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 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392 0 0
卢仝
西楼天将晚。流素月、寒光正满。楼上笑揖姮娥,似看罗袜尘生,鬓云风乱。珠帘终夕卷。判不寐、阑干赁暖。好在影落清尊,冷侵香幄,欢余未教人散。
307 0 0
杨无咎
一 当国民党对于共产党从合作改为剿灭之后,有人说,国民党先前原不过利用他们的,北伐将成的时候,要施行剿灭是豫定的计划。但我以为这说的并不是真实。国民党中很有些有权力者,是愿意共产的,他们那时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子女送到苏联去学习,便是一个证据,因为中国的父母,孩子是他们第一等宝贵的人,他们决不至于使他们去练习做剿灭的材料。不过权力者们好像有一种错误的思想,他们以为中国只管共产,但他们自己的权力却可以更大,财产和姨太太也更多;至少,也总不会比不共产还要坏。 我们有一个传说。大约二千年之前,有一个刘先生,积了许多苦功,修成神仙,可以和他的夫人一同飞上天去了,然而他的太太不愿意。为什么呢?她舍不得住着的老房子,养着的鸡和狗。刘先生只好去恳求上帝,设法连老房子,鸡,狗,和他们俩全都弄到天上去,这才做成了神仙。〔2〕也就是大大的变化了,其实却等于并没有变化。假使共产主义国里可以毫不改动那些权力者的老样,或者还要阔,他们是一定赞成的。然而后来的情形证明了共产主义没有上帝那样的可以通融办理,于是才下了剿灭的决心。孩子自然是第一等宝贵的人,但自己究竟更宝贵。 于是许多青年们,共产主义者及其嫌疑者,左倾者及其嫌疑者,以及这些嫌疑者的朋友们,就到处用自己的血来洗自己的错误,以及那些权力者们的错误。权力者们的先前的错误,是受了他们的欺骗的,所以必得用他们的血来洗干净。然而另有许多青年们,却还不知底细,在苏联学毕,骑着骆驼高高兴兴的由蒙古回来了。我记得有一个外国旅行者还曾经看得酸心,她说,他们竟不知道现在在祖国等候他们的,却已经是绞架。 不错,是绞架。但绞架还不算坏,简简单单的只用绞索套住了颈子,这是属于优待的。而且也并非个个走上了绞架,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还有一条路,是使劲的拉住了那颈子套上了绞索的朋友的脚。这就是用事实来证明他内心的忏悔,能忏悔的人,精神是极其崇高的。 二 从此而不知忏悔的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就成了该杀的罪人。而且这罪人,却又给了别人无穷的便利;他们成为商品,可以卖钱,给人添出职业来了。而且学校的风潮,恋爱的纠纷,也总有一面被指为共产党,就是罪人,因此极容易的得到解决。如果有谁和有钱的诗人辩论,那诗人的最后的结论是:共产党反对资产阶级,我有钱,他反对我,所以他是共产党。于是诗神就坐了金的坦克车,凯旋了。 但是,革命青年的血,却浇灌了革命文学的萌芽,在文学方面,倒比先前更其增加了革命性。政府里很有些从外国学来,或在本国学得的富于智识的青年,他们自然是觉得的,最先用的是极普通的手段:禁止书报,压迫作者,终于是杀戮作者,五个左翼青年作家〔3〕就做了这示威的牺牲。然而这事件又并没有公表,他们很知道,这事是可以做,却不可以说的。古人也早经说过,“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之。”〔4〕所以要剿灭革命文学,还得用文学的武器。 作为这武器而出现的,是所谓“民族文学”〔5〕。他们研究了世界上各人种的脸色,决定了脸色一致的人种,就得取同一的行为,所以黄色的无产阶级,不该和黄色的有产阶级斗争,却该和白色的无产阶级斗争。他们还想到了成吉思汗,作为理想的标本,描写他的孙子拔都汗,怎样率领了许多黄色的民族,侵入斡罗斯,将他们的文化摧残,贵族和平民都做了奴隶。 中国人跟了蒙古的可汗去打仗,其实是不能算中国民族的光荣的,但为了扑灭斡罗斯,他们不能不这样做,因为我们的权力者,现在已经明白了古之斡罗斯,即今之苏联,他们的主义,是决不能增加自己的权力,财富和姨太太的了。然而,现在的拔都汗是谁呢? 一九三一年九月,日本占据了东三省,这确是中国人将要跟着别人去毁坏苏联的序曲,民族主义文学家们可以满足的了。但一般的民众却以为目前的失去东三省,比将来的毁坏苏联还紧要,他们激昂了起来。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顺风转舵,改为对于这事件的啼哭,叫喊了。许多热心的青年们往南京去请愿,要求出兵;然而这须经过极辛苦的试验,火车不准坐,露宿了几日,才给他们坐到南京,有许多是只好用自己的脚走。到得南京,却不料就遇到一大队曾经训练过的“民众”,手里是棍子,皮鞭,手枪,迎头一顿打,使他们只好脸上或身上肿起几块,当作结果,垂头丧气的回家,有些人还从此找不到,有的是在水里淹死了,据报上说,那是他们自己掉下去的。〔6〕民族主义文学家们的啼哭也从此收了场,他们的影子也看不见了,他们已经完成了送丧的任务。这正和上海的葬式行列是一样的,出去的时候,有杂乱的乐队,有唱歌似的哭声,但那目的是在将悲哀埋掉,不再记忆起来;目的一达,大家走散,再也不会成什么行列的了。 三 但是,革命文学是没有动摇的,还发达起来,读者们也更加相信了。 于是别一方面,就出现了所谓“第三种人”,是当然决非左翼,但又不是右翼,超然于左右之外的人物。他们以#p#副标题#e#
343 0 0
鲁迅
岸上花根总倒垂,水中花影几千枝。一枝一影寒山里, 野水野花清露时。故国几年犹战斗,异乡终日见旌旗。 交亲流落身羸病,谁在谁亡两不知。
428 0 0
韩偓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354 0 0
苏轼
记年时、三星明处。尊前携手相语。家山幸有瓜和芋,何苦投身官府。谁知道,尚随逐风华,为蜀分南土。依前廉取。便卷却旌麾,提将绣斧。 天口笑应许。逢初度。从头要为君数。怕君惊落前箸。天东扶木三千丈,不照关河烟雨。谁砥柱。想造物生才,肯恁无分付。九州风露,待公等归来,为清天步。容我赋归去。
323 0 0
中华文学
