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333 0 0
姜夔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忽然夫子不语, 带席帽,骑驴去。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 余之瞻望心悠哉。零雨其濛愁不散,闲花寂寂斑阶苔。 不如对此景,含笑倾金罍。莫问四肢畅,暂取眉头开。 弦琴待夫子,夫子来不来。
436 0 0
卢仝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350 0 0
苏轼
【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峰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1]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400 0 0
李贺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460 0 0
毛文锡
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 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
446 0 0
李群玉
叠影重纹映画堂,玉钩银烛共荧煌。 会应得见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殷勤为嘱纤纤手,卷上银钩莫放垂。
391 0 0
罗隐
送了春归雨未收。雨肥梅子满枝头。心知办此和羹品,正为和羹国手谋。 _两荚,岁千秋。崧高神气禀公侯。好将一卷周公礼,起佐皇家定九州。
397 0 0
中华文学
在这一个多年之中,拚死命攻击“硬译”的名人,已经有了三代:首先是祖师梁实秋教授,其次是徒弟赵景深②教授,最近就来了徒孙杨晋豪③大学生。但这三代之中,却要算赵教授的主张最为明白而且彻底了,那精义是——“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 这一条格言虽然有些希奇古怪,但对于读者是有效力的。 因为“信而不顺”的译文,一看便觉得费力,要借书来休养精神的读者,自然就会佩服赵景深教授的格言。至于“顺而不信”的译文,却是倘不对照原文,就连那“不信”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然而用原文来对照的读者,中国有几个呢。这时候,必须读者比译者知道得更多一点,才可以看出其中的错误,明白那“不信”的所在。否则,就只好胡里胡涂的装进脑子里去了。 我对于科学是知道得很少的,也没有什么外国书,只好看看译本,但近来往往遇见疑难的地方。随便举几个例子罢。《万有文库》④里的周太玄先生的《生物学浅说》里,有这样的一句—— “最近如尼尔及厄尔两氏之对于麦……” 据我所知道,在瑞典有一个生物学名家Nilsson Ehle是考验小麦的遗传的,但他是一个人而兼两姓,应该译作“尼尔生厄尔”才对。现在称为“两氏”,又加了“及”,顺是顺的,却很使我疑心是别的两位了。不过这是小问题,虽然,要讲生物学,连这些小节也不应该忽略,但我们姑且模模胡胡罢。 今年的三月号《小说月报》上冯厚生先生译的《老人》里,又有这样的一句—— “他由伤寒病变为流行性的感冒(Influenza)的重病……” 这也是很“顺”的,但据我所知道,流行性感冒并不比伤寒重,而且一个是呼吸系病,一个是消化系病,无论你怎样“变”,也“变”不过去的。须是“伤风”或“中寒”,这才变得过去。但小说不比《生物学浅说》,我们也姑且模模胡胡罢。这回另外来看一个奇特的实验。 这一种实验,是出在何定杰及张志耀两位合译的美国Conklin所作的《遗传与环境》里面的。那译文是——“……他们先取出兔眼睛内髓质之晶体,注射于家禽,等到家禽眼中生成一种‘代晶质’,足以透视这种外来的蛋白质精以后,再取出家禽之血清,而注射于受孕之雌兔。雌兔经此番注射,每不能堪,多遭死亡,但是他们的眼睛或晶体并不见有若何之伤害,并且他们卵巢内所蓄之卵,亦不见有什么特别之伤害,因为就他们以后所生的小兔看来,并没有生而具残缺不全之眼者。” 这一段文章,也好像是颇“顺”,可以懂得的。但仔细一想,却不免不懂起来了。一,“髓质之晶体”是什么?因为水晶体是没有髓质皮质之分的。二,“代晶质”又是什么?三,“透视外来的蛋白质”又是怎么一回事?我没有原文能对,实在苦恼得很,想来想去,才以为恐怕是应该改译为这样的——“他们先取兔眼内的制成浆状(以便注射)的水晶体,注射于家禽,等到家禽感应了这外来的蛋白质(即浆状的水晶体)而生‘抗晶质’(即抵抗这浆状水晶体的物质)。然后再取其血清,而注射于怀孕之雌兔。……” 以上不过随手引来的几个例,此外情随事迁,忘却了的还不少,有许多为我所不知道的,那自然就都溜过去,或者照样错误地装在我的脑里了。但即此几个例子,我们就已经可以决定,译得“信而不顺”的至多不过看不懂,想一想也许能懂,译得“顺而不信”的却令人迷误,怎样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北斗》第一卷第四期,署名长庚。 ②赵景深四川宜宾人,当时复旦大学教授,北新书局编辑。他在《读书月刊》第一卷第六期(一九三一年三月)《论翻译》一文中为误译辩解说:“我以为译书应为读者打算;换一句话说,首先我们应该注重于读者方面。译得错不错是第二个问题,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倘若译得一点也不错,而文字格里格达,吉里吉八,拖拖拉拉一长串,要折断人家的嗓子,其害处当甚于误译。……所以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条件,我以为其次序应该是‘达’‘信’‘雅’。” ③杨晋豪上海奉贤人,当时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他在《社会与教育》第二卷第二十二期(一九三一年九月)发表《从“翻译论战”说开去》一文,攻击当时马列主义著作和“普罗”文学理论的译文“生硬”,“为许多人所不满,看了喊头痛,嘲之为天书”。又说“翻译要‘信’是不成问题的,而第一要件是要‘达’!” ④《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四年间出版的大型丛书,收入中外著作两千余种,共四千册。 #p#副标题#e#
366 0 0
鲁迅
东洛幽闲日暮春,邀欢多是白头宾。官班朱紫多相似, 年纪高低次第匀。联句每言松竹意,停杯多说古今人。 更无外事来心肺,空有清虚入思神。醉舞两回迎劝酒, 狂歌一曲会娱身。今朝何事偏情重,同作明时列任臣。
389 0 0
【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1]
祖咏
韦子凝而密,任生直且狂。可怜元福庆,也学坐凝床。
310 0 0
佚名
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 不能拥路迷仙客,故欲开蹊侍圣君。
348 0 0
李峤
霁景风软,烟江春涨。小阖无人,绣帘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约樗蒲。修蛾忘了章台样。细思一饷。感事添惆怅。胸酥臂玉消减,拟觅双鱼。倩传书。
309 0 0
陆游
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怪公喜气轩眉。《阳春》《白雪》,清唱古今稀。曾是金銮旧客,记凤凰、独绕天池。挥毫罢,天颜有喜,催赐上方彝。|| 只今江海上,钧天梦觉,清泪如丝。算除非,痛把酒疗花治。明日五湖佳兴,扁舟去、一笑谁知。溪堂好,且拚一醉,倚杖读韩碑。||
辛弃疾
遥夜沈沈如水。风系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325 0 0
秦观
借问虎贲将,从军凡几年。杀人宝刀缺,走马貂裘穿。 山雨醒别酒,关云迎渡船。谢君贤主将,岂忘轮台边。
321 0 0
岑参
塘水碧。仍带面尘颜色。泥泥_纹无气力。东风如爱惜。 恰似越来溪侧。也有一双鸂鶒。只欠柳丝千百尺。系船春弄笛。
335 0 0
范成大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312 0 0
李白
玉篆题名在九天。而今且作地行仙。挂冠神武归休后,同醉芗林是几年。 龟游泳,鹤蹁跹。疏梅修竹两清妍。欲知福寿都多少,阁皂清江可比肩。
324 0 0
向子諲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