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387 0 0
白居易
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453 0 0
朱庆馀
自古清真灵妙降,安妃来就杨君。因缘冥会异常伦。仙风聊设相,真道本无亲。 惟有元规能访问,深将此意相闻。大家宜赏缀新文。免教尘世士,诮笑上天人。
286 0 0
中华文学
松格一何高,何人号乳毛。霜天寓直夜,愧尔伴闲曹。
513 0 0
郑谷
从事不从事,养生非养生。职为尸禄本,官是受恩名。 时态已相失,岁华徒自惊。西斋一卮酒,衰老与谁倾。
399 0 0
罗隐
鞭凤骖鸾自斗杓。老君亲抱送,下层霄。人间仙李占春饶。千秋里,松月伴吹箫。 故国水云遥。谪仙丹荔熟,剥红绡。南山影转卧金蕉。倾寒绿,眉寿比山高。
451 0 0
李弥逊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350 0 0
孔平仲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546 0 0
李冶
谁云郎选不由诗,上相怜才积有时。却是龙钟到门晚, 终非稽古致身迟。谋将郡印归难遂,读著家书坐欲痴。 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
411 0 0
李频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322 0 0
皇甫冉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352 0 0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 歇鞍在地底,始觉所历高。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 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
325 0 0
杜甫
暖逼酥枝渐渐融。双飞谁识蝶雌雄。歌声已逐行云去,花片偏来酒盏中。 眉月冷,画楼空。酒阑犹未见情钟。直须把烛穿花帐,方见佳人玉面红。
361 0 0
刘辰翁
书剑功迟白发新,异乡仍送故乡人。阮公留客竹林晚, 田氏到家荆树春。雪尽塞鸿南翥少,风来胡马北嘶频。 洞庭烟月如终老,谁是长杨谏猎臣。
419 0 0
许浑
顾曲多情,寻芳未老。一庭风月知音少。梦随蝶去恨墙高,醉听莺语嫌笼小。红烛呼卢,黄金买笑。弹丝踮踩长安道。彩笺拈起锦囊花,绿窗留得罗裙草。
291 0 0
栏干几曲高斋路。正在重云深处。丹碧未干人去。高栋空留句。 离离芳草长亭暮。无奈征车不住。惟有断鸿烟渚。知我频回顾。
341 0 0
陆游
从前,我们几个人,曾经发刊过一种半月刊,叫做(大风》,因为各人事情太忙,又苦于贫困,出了不多几期,随即停刊。现在,因为革命过了,许多朋友饭碗革掉了,然而却有机会可以做文章,而且有时还能聚在一起,所以又提起兴致来,重行发刊《大风》。在宁波,我和印刷局去商量,那位经理先生看见了这《大风》两个字就吓慌了。于是再商量过,请夏丐尊先生为我们题签,改称《山雨》。我们自己都是肚里雪亮,晓得这年头儿不容易讲话,一个不好便会被人诬陷,丢了头颅的。所以写文章的时候,是非凡小心在意,谨慎恐惧,惟恐请到监狱里去。——实在的,我们之中已有好几个尝过那味儿了,我自己也便是其一。我们不愿意冤枉尝试第二次,所以写文章和选稿子,是十二分道地的留意,经过好几个人的自己“戒严”,觉得是万无疵累,于是由我送到印刷局去,约定前星期六去看大样。在付印以前,已和上海的开明书店,现代书局,新学会社,以及杭州,汉口,……等处几个书店接洽好代售的事情,所以在礼拜六以前,我们都安心地等待刊物出现。这虽然是小玩意儿,但是自己经营东西,总满是希罕珍爱着的,因而望它产生出来的心情,也颇恳切。 上礼拜六的下午,我跑去校对,印书店的老板却将原稿奉还,我是赶着送终了,而《山雨》也者,便从此寿终正寝。整册稿子,毫无违碍字样,然而竟至于此者,年头儿大有关系。印书店老板奉还稿子时,除了诚恳地道歉求恕之外,并且还有声明,他说:“先生,我们无有不要做生意的道理,实在是经不起风浪惊吓。这刊物,无论是怎样地文艺性的或什么性的,我们都不管,总之不敢再印了。去年,您晓得的,也是您的朋友,拿了东西给我们印,结果是身入囹圄,足足地坐了个把月,天天担心着绑去斫头。店里为我拿出了六七百元钱不算外,还得封闭了几天。乡下住着的老年双亲,凄惶地跑上城来,哭着求别人讲情。在军阀时候,乡绅们还有面子好买,那时候是开口就有土豪劣绅的嫌疑。先生,我也吓得够了,我不要再惊动自己年迈的父母,再不愿印刷那些刊物了。 收受您的稿子,原是那时别人的糊涂,先生,我也不好说您文章里有甚么,只是求您原谅赐恩,别再赐顾这等生意了。” 看还给我的稿纸,已经有了黑色的手指印,也晓得他们已经上过版,赔了几许排字工钱了。听了这些话,难道还能忍心逼着他们硬印吗?于是《山雨》就此寿终了。 鲁迅先生,我们青年的能力,若低得只能说话时,已经微弱得可哀了;然而却有更可哀的,不敢将别人负责的东西排印。同时,我们也做了非常可哀的弱羊,于是我们就做了无声而待毙的羔羊。倘使有人要绑起我们去宰割时,也许并像鸡或猪一般的哀啼都不敢作一声的。 啊,可惊怕的沉默!难道这便是各地方沉默的真相吗?总之,我们就是这样送了《山雨》的终。并不一定是我们的怯懦,大半却是心中的颓废感情主宰了我们,教我们省一事也好。不过还留有几许落寞怅惘的酸感,所以写了这封信给你。倘使《语丝》有空隙可借,请将这信登载出来。我们顺便在这里揩油道谢,谢各个书局承允代售的好意。 《山雨》最“违碍”的文章,据印书店老板说是《偶像与奴才》那一篇。这是我做的,在三年以前,身在南京,革命军尚在广东,而国府委员经子渊先生尚在宁波第四中学做校长,——然而据说到而今尚是招忌的文字,然而已经革过命了!这信里一并奉上,倘可采登,即请公布,俾国人知文章大不易写。倘使看去太不像文章,也请寄还,因为自己想保存起来,留个《山雨》死后——夭折——的纪念!! 祝您努力! 张孟闻启。三月二十八夜。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十七期,在《偶像与奴才》和张孟闻来信之后。张孟闻,笔名西屏,浙江宁波人,当时是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和驿亭私立春晖中学教师。 〔2〕《语丝》文艺性周刊,最初由孙伏园等编辑,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创刊于北京。一九二七年十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禁,随后移至上海续刊。一九三○年三月十日出至第五卷第五十二期停刊。鲁迅是它的撰稿人和支持者之一,并于该刊在上海出版后一度担任编辑。“不革命”,是创造社某些成员批评《语丝》及其撰稿人的用语,如麦克昂(郭沫若)在《文化批判》第三号(一九二八年三月)发表的《留声机器的回音》中说:“语丝派的不革命的文学家,……照他们在实践上的表示看来倒还没有甚么积极的反革命的行动。”〔3〕F.H.Allport奥耳波特,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p#副标题#e#
鲁迅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 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 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428 0 0
李忱
雪片幻成肌骨,月华借与精神。一声羌笛怨黄昏。吹香飘缟袂,脱迹委红裙。 枝上青青结子,子中白白藏仁。那时别是一家春。劈泥尝煮酒,拂席卧清阴。
359 0 0
王炎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368 0 0
刘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