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 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 禅林枝干折,法宇栋梁倾。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
419 0 0
严维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但使闾阎还揖让, 敢论松竹久荒芜。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处处青江带白蘋,故园犹得见残春。雪山斥候无兵马, 锦里逢迎有主人。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 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荆州赏更新。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过客径须愁出入, 居人不自解东西。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昔去为忧乱兵入, 今来已恐邻人非。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350 0 0
杜甫
神岳瑶池圃,仙宫玉树林。乘时警天御,清暑涤宸襟。 梁驾陪玄赏,淄庭掩翠岑。对岩龙岫出,分壑雁池深。 檐迥松萝映,窗高石镜临。落泉奔涧响,惊吹助猿吟。 野气迷凉燠,山花杂古今。英藩盛宾侣,胜景想招寻。 践径披兰叶,攀崖引桂阴。穆生时泛醴,邹子或调琴。 雉翳分场合,鱼钩向浦沉。朝游极斜景,夕宴待横参。 顾己惭铅锷,叨名齿玳簪。暂依朱邸馆,还畅白云心。 丘壑信多美,烟霞得所钦。寓言摅宿志,窃吹简知音。 奖价逾珍石,酬文重振金。方从仁智所,携手濯清浔。
462 0 0
李峤
匡庐千万峰,影匝郡城中。忽佩虎符去,遥疑鸟道通。 烟霞时满郭,波浪暮连空。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 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王事行春外,题诗寄远公。
482 0 0
周繇
远山愁黛碧,横波慢脸明。腻香红玉茜罗轻, 深院晚堂人静,理银筝¤ 鬓动行云影,裙遮点屐声。娇羞爱问曲中名, 杨柳杏花时节,几多情。 惹恨还添恨,牵肠即断肠。凝情不语一枝芳, 独映画帘闲立,绣衣香¤ 暗想为云女,应怜傅粉郎。晚来轻步出闺房, 髻慢钗横无力,纵猖狂。
394 0 0
毛熙震
深夜星汉静,秋风初报凉。阶篁淅沥响,露叶参差光。 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薄帷乍飘卷,襟带轻摇飏. 此际昏梦清,斜月满轩房。屣履步前楹,剑戟森在行。 重城宵正分,号鼓互相望。独坐有所思,夫君鸾凤章。 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龙泉白玉首,鱼服黄金装。 报国未知效,惟鹈徒在梁。裴回顾戎旃,颢气生东方。 衰叶满栏草,斑毛盈镜霜。羸牛未脱辕,老马强腾骧。 吟君白雪唱,惭愧巴人肠。
406 0 0
李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13 0 0
寺门山水际,清浅照孱颜。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 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
380 0 0
野人未相识,何处异乡隔。昨逢云阳信,教向云阳觅。 空闻天上风,飘飖不可觌。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早晚从我游,共携春山策。
389 0 0
皎然
三三五五短长亭。都只解、送人行。天远树冥冥。怅好梦、才成又惊。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应是困_腾。问心绪、而今怎生。
285 0 0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 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 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
450 0 0
白居易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411 0 0
皇甫松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312 0 0
【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1] 。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2] 。 私怀谁克从[3]?淹留亦何益[4] 。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5] 。 望庐思其人[6],入室想所历[7] 。 帏屏无髣髴[8],翰墨有余迹[9] 。 流芳未及歇[10],遗挂犹在壁[11] 。 怅怳如或存[12],回惶仲惊惕[13] 。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14] 。 春风缘隟来,晨雷承檐滴[15] 。 寝息何时忘[16],沉忧日盈积[17] 。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18] 。
444 0 0
潘岳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