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乎萧乎,忆萧者嵩山之卢。卢扬州,萧歙州。 相思过春花,鬓毛生麦秋。千灾万怪天南道, 猩猩鹦鹉皆人言。山魈吹火虫入碗,鸩鸟咒诅鲛吐涎。 就中南瘴欺北客,凭君数磨犀角吃,我忆君心千百间。 千百间君何时还,使我夜夜劳魂魄。
455 0 0
卢仝
拄上山之上,骑下山之下。江州去日朱藤杖, 忠州归日紫骢马。天生二物济我穷,我生合是栖栖者。
374 0 0
白居易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322 0 0
班婕妤
游子空有怀,赏心杳无路。前程数千里,乘夜连轻驭。 缭绕松筱中,苍茫犹未曙。遥闻孤村犬,暗指人家去。 疲马怀涧泉,征衣犯霜露。喧呼谿鸟惊,沙上或骞翥。 娟娟东岑月,照耀独归虑。
308 0 0
中华文学
秦始皇帝即位之初,相国吕不韦以列国常下士喜宾客,且多辩士,如荀况之徒,著书布天下,乃亦厚养士,使人人著其所知,集以为书,凡二十余万言,号曰《吕氏春秋》〔1〕,布咸阳市门,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始皇既壮,绌不韦;又渐并兼列国,虽亦召文学,置博士,而终则焚烧《诗》《书》,杀诸生甚众,〔2〕重任丞相李斯,以法术为治。 李斯,楚上蔡人,少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为吕不韦舍人,说始皇,拜为长史,渐进至左丞相,二世二年(前二○八)宦者赵高诬以谋反,杀之,具五刑,夷三族。斯虽出荀卿之门,而不师儒者之道,治尚严急,然于文字,则有殊勋,六国之时,文字异形,斯乃立意,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画一书体,作《仓颉》〔3〕七章,与古文颇不同,后称秦篆;又始造隶书,盖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简易,施之于徒隶也。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如上书《谏逐客》〔4〕云: “……必秦国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夫击瓮叩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缻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二十八年,始皇始东巡郡县,群臣乃相与诵其功德,刻于金石,以垂后世。其辞亦李斯所为,今尚有流传,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如《泰山刻石文》: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天下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三十六年,东郡民刻陨石以诅始皇〔5〕,案问不服,尽诛石旁居人。始皇终不乐,乃使博士作《仙真人诗》〔6〕;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其诗盖后世游仙诗之祖,然不传。 《汉书》《艺文志》著秦时杂赋九篇〔7〕;《礼乐志》云周有《房中乐》〔8〕,至秦名曰《寿人》,今亦俱佚。故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参考书: 《史记》卷六《秦始皇帝本纪》,卷八十五《吕不韦》,八十七《李斯列传》《全秦文》(清严可均辑) 《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第二编第八章 ※ ※ ※ 〔1〕《吕氏春秋》《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2〕焚烧《诗》《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上书:“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又载三十五年,始皇以诸生“为妖言以惑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 〔3〕《仓颉》亦作《苍颉》,古代字书。《汉书·艺文志》云: “《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秦篆,亦称小篆。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唐张怀瓘《书断》云:“隶书者,秦下邦入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为县吏,得罪始皇,幽繫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奏事烦多,篆字难成,乃用隶书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据《百川学海》本)。隶书系由古代隶人(胥吏)在书写中逐步形成,程邈加以搜集整理,故有程邈创作隶书的传说。 〔4〕《谏逐客》即《谏逐客书》。《史记·李斯列传》载:“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历陈“客卿”对于秦之功绩,分析逐客一举之谬误及其危害。奏上,“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5〕刻陨石以诅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p#副标题#e#
418 0 0
鲁迅
安阳好,□□又翚飞。拨垅旋栽花密密,著行重接柳依依。鸳瓦荡晴辉。 池面渺,相望是荣归。两世风流今可见,一门恩数古来稀。谁与赋缁衣。
354 0 0
王安中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漫悔懊。 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向道。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
333 0 0
柳永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著 通:着)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323 0 0
辛弃疾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318 0 0
纳兰性德
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 潜去不见迹,清音常满听。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
376 0 0
刘禹锡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连云波澹澹,和雾雨濛濛。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
364 0 0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已将身出浮云外, 犹寄形于逆旅中。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336 0 0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于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265 0 0
佚名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276 0 0
高眠终不起,远趣固难知。琴剑今无主,园林旧许谁。 苔封僧坐石,苇涨鹤翘池。后代传青史,方钦道德垂。
357 0 0
飞塔云霄半,清晨羽旆游。登临凭季月,寥廓见中州。 御酒新寒退,天文瑞景留。辟邪将献寿,兹日奉千秋。
288 0 0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关山云尽九秋月, 门柳叶凋三径霜。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356 0 0
刘沧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 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何事一人心,各在四方表。 泛若逐水萍,居为附松茑。流浪随所之,萦纡牵所绕。 百龄颇跼促,况复迷寿夭。芟发君已衰,冠岁予非小。 娱乐不及时,暮年壮心少。感此幽念绵,遂为长悄悄。 中庭草木春,历乱递相扰。奇树花冥冥,竹竿凤褭褭。 幽芳被兰径,安得寄天杪。万里潇湘魂,夜夜南枝鸟。
355 0 0
元稹
夜来暖趁海棠时。脸边匀透胭脂。乱红娇影困垂垂。睡损杨妃。 多少肉温香润,朱唇绿鬓相偎。晚风何苦过台西。断送春归。
328 0 0
赵长卿
【杨柳枝】 迎得春光先到来, 轻黄浅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 更被春风长挫摧。
388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