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龙华,闻北京政变】 干戈满地客还家, 望里河山镜里花。 残月晓风南浦路, 一车摇梦过龙华。 1917年
350 0 0
郁达夫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410 0 0
王勃
一 蒲力汗诺夫(George Valentinovitch Plekhanov)以一八五七年,生于坦木皤夫省的一个贵族的家里。自他出世以至成年之间,在俄国革命运动史上,正是智识阶级所提倡的民众主义②自兴盛以至凋落的时候。他们当初的意见,以为俄国的民众,即大多数的农民,是已经领会了社会主义,在精神上,成着不自觉的社会主义者的,所以民众主义者的使命,只在“到民间去”,向他们说明那境遇,善导他们对于地主和官吏的嫌憎,则农民便将自行蹶起,实现自由的自治制,即无政府主义底社会的组织。 但农民却几乎并不倾听民众主义者的鼓动,倒是对于这些进步的贵族的子弟,怀抱着不满。皇帝亚历山大二世③的政府,则于他们临以严峻的刑罚,终使其中的一部分,将眼光从农民离开,来效法西欧先进国,为有产者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而争斗了。于是从“土地与自由党”④分裂为“民意党”,从事于政治底斗争,但那手段,却非一般底社会运动,而是单独和政府相斗争,尽全力于恐怖手段——暗杀。 青年的蒲力汗诺夫,也大概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之下,开始他革命底活动的。但当分裂时,尚复固守农民社会主义的根本底见解,反对恐怖主义,反对获得政治底公民底自由,别组“均田党”⑤,惟属望于农民的叛乱。然而他已怀独见,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革命殊难于成功,农民固多社会主义底倾向,而劳动者亦殊重要。他在那《革命运动上的俄罗斯工人》中说,工人者,是偶然来到都会,现于工厂的农民。要输社会主义入农村中,这农民工人便是最适宜的媒介者。因为农民相信他们工人的话,是在智识阶级之上的。 事实也并不很远于他的豫料。一八八一年恐怖主义者竭全力所实行的亚历山大二世的暗杀,民众未尝蹶起,公民也不得自由,结果是有力的指导者或死或因,“民意党”殆濒于消灭。连不属此党而倾向工人的社会主义的蒲力汗诺夫等,也终被政府所压迫,不得不逃亡国外了。 他在这时候,遂和西欧的劳动运动相亲,遂开始研究马克斯的著作。 马克斯之名,俄国是早经知道的;《资本论》第一卷,也比别国早有译本⑥;许多“民意党”的人们,还和他个人底地相知,通信。然而他们所竭尽尊敬的马克斯的思想,在他们却仅是纯粹的“理论”,以为和俄国的现实不相合,和俄人并无关系的东西,因为在俄国没有资本主义,俄国的社会主义,将不发生于工厂而出于农村的缘故。但蒲力汗诺夫是当回忆在彼得堡的劳动运动之际,就发生了关于农村的疑惑的,由原书而精通马克斯主义文献,又增加了这疑惑。他于是搜集当时所有的统计底材料,用真正的马克斯主义底方法,来研究它,终至确信了资本主义实在君临着俄国。一八八四年,他发表叫作《我们的对立》⑦的书,就是指摘民众主义的错误,证明马克斯主义的正当的名作。他在这书里,即指示着作为大众的农民,现今已不能作社会主义的支柱。在俄国,那时都会工业正在发达,资本主义制度已在形成了。必然底地随此而起者,是资本主义之敌,就是绝灭资本主义的无产者。所以在俄国也如在西欧一样,无产者是对于政治底改造的最有意味的阶级。从那境遇上说,对于坚执而有组织的革命,已比别的阶级有更大的才能,而且作为将来的俄国革命的射击兵,也是最为适当的阶级。 自此以来,蒲力汗诺夫不但本身成了伟大的思想家,并且也作了俄国的马克斯主义者的先驱和觉醒了的劳动者的教师和指导者了。 二 但蒲力汗诺夫对于无产阶级的殊勋,最多是在所发表的理论的文字,他本身的政治底意见,却不免常有动摇的。 一八八九年,社会主义者开第一次国际会议于巴黎,蒲力汗诺夫在会上说,“俄国的革命运动,只有靠着劳动者的运动才能胜利,此外并无解决之道”的时候,是连欧洲有名的许多社会主义者们,也完全反对这话的;但不久,他的业绩显现出来了。文字方面,则有《历史上的一元底观察的发展》⑧(或简称《史底一元论》),出版于一八九五年,从哲学底领域方面,和民众主义者战斗,以拥护唯物论,而马克斯主义的全时代,也就受教于此,借此理解战斗底唯物论的根基。后来的学者,自然也尝加以指摘的批评,但什维诺夫却说,“倒不如将这大可注目的书籍,向新时代的人们来说明,来讲解,实为更好的工作”云。次年,在事实方面,则因他的弟子们和民众主义者斗争的结果,终使纺纱厂的劳动者三万人的大同盟罢工,勃发于彼得堡,给俄国的历史划了新时期,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底价值,始为大家所认识,那时开在伦敦的社会主义者的第四次国际会议,也对此大加惊叹,欢迎了。 然而蒲力汗诺夫究竟是理论家。十九世纪末,列宁才开始活动,也比他年青,而两个人之间,就自然而然地行了未尝商量的分业。他所擅长的是理论方面,对于敌人,便担当了哲学底论战。列宁却从最先的著作以来,即专心于社会政治底问题,党和劳动阶级的组织的。他们这时的以辅车相依⑨的形态,所编辑发行的报章,是Iskra(《火花》)(10),撰者们中,虽然颇有不纯的分子,但在当时,却尽了重大的职务,使劳动者和革命者的或#p#副标题#e#
