书。
420 0 0
汪莘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396 0 0
刘禹锡
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 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 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
430 0 0
于濆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 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 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
449 0 0
白居易
舣孤篷。正丛篁护碧,流水曲池通。伛偻穿岩,纡盘寻径,忽见倒影凌空。拥一片、花阴无地,细看来、犹带古春风。胜事园林,旧家陶谢,诗酒相逢。 眼底烟霞无数,料神仙即我,何处崆峒。清气分来,生香不断,洞户自有云封。认奇字、摩挲峭石,聚万景、只在此山中。人倚虚阑唤鹤,月白千峰。
355 0 0
张炎
南居古庙深,高树宿山禽。明月上清汉,骚人动楚吟。 数篇正始韵,一片补亡心。孤悄欺何谢,云波不可寻。
399 0 0
中华文学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 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月色入闲轩,风声落高树。 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446 0 0
李端
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 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 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踌。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 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相将簿领闲,倚望恒峰孤。 香露团百草,紫梨分万株。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354 0 0
李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78 0 0
杜甫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416 0 0
杨士奇
纷纷末术例从谀,邂逅淇南论有馀。贾传自怜多感慨,东门何意泥孤虚。雨连宾馆留三宿,天遣幽怀为一抒。觉我胸中闻未有,九峰新说历家书。
444 0 0
王恽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z4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424 0 0
王建
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初出海涛疑尚湿, 渐来云路觉偏清。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 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
494 0 0
秦韬玉
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旅榇归程伤道路, 举家行哭向田园。空山寂寂开新垄,乔木苍苍掩旧门。 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刘长卿
潼津罢警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壮士不言三尺剑, 谋臣休道一丸泥。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 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
415 0 0
皮日休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
475 0 0
皎然
