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464 0 0
李商隐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孤城返照红将敛, 近市浮烟翠且重。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325 0 0
杜甫
严君名不朽,道出二经中。归去精诚恳,还应梦寐通。 池台镜定月,松桧雨馀风。想对灵玄忆,人间恋若空。
434 0 0
项斯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 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478 0 0
张孝祥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 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 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 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 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 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 疏影尚风流。
360 0 0
李清照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303 0 0
陆游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318 0 0
雨霁天池生意足,花间谁咏采莲曲。舟浮十里芰荷香, 歌发一声山水绿。春暧鱼抛水面纶,晚晴鹭立波心玉。 扣舷归载月黄昏,直至更深不假烛。
312 0 0
中华文学
我与梅花真莫逆,别来长恐因循。几年不见岭头春。栩然蝴蝶梦,魂梦竟非真。 浪蕊浮花空满眼,愁眉不展长颦。此君还似不羁人。月边风畔,千里淡相亲。
362 0 0
胡铨
山叠云重一径幽,苍苔古石濑清流。出岩树色见来静, 落涧泉声长自秋。远入虚明思白帝,寒生浩景想沧洲。 如何地近东西路,马足车轮不暂留。
442 0 0
刘沧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450 0 0
杜荀鹤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鳏 同:矜)
295 0 0
佚名
达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于焉得携手,屡赏清夜景。 潇洒陪高咏,从容羡华省。一逐风波迁,南登桂阳岭。 旧里门空掩,欢游事皆屏。怅望城阙遥,幽居时序永。 春风吹百卉,和煦变闾井。独闷终日眠,篇书不复省。 唯当望雨露,沾子荒遐境。
368 0 0
韦应物
阮咸别曲四座愁,赖是春风不是秋。 漫漫江行访兄弟,猿声几夜宿芦洲。
皎然
闲堂昼卧眼初开,强起徐行绕砌苔。鹤氅人从衡岳至, 鹑衣客自洛阳来。坐闻邻树栖幽鸟,吟觉江云发早雷。 西笑东游此相别,两途消息待谁回。
393 0 0
齐己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371 0 0
李治
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
孟浩然
引言〔2〕 在我那《马上支日记》〔3〕里,有这样的一段:—— “到中央公园,径向约定的一个僻静处所,寿山已先到,略一休息,便开手对译《小约翰》。这是一本好书,然而得来却是偶然的事。大约二十年前罢,我在日本东京的旧书店头买到几十本旧的德文文学杂志,内中有着这书的绍介和作者的评传,因为那时刚译成德文。觉得有趣,便托丸善书店〔4〕去买来了;想译,没有这力。后来也常常想到,但是总被别的事情岔开。直到去年,才决计在暑假中将它译好,并且登出广告去,而不料那一暑假〔5〕过得比别的时候还艰难。今年又记得起来,翻检一过,疑难之处很不少,还是没有这力。问寿山可肯同译,他答应了,于是就开手,并且约定,必须在这暑假期中译完。” 这是去年,即一九二六年七月六日的事。那么,二十年前自然是一九○六年。所谓文学杂志,绍介着《小约翰》的,是一八九九年八月一日出版的《文学的反响》(Daslitter^arischeEcho)〔6〕,现在是大概早成了旧派文学的机关了,但那一本却还是第一卷的第二十一期。原作的发表在一八八七年,作者只二十八岁;后十三年,德文译本才印出,译成还在其前,而翻作中文是在发表的四十整年之后,他已经六十八岁了。 日记上的话写得很简单,但包含的琐事却多。留学时候,除了听讲教科书,及抄写和教科书同种的讲义之外,也自有些乐趣,在我,其一是看看神田区〔7〕一带的旧书坊。日本大地震后,想必很是两样了罢,那时是这一带书店颇不少,每当夏晚,常常猬集着一群破衣旧帽的学生。店的左右两壁和中央的大床上都是书,里面深处大抵跪坐着一个精明的掌柜,双目炯炯,从我看去很像一个静踞网上的大蜘蛛,在等候自投罗网者的有限的学费。但我总不免也如别人一样,不觉逡巡而入,去看一通,到底是买几本,弄得很觉得怀里有些空虚。 但那破旧的半月刊《文学的反响》,却也从这样的处所得到的。 我还记得那时买它的目标是很可笑的,不过想看看他们每半月所出版的书名和各国文坛的消息,总算过屠门而大嚼〔8〕,比不过屠门而空咽者好一些,至于进而购读群书的野心,却连梦中也未尝有。但偶然看见其中所载《小约翰》译本的标本,即本书的第五章,却使我非常神往了。几天以后,便跑到南江堂〔9〕去买,没有这书,又跑到丸善书店,也没有,只好就托他向德国去定购。大约三个月之后,这书居然在我手里了,是茀垒斯(AnnaFles)女士的译笔,卷头有赉赫博士(Dr.PaulRache)的序文,《内外国文学丛书》(Biblio^thekdieGe-samt-LitteraturdesIn-und-Auslan^des,verlagvonOttoHendel,Hallea.d.S.)〔10〕之一,价只七十五芬涅〔11〕,即我们的四角,而且还是布面的! 这诚如序文所说,是一篇“象征写实底童话诗”。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因为作者的博识和敏感,或者竟已超过了一般成人的童话了。其中如金虫的生平,菌类的言行,火萤的理想,蚂蚁的平和论,都是实际和幻想的混合。我有些怕,倘不甚留心于生物界现象的,会因此减少若干兴趣。但我预觉也有人爱,只要不失赤子之心,而感到什么地方有着“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大都市”的人们。 这也诚然是人性的矛盾,而祸福纠缠的悲欢。人在稚齿,追随“旋儿”,与造化为友。福乎祸乎,稍长而竟求知: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于是招来了智识欲之具象化:小鬼头“将知”;逐渐还遇到科学研究的冷酷的精灵:“穿凿”。童年的梦幻撕成粉碎了;科学的研究呢,“所学的一切的开端,是很好的,——只是他钻研得越深,那一切也就越凄凉,越黯淡。”——惟有“号码博士”是幸福者,只要一切的结果,在纸张上变成数目字,他便满足,算是见了光明了。谁想更进,便得苦痛。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他知道若干,却未曾知道一切,遂终于是“人类”之一,不能和自然合体,以天地之心为心。约翰正是寻求着这样一本一看便知一切的书,然而因此反得“将知”,反遇“穿凿”,终不过以“号码博士”为师,增加更多的苦痛。直到他在自身中看见神,将径向“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大都市”时,才明白这书不在人间,惟从两处可以觅得:一是“旋儿”,已失的原与自然合体的混沌,一是“永终”——死,未到的复与自然合体的混沌。而且分明看见,他们俩本是同舟……。 假如我们在异乡讲演,因为言语不同,有人口译,那是没有法子的,至多,不过怕他遗漏,错误,失了精神。但若译者另外加些解释,申明,摘要,甚而至于阐发,我想,大概是讲者和听者都要讨厌的罢。因此,我也不想再说关于内容的话。 我也不愿意别人劝我去吃他所爱吃的东西,然而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地劝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又愿意别人也看的书,于是不知不觉,遂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这意思的发生,大约是很早的,因为我久已觉得仿佛对于作者和读者,负着一宗很大的债了。 然而为什么早不开手的呢?“忙”者,饰辞;大原因仍在很有不懂的处所。看去似乎已经懂,一到拔出笔#p#副标题#e#
349 0 0
鲁迅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 芦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
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 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381 0 0
张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