290 0 0
鲁迅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清山”一作“青山”)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440 0 0
于谦
五更枥马静无声。邻鸡犹怕惊。日华平晓弄春明。暮寒愁翳生。 新岁梦,去年情。残宵半酒醒。春风无定落梅轻。断鸿长短亭。
306 0 0
吴文英
热烟疏竹古原西,日日乘凉此杖藜。闲处雨声随霹雳, 旱田人望隔虹霓。蝉依独树干吟苦,鸟忆平川渴过齐。 别有相招好泉石,瑞花瑶草尽堪携。
377 0 0
齐己
蜀江一带向东倾,江上巍峨白帝城。 自古山河归圣主,子阳虚共汉家争。
414 0 0
中华文学
香径小船通,菱歌绕故宫。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 荷叶桥边雨,芦花海上风。归心无处托,高枕画屏中。
376 0 0
许浑
【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409 0 0
朱庆余
新月巧穿山,桂树影高群木。任使云遮烟锁,自春辉秋绿。我来折得最高枝,踏破一轮玉。宝斧脩教圆样,放十分光足。
308 0 0
细雨轻觞玉漏终,上清词句落吟中。 松斋一夜怀贞白,霜外空闻五粒风。
374 0 0
陆龟蒙
寂寂凝神太极初,无心应物等空虚。 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识真人只是渠。 学道全真在此生,何须待死更求生。 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复生知那处生。
343 0 0
三十六峰横一川,绿波无路草芊芊。牛羊晚食铺平地, 雕鹗晴飞摩远天。洛客尽回临水寺,楚人皆逐下江船。 东西未有相逢日,更把繁华共醉眠。
380 0 0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333 0 0
刘禹锡
年历复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 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所叹别此年,永无长庆历。
378 0 0
元稹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 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324 0 0
李弥逊
【咸阳城西楼晚眺】[1]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2]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3]故国东来渭水流。
357 0 0
春尽大方游,思君便白头。地蒸川有毒,天暖树无秋。 水急三巴险,猿分五岭愁。为缘知己分,南国必淹留。
340 0 0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300 0 0
李贺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 白骨相撑如乱麻。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梧桐杨柳拂金井, 来醉扶风豪士家。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雕盘绮食会众客, 吴歌赵舞香风吹。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抚长剑,一扬眉, 清水白石何离离。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323 0 0
李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