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日已老,我身日已闲。闲出都门望,但见水与山。 关塞碧岩岩,伊流清潺潺。中有古精舍,轩户无扃关。 岸草歇可藉,径萝行可攀。朝随浮云出,夕与飞鸟还。 吾道本迂拙,世途多险艰。尝闻嵇吕辈,尤悔生疏顽。 巢悟入箕颍,皓知返商巅。岂唯乐肥遁,聊复祛忧患。 吾亦从此去,终老伊嵩间。
448 0 0
白居易
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 不能拥路迷仙客,故欲开蹊侍圣君。
348 0 0
李峤
【蝶恋花】 移得绿杨栽后院, 学舞宫腰, 二月青犹短。 不比灞陵多送远, 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 莫唱阳关, 真个肠先断。 分付与春休细看, 条条尽是离人怨。
377 0 0
张先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459 0 0
司空图
悠悠循涧行,磊磊据石坐。林垂短长云,山缀丹碧颗。 蓼花最无数,照水娇婀娜。何知是节序,风日自清妥。 群童竞时新,万果间蔬蓏.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 此日山中怀,孟公不如我。
388 0 0
中华文学
天口骈。谈天衍。 雕龙奭。炙毂过髡。
311 0 0
佚名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381 0 0
苏轼
放扁舟、万山环处,平铺碧浪千顷。仙人怜我征尘久,借与梦游清枕。风乍静。望两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楼台相映。更日薄烟轻,荷花似醉,飞鸟堕寒镜。 中都内,罗绮千街万井。天教此地幽胜。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几眠还醒。君试问。□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领。功名未竟。待学取鸱夷,仍携西子,来动五湖兴。
344 0 0
拜月南楼上,面婵娟、恰对新妆。谁凭阑干处,笛声长。追往事,遍凄凉。 看素质、临风消瘦尽,粉痕轻、依旧真香。潇洒春尘境,过横塘。度清影,在回廊。
303 0 0
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 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梦觉幽泉滴,应疑禁漏声。
359 0 0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本是诸生守文墨, 今将匹马静烟尘。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364 0 0
韦应物
【焚书】 留你留不得, 藏你藏不住。 今宵送你进火炉, 永别了, 契诃夫! 夹鼻眼睛山羊胡, 你在笑,我在哭。 灰飞烟灭光明尽, 永别了, 契诃夫!
394 0 0
流沙河
你 去 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你上哪一条大路,你放心走,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放轻些脚步,别教灰土扬起,我要认清你的远去的身影,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不断的提醒你有我在这里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目送你归去……不,我自有主张,你不必为我忧虑;你走大路,我进这条小巷,你看那棵树,高抵着天,我走到那边转弯,再过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乱: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在夜芒中像是纷披的眼泪;有石块,有钩刺胫踝的蔓草,在期待过路人疏神时绊倒!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凶险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等你走远了,我就大步向前,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也不愁愁云深裹,但须风动,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原载19“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
366 0 0
徐志摩
云曰归欤。纵垂天曳曳,终反衡庐。扬州十年一梦,免仰差殊。秦碑越殿,悔旧游、作计全疏。分付与、高怀老尹,管弦丝竹宁无。 知公爱山入剡,若南寻李白,问讯何如。年年雁飞波上,愁亦关予。临皋领客,向月边、携酒携鲈。今但借、秋风一榻,公歌我亦能书。
357 0 0
姜夔
