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又结汗漫期,九垓远相待。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从此凌倒景,一去无时还。朝游明光宫,暮入阊阖关。 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
325 0 0
李白
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
312 0 0
中华文学
积水深源,白鸥翻翻。倒影光素,于潭之间。 衔鱼鱼落乱惊鸣,争扑莲丛莲叶倾。 尔不见波中鸥鸟闲无营,何必汲汲劳其生。 柳花冥濛大堤口,悠扬相和乍无有。轻随去浪杳不分, 细舞清风亦何有。似君换得白鹅时,独凭阑干雪满池。 今日还同看鸥鸟,如何羽翮复参差。复参差, 海涛澜漫何由期。
324 0 0
卢纶
背顾秦城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神鸦乱噪黄陵近, 候雁斜沉梦泽空。打桨天连晴水白,烧田云隔夜山红。 也知渐老岩栖稳,争奈文闱有至公。
513 0 0
曹松
共将缨上尘,来问雪山人。世网从知累,禅心自证真。 境空宜入梦,藤古不留春。一听林公法,灵嘉愿寄身。
313 0 0
武元衡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416 0 0
范成大
跞躁摧长恧兮擢戟驭殳。 所离不降兮泄我王气苏。 三军一飞降兮所向皆殂。 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 道祐有德兮吴卒自屠。 雪我王宿耻兮威振八都。 军伍难更兮势如貔貙。 行行各努力兮于乎于乎。
358 0 0
佚名
未到桃源时,长忆出家景。及到桃源了,还似鉴中影。
305 0 0
阶前春草乱愁芽。尘暗绿窗纱。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夜来魂梦到侬家。一笑脸如霞。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321 0 0
赵长卿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又怕个、江南花落。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何时唱,从军乐。 归欤已赋居岩壑。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都不恋、黑头黄阁。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金钱大,为君酌。
379 0 0
辛弃疾
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负郭田园九八顷, 向阳茅屋两三间。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 一卧江村来早晚,著书盈帙鬓毛斑。
398 0 0
白居易
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442 0 0
杜牧
夜按双娃禁曲新,东西箫鼓接云津。舞衫未换红铅湿, 歌扇初移翠黛颦。彩槛烛烟光吐日,画屏香雾暖如春。 西楼月在襄王醉,十二山高不见人。
428 0 0
许浑
【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1],董卓乱天常[2],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3] 。 逼迫迁旧邦[4],拥主以自强[5] 。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6] 。 卓众来东下[7],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8],来兵皆胡羌[9] 。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10] 。 斩截无孑遗[11],尸骸相撑拒[12] 。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13] 。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14] 。 还顾邈冥冥[15],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16],不得令屯聚[17] 。 或有骨肉俱[18],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19],辄言「毙降虏[20],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21] 。」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22] 。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23],乃遭此厄祸[24]? 边荒与华异[25],人俗少义理[26] 。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27]。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终已。 有客自外来[28],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29],辄复非乡里。 邂逅邀时愿[30],骨肉来迎己[31] 。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32],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33]。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宁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侧,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34],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35],相送告别离。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36] 。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欷[37],行路亦呜咽[38] 。 去去割情恋[39],遄征日遐迈[40] 。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41] 。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42] 。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影,怛咤糜肝肺[43] 。 登高远眺望,神魂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44],旁人相宽大[45] 。 为复强视息[46],虽生何聊赖[47], 托命于新人[48],竭心自勖厉[49] 。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50] 。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452 0 0
蔡琰
断梦游轮。孤山路杳,越树阴新。流水凝酥,征衫沾泪,都是离痕。 玉屏风冷愁人。醉烂漫、梅花翠云。傍夜船回,惜春门掩,一镜香尘。
329 0 0
吴文英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372 0 0
苏轼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314 0 0
吴潜
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 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
474 0 0
牟融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一叶碧云轻,建业城西雨又晴。换了罗衣无气力,盈盈,独倚阑干听晚莺。何处是归程?脉脉斜阳满旧汀。双桨不来闲梦远,谁迎?自恋苹花住一生。
31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