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楣消落濯春雨,苍翠无言空断崖。草碧未能忘帝女, 燕轻犹自识宫钗。江山只有愁容在,剑珮应和愧色埋。 赖在伍员骚思少,吴王才免似荆怀。
375 0 0
陆龟蒙
从来席不暖,为尔便淹留。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 上帘宜晚景,卧簟觉新秋。身事何须问,余心正四愁。
247 0 0
中华文学
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身谪蓬莱金籍外, 宝装方丈玉堂前。虎靴醉索将军脱,鸿笔悲无令子传。 十字遗碑三尺墓,只应吟客吊秋烟。
323 0 0
忆旧游,旧游安在哉。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 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长洲苑绿柳万树, 齐云楼春酒一杯。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 修蛾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六七年前狂烂熳, 三千里外思裴回。李娟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 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赖得刘郎解吟咏, 江山气色合归来。
450 0 0
白居易
仙女下,董双成, 汉殿夜凉吹玉笙。 曲终却从仙宫去, 万户千门惟月明。
339 0 0
李白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416 0 0
张籍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284 0 0
于鹄
玉搔斜压乌云堕。拄颊看书卧。开元天子惜娉婷。一笑嫣然何事、便倾城。 马嵬风雨归时路。艳骨销黄土。多情谁写画图中。江水江花千古、恨无穷。
357 0 0
陈深
濯锦江边玉树明。碧油幢里彩衣荣。当年此日下长庚。 细酌成都千岁酒,闲看嶰谷一阳春。归听云母隔屏声。
370 0 0
荒塞峰烟百道驰,雁门风色暗旌旗。破围铁骑长驱疾, 饮血将军转战危。画角吹开边月静,缦缨不信虏尘窥。 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
338 0 0
霓裳弄月。冰肌不受人间热。分明密露枝枝结。碧树珊瑚,容易与君折。 玉环旧事谁能说。迢迢驿路香风彻。故人莫恨东南别。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
424 0 0
韩元吉
鹤发婆娑乡里亲,相邀共看往年春。 拟将儿女归来住,且是茅山见老人。
289 0 0
戴叔伦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275 0 0
深窥思不穷,揭趾浅沙中。一点山光净,孤飞潭影空。 暗栖松叶露,双下蓼花风。好是沧波侣,垂丝趣亦同。
360 0 0
张祜
春浓人静倦游嬉。烟雨战棠梨。翠径乱红无数,频啼枝上黄鹂。 小园流水溅溅处,绿遍谢家池。怨月恨花滋味,泪痕犹染罗衣。
295 0 0
韩淲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483 0 0
徐凝
坐听着远远近近的爆竹声,知道灶君先生们都在陆续上天,向玉皇大帝讲他的东家的坏话去了,〔2〕但是他大概终于没有讲,否则,中国人一定比现在要更倒楣。 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我们中国人意中的神鬼,似乎比活人要老实些,所以对鬼神要用这样的强硬手段,而于活人却只好请吃饭。 今之君子往往讳言吃饭,尤其是请吃饭。那自然是无足怪的,的确不大好听。只是北京的饭店那么多,饭局那么多,莫非都在食蛤蜊,谈风月,“酒酣耳热而歌呜呜”〔3〕么?不尽然的,的确也有许多“公论”从这些地方播种,只因为公论和请帖之间看不出蛛丝马迹,所以议论便堂哉皇哉了。但我的意见,却以为还是酒后的公论有情。