俄国的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2〕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的,无论它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决,或者堕入神秘,沦于颓唐,而其主流还是一个:为人生。 这一种思想,在大约二十年前即与中国一部分的文艺绍介者合流,陀思妥夫斯基,都介涅夫〔3〕,契诃夫,托尔斯泰之名,渐渐出现于文字上,并且陆续翻译了他们的一些作品,那时组织的介绍“被压迫民族文学”的是上海的文学研究会〔4〕,也将他们算作为被压迫者而呼号的作家的。 凡这些,离无产者文学本来还很远,所以凡所绍介的作品,自然大抵是叫唤,呻吟,困穷,酸辛,至多,也不过是一点挣扎。 但已经使又一部分人很不高兴了,就招来了两标军马的围剿。创造社竖起了“为艺术的艺术”的大旗,喊着“自我表现”的口号,〔5〕要用波斯诗人的酒杯,“黄书”文士的手杖,〔6〕将这些“庸俗”打平。还有一标是那些受过了英国的小说在供绅士淑女的欣赏,美国的小说家在迎合读者的心思这些“文艺理论”的洗礼而回来的,一听到下层社会的叫唤和呻吟,就使他们眉头百结,扬起了带着白手套的纤手,挥斥道:这些下流都从“艺术之宫”里滚出去! 而且中国原来还有着一标布满全国的旧式的军马,这就是以小说为“闲书”的人们。小说,是供“看官”们茶余酒后的消遣之用的,所以要优雅,超逸,万不可使读者不欢,打断他消闲的雅兴。此说虽古,但却与英美时行的小说论合流,于是这三标新旧的大军,就不约而同的来痛剿了“为人生的文学”——俄国文学。 然而还是有着不少共鸣的人们,所以它在中国仍然是宛转曲折的生长着。 但它在本土,却突然凋零下去了。在这以前,原有许多作者企望着转变的,而十月革命的到来,却给了他们一个意外的莫大的打击。于是有梅垒什珂夫斯基夫妇(DASAMerezhi-kovskiiZANAHippius),库普林(AAIAKuprin),蒲宁(IAAABunin),安特来夫(LANAAndreev)之流的逃亡〔7〕,阿尔志跋绥夫(MAPAArtzybashev),梭罗古勃(FiodorSologub)之流的沉默〔8〕,旧作家的还在活动者,只剩了勃留梭夫(ValeriBriusov),惠垒赛耶夫(VAVeresaiev),戈理唬ǎ停幔?椋恚牵铮颍耄椋??暄晴娣蛩*基(VAVAMayakovski)这几个人,到后来,还回来了一个亚历舍·托尔斯泰(AlekseiNATolstoi)〔9〕。此外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新起的人物,在国*谡争和列强封锁中的文苑,是只见萎谢和荒凉了。 至一九二○年顷,新经济政策〔10〕实行了,造纸,印刷,出版等项事业的勃兴,也帮助了文艺的复活,这时的最重要的枢纽,是一个文学团体“绥拉比翁的兄弟们”(Serapionsbrü-der)〔11〕。 这一派的出现,表面上是始于二一年二月一日,在列宁格拉“艺术府”里的第一回集会的,加盟者大抵是年青的文人,那立场是在一切立场的否定。淑雪兼珂说过:“从党人的观点看起来,我是没有宗旨的人物。这不很好么?自己说起自己来,则我既不是共产主义者,也不是社会革命党员,也不是帝制主义者。我只是一个俄国人,而且对于政治,是没有操持的。大概和我最相近的,是布尔塞维克,和他们一同布尔塞维克化,我是赞成的。……但我爱农民的俄国。”〔12〕这就很明白的说出了他们的立场。 但在那时,这一个文学团体的出现,却确是一种惊异,不久就几乎席卷了全国的文坛。在苏联中,这样的非苏维埃的文学的勃兴,是很足以令人奇怪的。然而理由很简单:当时的革命者,正忙于实行,惟有这些青年文人发表了较为优秀的作品者其一;他们虽非革命者,而身历了铁和火的试练,所以凡所描写的恐怖和战栗,兴奋和感激,易得读者的共鸣者其二;其三,则当时指挥文学界的瓦浪斯基〔13〕,是很给他们支持的。讬罗茨基也是支持者之一,称之为“同路人”。同路人者,谓因革命中所含有的英雄主义而接受革命,一同前行,但并无彻底为革命而斗争,虽死不惜的信念,仅是一时同道的伴侣罢了。这名称,由那时一直使用到现在。 然而,单说是“爱文学”而没有明确的观念形态的徽帜的“绥拉比翁的兄弟们”,也终于逐渐失掉了作为团体的存在的意义,始于涣散,继以消亡,后来就和别的同路人们一样,各各由他个人的才力,受着文学上的评价了。 在四五年以前,中国又曾盛大的绍介了苏联文学,然而就是这同路人的作品居多。这也是无足异的。一者,此种文学的兴起较为在先,颇为西欧及日本所赏赞和介绍,给中国也得了不少转译的机缘;二者,恐怕也还是这种没有立场的立场,反而易得介绍者的赏识之故了,虽然他自以为是“革命文学者”。 我向来是想介绍东欧文学的一个人,也曾译过几篇同路人作品,现在就合了十个人的短篇为一集,其中的三篇,是别人的翻译,我相信为很可靠的。可惜的是限于篇幅,不能将有名的作家全都收罗在内,使这本书较为完善,但我#p#副标题#e#
360 0 0
鲁迅
蛮岭高,蛮海阔,去舸回艘投此歇。一夜舟人得梦间, 草草相呼一时发。飓风忽起云颠狂,波涛摆掣鱼龙僵。 海神怕急上岸走,山燕股栗入石藏。金蛇飞状霍闪过, 白日倒挂银绳长。轰轰砢砢雷车转,霹雳一声天地战。 风定云开始望看,万里青山分两片。车遥遥,马阗阗, 平如砥,直如弦。云南八国万部落,皆知此路来朝天。 耿恭拜出井底水,广利刺开山上泉。若论终古济物意, 二将之功皆小焉。
425 0 0
去年河上送行人,万里弓旌一武臣。 闻道玉关烽火灭,犬戎知有外家亲。
471 0 0
解绂朝天,满城桃李繁阴布。彩舟难驻。忍听骊歌举。 协赞中兴,圣意方倾注。从今去。五云深处。稳步沙堤路。
450 0 0
蔡伸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