对于戏剧,我完全是外行。但遇到研究中国戏剧的文章,有时也看一看。近来的中国戏是否象征主义,或中国戏里有无象征手法的问题,我是觉得很有趣味的。 伯鸿先生在《戏》周刊十一期(《中华日报》副刊)上,说起脸谱,承认了中国戏有时用象征的手法,“比如白表‘奸诈’,红表‘忠勇’,黑表‘威猛’,蓝表‘妖异’,金表‘神灵’之类,实与西洋的白表‘纯洁清净’,黑表‘悲哀’,红表‘热烈’,黄金色表‘光荣’和‘努力’”并无不同,这就是“色的象征”,虽然比较的单纯,低级。〔2〕这似乎也很不错,但再一想,却又生了疑问,因为白表奸诈,红表忠勇之类,是只以在脸上为限,一到别的地方,白就并不象征奸诈,红也不表示忠勇了。 对于中国戏剧史,我又是完全的外行。我只知道古时候(南北朝)的扮演故事,是带假面的,〔3〕这假面上,大约一定得表示出这角色的特征,一面也是这角色的脸相的规定。古代的假面和现在的打脸的关系,好像还没有人研究过,假使有些关系,那么,“白表奸诈”之类,就恐怕只是人物的分类,却并非象征手法了。 中国古来就喜欢讲“相人术”〔4〕,但自然和现在的“相面”不同,并非从气色上看出祸福来,而是所谓“诚于中,必形于外”〔5〕,要从脸相上辨别这人的好坏的方法。一般的人们,也有这一种意见的,我们在现在,还常听到“看他样子就不是好人”这一类话。这“样子”的具体的表现,就是戏剧上的“脸谱”。富贵人全无心肝,只知道自私自利,吃得白白胖胖,什么都做得出,于是白就表了奸诈。红表忠勇,是从关云长的“面如重枣”来的。“重枣”是怎样的枣子,我不知道,要之,总是红色的罢。在实际上,忠勇的人思想较为简单,不会神经衰弱,面皮也容易发红,倘使他要永远中立,自称“第三种人”,精神上就不免时时痛苦,脸上一块青,一块白,终于显出白鼻子来了。黑表威猛,更是极平常的事,整年在战场上驰驱,脸孔怎会不黑,擦着雪花膏的公子,是一定不肯自己出面去战斗的。 士君子常在一门一门的将人们分类,平民也在分类,我想,这“脸谱”,便是优伶和看客公同逐渐议定的分类图。不过平民的辨别,感受的力量,是没有士君子那么细腻的。况且我们古时候戏台的搭法,又和罗马不同,〔6〕使看客非常散漫,表现倘不加重,他们就觉不到,看不清。这么一来,各类人物的脸谱,就不能不夸大化,漫画化,甚而至于到得后来,弄得希奇古怪,和实际离得很远,好像象征手法了。脸谱,当然自有它本身的意义的,但我总觉得并非象征手法,而且在舞台的构造和看客的程度和古代不同的时候,它更不过是一种赘疣,无须扶持它的存在了。然而用在别一种有意义的玩艺上,在现在,我却以为还是很有兴趣的。十月三十一日。 CC 〔1〕本篇在印入本书前未能发表,参看本书《附记》。〔2〕《戏》周刊第十一期(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曾发表伯鸿的《苏联为什么邀梅兰芳去演戏(上)》一文,该文先引《申报》“读书问答”栏《梅兰芳与中国旧剧的前途(三)》文中的话说:“中国旧剧其取材大半是历史上的传说,其立论大体是‘劝善罚恶’的老套,这里面既不含有神秘的感情,也就用不着以观感的具体的符号来象征什么……即如那一般人认为最含有象征主义意味的脸谱,和那以马鞭代马的玩意儿,也只能说借以帮助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不能认为即是象征主义。”于是接着说:“这个是很正确的了。但是他因否定了中国旧戏是象征主义,同时否定了中国旧剧采用的一些‘象征手法’。比如白表‘奸诈’,红表‘忠勇’……因为‘色的象征’,还有‘音的象征’‘形的象征’,也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着……这一些都是象征的手法,不过多是比较单纯的低级的。” 〔3〕指南北朝时的歌舞戏《大面》。据《旧唐书·音乐志》载:“《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4〕“相人术”《左传》文公元年:“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又《汉书·艺文志》“形法”类著录有《相人》一书。 〔5〕“诚于中,必形于外”语出《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古代罗马剧场,中间为圆形表演场地,周围环绕着台阶式的观众席,近似现代的体育场。 #p#副标题#e#
331 0 0
鲁迅
志凌三蜀客,心爱五湖人。co死酒中老,谋生书外贫。 扫花眠石榻,捣药转溪轮。往往乘黄牸,鹿裘乌角巾。
392 0 0
许浑
三往何劳万乘君,五来方见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轻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374 0 0
李白
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何处更求回日驭, 此中兼有上天梯。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 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
398 0 0
李商隐
肃肃层城里,巍巍祖庙清。圣恩覃布濩,异域献精诚。 冠盖分行列,戎夷变姓名。礼终齐百拜,心洁尽忠贞。 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 休运威仪盛,丰年俎豆盈。不堪惭颂德,空此望簪缨。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