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况且中国是一向重情面的。何谓情面?明朝就有人解释过,曰:“情面者,面情之谓也。”〔4〕自然不知道他说什么,但也就可以懂得他说什么。在现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是一种梦想;即使是饭后的公评,酒后的宏议,也何尝不可姑妄听之呢。然而,倘以为那是真正老牌的公论,却一定上当,—— 但这也不能独归罪于公论家,社会上风行请吃饭而讳言请吃饭,使人们不得不虚假,那自然也应该分任其咎的。 记得好几年前,是“兵谏”〔5〕之后,有枪阶级专喜欢在天津会议的时候,有一个青年愤愤地告诉我道:他们那里是会议呢,在酒席上,在赌桌上,带着说几句就决定了。他就是受了“公论不发源于酒饭说”之骗的一个,所以永远是愤然,殊不知他那理想中的情形,怕要到二九二五年才会出现呢,或者竟许到三九二五年。 然而不以酒饭为重的老实人,却是的确也有的,要不然,中国自然还要坏。有些会议,从午后二时起,讨论问题,研究章程,此问彼难,风起云涌,一直到七八点,大家就无端觉得有些焦躁不安,脾气愈大了,议论愈纠纷了,章程愈渺茫了,虽说我们到讨论完毕后才散罢,但终于一哄而散,无结果。这就是轻视了吃饭的报应,六七点钟时分的焦躁不安,就是肚子对于本身和别人的警告,而大家误信了吃饭与讲公理无关的妖言,毫不瞅睬,所以肚子就使你演说也没精采,宣言也——连草稿都没有。 但我并不说凡有一点事情,总得到什么太平湖饭店,撷英番菜馆之类里去开大宴;我于那些店里都没有股本,犯不上替他们来拉主顾,人们也不见得都有这么多的钱。我不过说,发议论和请吃饭,现在还是有关系的;请吃饭之于发议论,现在也还是有益处的;虽然,这也是人情之常,无足深怪的。 顺便还要给热心而老实的青年们进一个忠告,就是没酒没饭的开会,时候不要开得太长,倘若时候已晚了,那么,买几个烧饼来吃了再说。这么一办,总可以比空着肚子的讨论容易有结果,容易得收场。 胶牙饧的强硬办法,用在灶君身上我不管它怎样,用之于活人是不大好的。倘是活人,莫妙于给他醉饱一次,使他自己不开口,却不是胶住他。中国人对人的手段颇高明,对鬼神却总有些特别,二十三夜的捉弄灶君即其一例,但说起来也奇怪,灶君竟至于到了现在,还仿佛没有省悟似的。 道士们的对付“三尸神”〔6〕,可是更利害了。我也没有做过道士,详细是不知道的,但据“耳食之言”,则道士们以为人身中有三尸神,到有一日,便乘人熟睡时,偷偷地上天去奏本身的过恶。这实在是人体本身中的奸细,《封神传演义》〔7〕常说的“三尸神暴躁,七窍生烟”的三尸神,也就是这东西。 但据说要抵制他却不难,因为他上天的日子是有一定的,只要这一日不睡觉,他便无隙可乘,只好将过恶都放在肚子里,再看明年的机会了。连胶牙饧都没得吃,他实在比灶君还不幸,值得同情。 三尸神不上天,罪状都放在肚子里;灶君虽上天,满嘴是糖,在玉皇大帝面前含含胡胡地说了一通,又下来了。对于下界的情形,玉皇大帝一点也听不懂,一点也不知道,于是我们今年当然还是一切照旧,天下太平。 我们中国人对于鬼神也有这样的手段。 我们中国人虽然敬信鬼神;却以为鬼神总比人们傻,所以就用了特别的方法来处治他。至于对人,那自然是不同的了,但还是用了特别的方法来处治,只是不肯说;你一说,据说你就是卑视了他了。诚然,自以为看穿了的话,有时也的确反不免于浅薄。 二月五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二月十一日《国民新报副刊》。 〔2〕旧俗以夏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的日子,在这一天或前一天祭送灶神,称为送灶。 〔3〕食蛤蜊见《南史·王弘传》:“(融)初为司徒法曹,诣王僧襱,因遇沈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p#副标题#e#
324 0 0
鲁迅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368 0 0
寇准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尽日不妨凭槛望, 终年未必有家归。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337 0 0
罗邺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